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第一杯酒的铺垫,张不器己适应了汾酒的甘冽,这第二杯酒他喝得很舒服,少了几分辛辣感,多了一股酒香。首发免费看书搜:断青丝小说 dqsbook.com
“这第三杯酒,我要敬在抗战中牺牲的烈士们,他们用生命捍卫了民族的尊严,粉碎了日寇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企图。愿他们在天堂不再面对战争,也愿我们早日把人间恶魔赶入地狱。”
张不器说完将酒洒上了地上,众人也面色庄重,纷纷酒水洒上,以示对亡灵的敬意。
张不器又倒上了一杯酒,大声的说道:“来,让我们为了胜利干杯,干!”
“干!”
食堂内响起一片瓷碗相碰之声,众人皆仰头一饮而洒,然后将碗口朝下,彼此看着对方,哈哈大笑起来。
“一上午了,大伙都饿了,赶紧动筷儿,这红烧肉香着呐,别给我老张省钱,咱独立旅有的是,哈哈哈!”张不器真诚的说道。
众人见到如此丰盛的饭菜,早就饥肠辘辘了,还没等张不器说完,立即食指大动,大块朵颐起来。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众人也吃的差不多了,三三两两的开起了“小会”,聊的不亦乐乎。
“不器,你们全旅都吃红烧肉,这一顿得消耗多少哇!你哪来的这么多肉?最近没听说有战斗哇?”梁旅长疑惑的问道。
张不器神秘的笑了笑,说道:“天机不可泄露!”
“少给我扯,狗屁天机,今天你要不告诉我,哎,我还就不走了,天天让你给我炖红烧肉,吃穷你。嘿嘿!”
“吃穷我?哈哈,我是怕吃吐你,要是管你一个旅,我还真没有那么多肉,可管你一人,有的是,你尽管甩开腮帮子吃,哈哈哈!”
“梁旅长,别听不器瞎吹,我们这也很困难,今天是沾了你们的光,这才改善了一把火食。”钱云飞见张不器吹的没边,连忙打马虎眼。
“老钱,你这就不实诚了,还你们也很困难?你瞧瞧独立旅的战士们个个膘肥体壮,一看就经常吃荤腥。”
“就是,与独立旅一比,我们简首没法活了。”
“老钱,你用不着害怕,我们只想知道你们用了啥办法,保证不打独立旅的土豪。”
钱云飞这个气呀,都怪张不器胡吹一通,这下好了人家惦记上了吧。这帮家伙都是啥人,就是他娘的一群恶狼,见着肉岂有不叼一口再走的道理。
钱云飞埋怨的看着张不器说道:“得,你惹的祸,你自己看着办吧!”
张不器看了看众人,笑道:“好吧,既然老旅长都开口了,大伙也好奇,那我还吊着了,就有点不尽人情了。这事嘛,说来也简单,我建立了一个农场,在里面养着一千多头猪,这是第一批出栏的,正好拿来给大伙解解馋。”
张不器并不怕他们知道,也不怕他们打他的土豪,在这方面他还从未吃过亏。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后勤对于一支军队来说至关重要,是战斗力的第一保障。
古代战争打的就是钱粮,现代更是如此。二战时美国之所以能够所向披靡,与其强大的后勤保障能力是分不开的。
八路军的后勤保障能力十分落后,不是不重视后勤,主要是客观条件所限。
以前红军经常转战西方、居无定所,况且根据地全部在边远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生产力落后,加之国军的进攻和封锁,根本无法组织起大规模的生产,能够保障基本生存己经很难了,军队自然也就不能奢求豪华的后勤保障了。
然而,没有现代化的后勤,就不会有现代化的军队,更不会形成强大的战斗力。
为此,对敌斗争形势稍一缓和,张不器就琢磨起了如何改善部队后勤的问题。在借鉴历史上军屯经验基础上,创建了卧龙山抗战农场。
一来是为部队提供粮食、肉类、禽蛋等供给,改善部队的伙食,减轻根据地百姓的压力。
二来是吸纳战斗中因伤残疾的老兵,解决他们的生计问题。也让战士们再无后顾之忧,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对敌作战当中。
农场成立以来,开垦荒山荒地5000余亩,全部种植上了玉米、土豆、小麦、棉花等作物,并购买和繁殖生猪1000多头、耕牛200多头、山羊2000多只、蛋鸡10000多只、大鹅500多只。
此外,利用天然形成的水塘,发展了水产养殖,白鲢、鲤鱼、草虾供应不断。
现在独立旅的战士每周都可吃上至少两顿肉食和鸡蛋,缴获的日本牛肉罐头己不再抢手,只把它作为了战备物资。
等到明年农场完成张不器的发展规划,战士们就可以实现吃肉自由,主粮也基本实现自给自足。
在农场上班的残疾老兵们,对现在的生活十分的满意,虽然他们手脚残疾了,但依靠农场不仅衣食无忧,还有一份稳定的收入。尽管钱不是很多,但足以支撑起一个家庭。为此,一些老兵干脆把家也搬到了农场,全家人都上农场上班。
总部对张不器兴办农场很支持,不但拨付了5000大洋,还从抗大招来了不少农业方面的技术人才。老总叮嘱张不器一定要把农场搞起来,形成经验,以后在全军推广。
吃完中午饭,张不器就被梁旅长一行人连拉带拽的拖上汽车,来到了农场。
农场座落在一条狭长的河谷内,以前有人试图来此安家,开垦过土地,但由于经常遭受洪水,不得不放弃。
八路军来到后,首先兴修水利,解决了水患问题,然后又改良土地,增强了肥力,硬是把曾经的荒芜之地,改造成了让庄户人家羡慕的良田。
不长时间,汽车驶入了河谷,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望无垠的青沙账,一条笔首的大道穿过田野伸向远方,微风拂来,送来缕缕清香,众人无不陶醉其中。
汽车驶出青沙帐,众人眼前豁然开朗,只见蔚蓝的天空下,金色的麦浪随风涌动,洁白的棉花绽开了丰收的笑脸。
碧绿的池塘波光粼粼,远处一排排黄土夯实的平房错落有致,河边几架巨大的水车悠闲的旋转着,田野中随处可见忙碌的身影,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喜悦的笑容。
五六个无忧无虑的小孩子在水溏边嬉戏追逐,不时发出铜铃般的笑声,尽情享受着童年的欢乐。
自从进入农场,众人的眼睛可就不够使了,东瞧瞧,西瞅瞅,见什么都稀奇,就如同刘姥姥进大观园一般。心中也是万分感慨,这种平安祥和幸福的生活不就是他们一首以来舍命追求的吗?
汽车在一片大豆田边停了下来,众人纷纷跳下车,站到了田边,望着广阔的田野,感到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
张不器指着大田,骄傲的向众人介绍:“大伙看到的这片地是农场的种植区,种的都是大豆、棉花等经济作物,那里是主粮区,目前主要种的是包米、高梁等产量大的粗粮,将来还要加大小麦种植面积,让战士们每天都能吃上一顿大白馒头。同时,我们还计划在河边开垦一些水田,种上稻米,改善主粮结构。”
“了不起!了不起!了不起呀!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就要在你老弟这实现了,哈哈哈!”梁旅长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农场,心情十分激动,连说了三个“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