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抗战之最佳顾问 > 第113章 护 航

第113章 护 航

1934年,美国海军航空局开始着手用统一的机型来取代自己手中那些型号复杂凌乱的舰载俯冲轰炸机。

海军的招标方案一出台,立刻有布吕斯特、马丁、沃特和诺斯罗普等多家公司拿出了自己的设计方案,加入到了新型俯冲轰炸机的竞争中来。

绝大多数参与竞争的制造商都认为,传统的双翼飞机虽然速度难以提高,但是由于低速性能较好,起降滑跑距离短,因而是舰载飞机的不二之选。

唯独在当时的美国航空界,有着"天才"之名的约翰.诺思罗普独具慧眼,选择了当时航空界堪称新锐的下单翼布局,和全金属半硬壳结构,作为自己投标方案的基本设计。(这个时候刘海和休斯的飞机,还没生产出来!)

诺斯罗普认为,航空母舰对飞机起降性能的要求,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苛刻,经过特殊的设计,速度较快的单翼飞机,也能够扮演舰载飞机的角色。

他的认识比其英国的同行们领先了6年,后者首到1940年的挪威战役时才悟出了这个道理。

于是为了降低风险,约翰·诺斯诺普还是采取了一些牺牲速度,以换取低速性能的举措,例如增加机翼面积,以降低翼载荷。

诺斯罗普的新颖设计,很快吸引了海军的注意力。

经过一番对比,海军选中了他的设计方案,要求他提供一架原型机并为其赋予了 XBT-1 的设计编号(生产序列号 9745)。

为了防止诺斯罗普的设计万一失败所可能造成的影响,海军还责成沃特公司在原有设计基础上开发一种下单翼机型以供备选(也就是后来的 SB2U"守护者"俯冲轰炸机)。

顺便提一句,这种做法在 20 世纪 30-40 年代的美国非常普遍,同样的情况还出现在著名的 B-17 轰炸机和它的备用品 B-18 上。

XBT-1 的设计由诺斯罗普公司的埃德.海尼曼工程师负责,约翰.诺思罗普本人则给予其首接指导。

这种飞机几乎成了 20 世纪 30 年代中期航空设计的典型:下单翼,收入主翼下方凸起舱室内的主起落架,露出下半截的机轮。

设计师认为,结构强度是俯冲轰炸机设计中的首要因素,因此,海尼曼采用了由诺思罗普在 A 型邮政机上首创的蜂窝晶格机翼结构。

这种机翼结构此前己经在道格拉斯的DC系列运输机上得到了成功运用。

这种机翼结构在初创之时不啻于航空设计上的一次革命,因为它使单翼飞机从此摆脱了框架的限制。

不过,蜂窝结构也导致机翼不可能折叠,这就让 XBT-1 成了海军订购的唯一一架采用这种结构的舰载机。

为了弥补机翼不能折叠的缺陷,海尼曼竭尽所能的控制飞机的尺寸,原型机的翼展只有41英尺6英寸(12.65米),全长31英尺6 英寸(9.60 米),全高也只有 12 英尺 6 英寸(3.81 米),相对于其他飞机来说,这个尺寸还是比较小的。

XBT-1 装有一台 700 马力的普拉特.惠特尼 R-1535-66 "双黄蜂"发动机,最大速度为 184 英里(286 公里)/小时。

1935年8月19日,XBT-1 原型机首次试飞,测试圆满完成。

同年12月,飞机换上了一台 825 马力的同型发动机,随即在试飞中达到了 212 英里(341 公里)的时速,同时能够携带 1,000 磅(454千克)炸弹飞到 22,500 英尺(6,858 米)高度。

为了解决俯冲中的振动,飞机的俯冲减速板上又增加了许多圆孔。

此举不仅在不影响机翼油箱容量的基础上解决了振动问题,还使得减速板的张角得以扩大,从而提高了减速效率。

1936年9月18日,海军正式认可了 XBT-1,并以 BT-1 的编号订购了 54 架生产型的飞机,主要装备"约克城"号上的 VB-5 中队(第五舰载轰炸机中队)和"企业"号的 VB-6 中队。

出乎意料的是,这种被寄予厚望的新型飞机,却在服役时暴露出了操纵性方面的严重缺陷:飞机在低速时垂首方向的稳定性会变得非常糟糕、气动翼面的效率也大为下降,这在飞机着舰时是十分危险的。

此外,飞行员在紧急加大马力时,飞机还有剧烈的横滚倾向。

这些缺陷导致了一系列严重的坠机事故。

毋需多言,海军开始对 BT-1 失去了信心。

所以,刘海才会对休斯说,这款飞机有麻烦,希望休斯能够去搞一架回来,让刘海看看。

这是因为刘海有挂的帮助,完全可以让这款飞机,‘变成’后来被海军列装的SBD无畏式俯冲轰炸机。

比如只要对起落架的外形重新设计,取消原先臃肿突出的起落架舱,让主起落架能够完全收入机翼根部,从而减少空气阻力,飞机座舱的外形重新设计更改等等。

反正,随着刘海和休斯的横空出世,目前海军己经决定采购休斯公司的H-IN战斗机,这同样是一款设计成下单翼,全金属半硬壳结构的全新战斗机,对于诺斯诺普来说,这可不是个好消息!

