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晋察冀小民兵 > 第201章 事变初起(一)

第201章 事变初起(一)

7月6日上午刘铭去了张府,很巧的家里三人都在。′看+书`屋¢暁?税¢蛧^ ^免·废*阅-独*

张子明夫妇共有两子一女,两个儿子原来都在37师,后来被刘铭说服了,去年都被他送进了中央陆军军官学校。

张秀玉是暑假放假了。本来今年大学一、二、三年级均要在南苑进行军训,张母帮她请假没有参加。刘铭去时娘俩正在冷战,张子明也是因为想劝和母女两人难得中午回家吃饭了。

一见刘铭,张子明就瞪他一眼说:“跟我进书房来。

刘铭和站起来欢迎他的三婶母女打过招呼后说:“三婶,中午做点好吃的呗。”

张母说:“放心吧,亏不了你的嘴。赶紧进去吧,你这是又怎么惹着你叔啦?”

刘铭边向书房走边摇着头无奈道:“嗨,张部长这官威日盛啊。”

本来绷着小脸以显示我很生气的张秀玉噗嗤一声笑了。

刚一进门就听三叔说:“关上门。找地方坐下,说说吧。”

刘铭拉过张椅子坐在张子明书桌前:“富贵险中求呗。”

“你是真的要钱不要命啊你。要真像你说的中日打起来了,那是至少几万人的战争,就你带着百十人,一颗炮弹就全报销了。”

“所以我得来呀。你想,关键时刻,有我这百十人,三叔你是不是就安全了?”

“三叔谢谢你啦。虽然知道你在胡说,但我爱听。”

这几年随着爷俩打交道越来越多,张子明对刘铭神神秘秘的风格也免疫了。要说没发现他的变化,也太小瞧战火中闯过来的这些人精了。但人是仍是那个故人之子,对哥仨的敬重是真的,人在剧烈变动后变的快速长大了,例子更多的是。虽年纪小了点,但干的事由不得不被人重视,他的建议老哥仨还是真的认真听着。

刘铭和孟俊解释为什么要带队来北平,给的理由就是北平快乱了,他想来北平抄几个汉奸家,给他收集点军费。

张子明问:“真那么不看好?昨天还听说张师长那边和日本驻屯军谈的挺好的。”

这里的张师长就是外人眼中29军重要将领中和日本人关系最好的,38师师长、天津市长张长官。刘铭给他打电话那个。

秦德纯副军长代表宋长官出面与日军谈判,那个《秦土协定》就是他签的,但大家眼中他真不算亲日派。/x.i~a\o′s?h`u′o\z/h~a+i+.¢c¢o,m^

张长官因长住天津,与日军中国驻屯军联系密切,与公认的汉奸潘毓桂是结拜兄弟,算是私下与日本人关系最好的。他的好是对比出来的,整个部队都对日军怒目而视,恨不能食肉寝皮,只有张长官与日本人迎来送往,时常小聚一下,你不是亲日派谁是?

特别是1937年3月,他以天津市长的身份,率冀察平津访日团出访日本,天皇对他的接待超过了一个月,达到了之前接待中国外交部部长的规格。

此事传到国内,引起了轩然大波。坊间随后就开始流传:他同日本人签订了密约,得到了日本人赠送的巨款,还送给他一个东洋美人云云。甚至在当时,汉口的《武汉日报》也将这则消息,作为新闻加以刊登。

他一手提拔的董升堂,38师的旅长,红军五军团长董振堂的哥哥忍不住向老长官私询此事,张长官严肃地说:“目前华北危急,关系国家民族的存亡至大。我国军究竟准备到什么程度?本军仍散驻在各处,尚未集中。在和平尚有一线希望,牺牲未到最后关头之时,只有本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牺牲小我,顾全大局,忍受目前的耻辱。凡不能忍受的,绝难任重道远。周公尚有流言日,好在是盖棺论定。成功成仁,将来一定有好机会。和平绝望之日,就是我们牺牲的最后关头。把我张自忠的骨头轧成碎粉,用化学(方法)分析分析,看有一点汉奸气味没有?”

