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兄弟应该不至于骗俺们。+x,s,a+n?y*e?w?u`._c¢o\m*”
秦乐若有所思的说道,张合在说起陈家村的时候,语气笃定,眼神也很坦然,不像是在说谎。“是么?”唐清喃喃自语,虽说张合不像是在说谎,可他还是觉得陈家村的存在有些不真实。“大人。”这时,秦乐却是将陈家村的存在抛在脑后,满脸惊喜道:“张兄弟说了每月能给俺们提供1万只鸡鸭哩,有了这一万只鸡鸭,军中的弟兄们说不定可以三天一顿肉,战力肯定会更加强大。”作为曾经的杨家军一员,秦乐自然是希望杨家军越强大越好,只有杨家军强大的,才能诛灭各种来犯之敌,才能守护这片土地的安宁,不让这片土地上的百姓回到曾经食不果腹还要饱受剥削的状态。“不错!”唐清亦是面带笑容:“我得赶紧回去给杨帅写信,尽快将这笔生意确定下来……”说完,唐清转身回到府中,开始给远在凉州府城的杨峥写信。而与此同时。与瘦猴等人一道往城外赶的张合亦是满脸的兴奋。“张哥,你刚才跟那县令谈了什么?怎这般高兴?”见到张合一脸亢奋的瘦猴疑惑的问道。?d+i!n¢g·d*i′a?n^t¢x′t\.′c!o!m-“谈了一笔大生意。”张合兴奋的说道:“那唐县令说了,可以帮俺联系杨家军,若是联系成功的话,往后杨家军每月会从俺们手上买一万只鸡鸭!”“什么?!一万只!”瘦猴直接愣在原地。一万只鸡鸭是什么概念?要知道,这次凉州之行,只带过来五百只鸡鸭,便让商队挣到了800两银子。而一万只鸡鸭,足足是500只的20倍,那岂不是说……每月可以挣一万六千两???“啥?一万只鸡鸭?”“这……这太多了!”“张哥,那县令当真是如此说的?”“……”不止是瘦猴,商队里的其他人亦是无比震惊。自做生意开始,商队做过的最大的生意便是数百只鸡鸭,一万只鸡鸭,众人简直想都不敢想。“你们没有听错,就是一万只!”张合郑重的点头。而得到肯定答案的商队众人,则是欣喜若狂。“哈哈哈哈!俺们要发达了,一万只鸡鸭,利润至少得一万两以上,而且还是每月都有,俺们要发财了!”“发财了发财了。·x\4/0\0?t!x·t*.?c`o,m′”“张哥厉害,以后俺们便有花不完的钱了。”“哈哈哈哈哈!以后俺便有钱讨媳妇了,俺一定要讨个漂漂亮亮的媳妇。”“……”商队里的汉子们兴奋的手舞足蹈,已经开始幻想着往后的美好生活了。商队有了大量的利润,他们便能分到更多的钱,过上更好的生活。有些汉子甚至已经在想讨媳妇的事情了。 因为身份是流民,且大多数无父无母的关系,张合商队里的这些汉子虽说生活水平好一些,但想要讨媳妇却是一件极其艰难的事情。这一度导致了张合商队里的汉子超过九成都是单身汉,这并不是说他们不想娶妻,而是根本没有姑娘愿意嫁给他们。现在一切都不一样了,一个月售出一万只鸡鸭,足以让商队挣到一万两以上的利润,而以张合的性子,分给他们这些手下的肯定不会少。如此一来,他们手上便有钱了,有了钱,还怕娶不着媳妇吗?“太好了!等这门生意成了,俺就找媒婆说个亲事,生个大胖小子。”“俺也是!”“俺也一样!”“……”商队的汉子们乐呵呵的,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笑容,仿佛已经可以看到自已往后的美好生活。张合望着乐呵呵的众人,嘴角亦是不自觉的勾起一抹笑容。这些汉子大多都是当初与他一起闯入县城的汉子,是患难与共的兄弟,见到兄弟们如此高兴,他自然也很开心。在一片喜悦的氛围中,商队缓缓离开了县城。“嗯?”走出县城城门的那一刻,张合忽然停下脚步,抬头望天。却见此时有些阴沉的天空上,点点雪花飘落而下。“下雪了。”“这才七月就下雪了?”“俺们凉州的天气还是这般古怪。”“……”商队的汉子们也是注意到了天色的异常,顿时一个个都皱起了眉头。下雪意味着温度会降低,温度降低对于商队的众人而言不算什么,可对于凉州百姓而言……缺少御寒衣物的他们,恐怕冬天会相当的难熬。“七月便下雪,凉州百姓恐怕更难了。”张合轻叹一口气,凉州气候虽苦寒,但往年也不会如此早的下雪,而如今却是七月飘雪,这意味着……寒灾的影响并未结束,凉州百姓的苦难日子,还在继续。“俺们早点上路吧,省得下了雪官道不好走。”叹息过后,张合领着商队,踏上了回返张王村的路程,他会在张王村带上有意加入商队的村民,而后回返太平县,等待唐清的消息。很快,张合的商队便是消失在了漫长的官道上。而此时的庸凉县内,不少人在室外的百姓望着天上飘落的雪花,满脸愁苦之色。“又下雪了,该死的老天爷这是不给俺们一点活路啊!”“这寒灾到底什么时候能过去啊!就不能让俺们好好过日子吗?”“七月便下雪,这个冬天,不知道又要冻死多少人。”“俺得去布店买点棉布了,不然这个冬天恐怕熬不过去。”“……”天上飘落的雪花对于文人墨客而言或许是一种浪漫,可对底层百姓而言,却是一场灾难。因为下雪意味着天气会越来越寒冷,家里有余钱的百姓还可以通过购买御寒衣物来熬过这个冬天。而家境贫困的百姓,便只能靠自已的身体素质以及单薄的衣物熬过去了,若能熬过去等到天气转暖还好说,若熬不过去……那便只能死去了。好在,如今秋收刚过,绝大多数百姓家里还是有一些余钱的,深知寒冷可怕之处的他们纷纷进入城里的各大布店,抢购布匹,而后将布匹带回家中,赶制御寒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