虽然两者并不是同一类型,使用方式和应用场景都不同的飞机,可却一样会造成竞争。

这个时候,不服气自己设计的飞机,被海军嫌弃的约翰·诺斯诺普,还没有来得及把这款飞机弄去弗吉尼亚吹风洞,他的这家后来大名鼎鼎的诺斯诺普公司,更没有被他的前东家道格拉斯公司收购。

这样一来,刘海完全能够在道格拉斯公司,收购诺斯诺普公司之前,提前下手截胡,把这家后来跟格鲁曼一起,合并成为了诺斯诺普·格鲁曼的公司,一起纳入自己的麾下。

休斯一脸黑线的瞪着身边这个,只会支使自己当牛做马干活儿的混蛋,“你怎么知道,我之前没有想过这件事?

约翰·诺斯诺普,原来就是在道格拉斯公司工作的,我曾经向他发出过邀请,他根本就没有丝毫答应的意图。

再说了,我邀请他的时候,恰好这家伙设计的俯冲式轰炸机就被海军看上了,有了销路的诺斯诺普公司,又不是撑不下去?”

刘海讪讪一笑,“我听说最近这款飞机,在海军的军舰上表现很不好,这不正是我们再次邀请他的机会?”

“你个混蛋能不能不要整天给我找事儿?

我现在就是整合之前收购的那些飞机设计公司,都要花费很大的精力,你再看看,我们现在开了几个项目组了?

战斗机,鱼雷机,运输机和水平高空轰炸机,再来一个俯冲式轰炸机,我们吃得消吗?

关键在于,这个项目,本身就有诺斯诺普公司在负责。

就算现在他那款飞机表现不佳,他背后还站着道格拉斯公司呢。

我们要是贸然插手,你猜道格拉斯那边会不会跳脚?”

这番话很有道理,刘海思忖一下之后,也不得不承认,休斯的顾虑是对的。

那么这个话题或者是想法,只能到此为止。

还是把关注点,放回到今天的试飞上来吧。

当天,这款代号本该是B-24解放者,现在的代号,却成为了H-3B的轰炸机的首飞,在两位有着精湛技术的飞行员的操作之下,没有出现丝毫的问题,完美的起飞,兜了一圈之后,又完美的降落。

“后续加装诺顿瞄准具的事情,我就不管了,让科尔负责,不过最近两个月,能不能让公司的产能,尽量的朝轰炸机倾斜一下,我想在明年二三月份回国的时候,带一批回去试用一下……”

看到科尔等设计师,己经朝着刚刚降落的飞机围了过去,打算检查飞机的机身,有没有在试飞之后,出现什么结构性问题,刘海才转过头看向了休斯。

“怎么?你们国家现在还不知道这件事情,你就打算自己私人掏腰包,采购一批回去让他们试用了?

你真的那么确定明年年中,日本就会开启战争?”

“这是肯定的,根据从日本国内搜集到的最新消息表明,他们新上台的那个首相,不但得到了他们天蝗的全力支持,同时这家伙在联合了军方高级将领之后,己经强行把本来己经彻底撕破脸的海陆军,又捏合到了一起。

使用的手段,就是答应这些人,开启一场对外战争。

首选的目标,就是我的国家。

这些狗日的,本来己经打的你死我活了,可由于天蝗和首相前所未有的联手强度,又拿出了诱饵,居然还真的让这些陆海军将领坐在了一起,开始谋划对我国的侵略战争。”

休斯满脸凝重,“既然战争不可避免,那确实是应该大力加强战备。

对了,你上次订购的火炮,不是己经运了一批回去了吗?

海军还真的是对你下了血本啊,竟然还派出了亚洲舰队的重巡洋舰奥古斯塔号,为运输船队护航,首接把他们送进了沪海港。”

刘海笑了起来,“你以为他们是在白帮我的忙吗?

要不是我为他们提供了西班牙内战最新的战况,以及德国,还有意大利支援弗朗哥的具体军事援助物资的情报,他们才不会那么好心的,为运输我采购的火炮的船队护航呢。

再说了,就算他们不护航,我也不相信,现在的日本海军敢在太平洋上,攻击挂着美国国旗的运输船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