事后他以绝死抗日证明了他的气节,证明了上述说法不虚。是个真的英雄。

但“七七事变”后的二十几天他判断错了日本人的态度,一味主和,批评下令抵抗的何基沣旅长,形成37师打,38师看的局面,说应对有误也一点没冤枉他。

前世读史至此,刘铭也曾极为不解,后在一次公司风控会上,听一项目经理极力帮项目方辩解,刘铭恍然大悟。

很简单,久居鲍鱼之肆不觉其臭而己。项目经理与项目方人员混熟了,听多了他们的不容易,想帮帮他们。

张长官这儿呢,日本人太会装了,和平的高调唱的太好了,也太了解一帮穷光蛋突然有了一份大家业后,那种紧抓在手生怕有失的感觉了。对症下药下,身处局中的人只会越来越固执己见,只计一点不管全局。/x^g_g~k.s~.~c¢o′m?

刘铭哂然一笑:“九一八前的张少帅手下那些人何尝不是说谈的挺好。宋长官一日不低下头认命当傀儡,日本人能甘心?换咱们,自己一手推出来的人,却只顾着埋头扩张实力,不肯让度利益,谁能忍?那可是有生死大仇的人哪。谁不害怕?不想着趁他羽翼未丰,按死他?你不觉得这半年多华北中日间太平静了吗?一个外国记者朋友说,这特别象1931年的沈阳。”

张子明也没有反驳他,只是问:“你觉得快了?”

刘铭点点头:“我听说日本人在宛平城门前站了两天了吧?太不正常了。”

所谓日本人在宛平城门前站两天是指近日日军在宛平城外演习,要求通过宛平城,中国守军当然拒绝,日军就会站在城门前不走。

实际7月8日晨枪响前,日军是找了无数的借口挑事的。头天说丢了士兵的那支日军,演习士兵带的不是空包弹,带的是160颗真子弹。他们是来打仗的。

所有说中日战争是非日军挑起的人都是只说一点不计其余。就像是一个坏蛋用柴火堆满了你家房门口,还泼上了汽油,最终点火烧了你家的房子。这时候有人说是你某个仇人故意造成一个大的响声,才让坏蛋一惊下手中打着的打火机掉下去,点着了柴火。真的是你那个仇人点的火吗?

刘铭接着说:“我这次来有两件事。一是公事,想建议三叔尽快将北平的军事物资向保定、石家庄甚至更南转移大部分。我真不看好29军能守住北平,一没险要,二没兵。真守不住了,南撤的部队有充足的物资补充,和没有物资补充,后期的地位天差地别。”

前世看资料,29军败的太快,很大部分军事物资都没来的及撤走。刘铭在涞水那藏着的货车就是准备抢在日军到达前,抢运离那不到十里的一个29军仓库的。那是他有记忆且他有能力抢运回刘庄的惟一一个仓库。张子明作为后勤部的副部长,这时候提的建议、采取的行动,都会在功劳簿上记上一笔。

张子明己经习惯了刘铭很严肃的提建议了,略微沉吟,见刘铭停下来了,疑惑的抬头。

刘铭接着说:“二就是劝你将三婶和秀玉尽快送到保定去。反正也放暑假了,大不了过个一个来月再送回来就是。真开战了,以你的地位再送家属走,就不合适了。”

张子明想想,家产早就转移走了,娘俩就是拎个包去保定探个亲,应该引不起什么坏影响,也就点头同意了。

刘铭说:“那就宜早不宜迟,明天早上我就过来,带个人送婶子他们俩回保定。”

两人出了书房,和三婶母女商量,张秀玉不想去,但被三人集体镇压了。

7月7日早八点,一辆吉普车载着张家母女和警卫员驶出北平西首门,后边跟着骑马的刘铭和刘山河。马是张子明安排的,两人人手一支手枪,一支步枪,200发子弹和两颗手榴弹。

南下的公路上不说车流如织,也得是络绎不绝了。聪明人永远不缺,他们讲的是一叶落而知秋。近日越来越紧张的局势,送家小、贵重物品先回老家是常态。

将娘俩送回保定张府,因有佣人值守,很方便的就安置下来了。谢绝了三婶留下过夜的建议,两人骑马去了UH蛋业,从刘华那取回让他收集的一大包报纸,然后去了军营。

西婶去了西川,孟俊独自住着,非常欢迎带着酒、菜的刘铭来蹭住。

孟俊又将副团长和参谋长几个叫过来,一边吃喝,一边听刘铭介绍北平情况,酒喝的有点闷。

通过报纸上各种报道,军中的信息传递,实际29军基层军官们早就意识到了异常,但除了等命令他们又真的做不了什么。

闷酒易醉,刘铭觉得刚睡着,就被电话铃声惊醒了。来到客厅,见到接完电话的孟俊手按在电话机上,沉吟未动。

见他终于抬起头来,刘铭问:“出事了?”

“你猜对了,刚刚宛平打响了。我明早得去师部开会。”

“我能和你一起去吗?我有事找赵师长汇报。”

“行啊,那就拾掇下,半小时后咱们就走。”

在一个排的骑兵警卫护送下,刘铭一行疾驰两小时,到河间师部时不到八点。

孟俊将刘铭交给一个熟悉的参谋安置,自己一行快步去会议室开会了。

11点20,一个警卫员过来领着刘铭去了赵师长办公室。

轻敲两下,听见门里一声低沉的“进来”,警卫推开门让在一边,刘铭进门就看到那个高大的身影站在地图前。

刘铭上前几步,站在赵师长身后不到两米,也盯着地图。

几分钟后,赵师长转过身来,问道:“看出了什么?”

“危如累卵。”

“噢?说来听听。”

按刘铭前世的记忆,“七七事变”时,29军共有37师、38师、132师、143师、骑兵第9师及首属部队10万余人。

战起时:

37师,师长冯治安,宋的嫡系部队。驻防北平,前期的宛平、卢沟桥等的战事全是这支部队的成绩,7月11日后退回永定河西岸。主战派代表。

38师,师长张自忠,当年29军军长和宋长官是二选一,自成一系,驻防天津,当时的天津市长。主和派代表。29日副师长李文田带军反攻天津日军司令部、机场,是“七七事变”时29军最拿的出手的战绩之一。

132师,师长赵登禹,原37师109旅旅长,长城抗战功勋卓著,以旅扩编为师,驻防河间、任丘,其中的孟俊团原应也在河间。7月25日赵师长被任命为南苑总指挥,带一个团从河间北进,7月27日到南苑,后继的两个团在团河遇伏,死伤巨大,未能赶到南苑。

143师,师长刘汝明,宋的嫡系,29军初成立时,37师师长未争过冯治安,任111旅旅长,后以111旅扩编为师,常驻察哈尔,全程未参战。

骑兵第9师,师长郑大章,驻防南苑和固安。因被佟副军长撤退时一句“西条腿跑的真快”成名。

战起时的南苑是29军军部、37师师部所在地。当时军长宋哲元在山东老家,由佟麟阁副军长代理军长。

南苑曾为西北军摇篮,冯玉祥在此驻军时,以陆军检阅使兼西北边防督办,举行了著名的南苑练兵,培养出大批军事人才,为西北军崛起打下干部基础。

宋哲元颇思效仿,1936年7月在南苑设立练兵机构。先成立军官教导团、军士教导团,培训全军官佐和兵目,又成立大学生军训团和由西北军失业军官组成的军官团,以备扩大局面。因政务繁忙,由副军长佟麟阁任训练之责。

根据记忆中的资料,刘铭拿过地图前小木棍指点着地图说:

“如果今天宋长官虎躯一震,众将效命,刘长官的143师全师南下,赵长官你的132师全师北进,最晚明天就能形成对丰台、天津及沿铁路线的日军的包围,日军华北总兵力不足万人,加上伪蒙军4万及冀东伪军1.7万人,在十多万29军铁军面前将不堪一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