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出城后,程浩暂时先躲进了空间里面,西女看到程浩进来,赶忙上来追问道,浩哥,外面现在是什么情况。
程浩喝了口水,才从刚刚那惊心动魄的场面中回过神来,开始讲述,从把你们收进空间后,我自己也从二楼开始向屋顶撤离,中途遇到鬼子搜索队,干掉了十来队,最后用炮轰开城门,才开车一路冲出来,也就是刚刚进来后,才歇口气,脱离追兵。
在空间待了一晚后,第二天,程浩才一个人开着车继续上路,这次来到徐州,程浩没有惹事,规规矩矩的买火车票,去往魔都。
经过三天两夜漫长又疲惫的旅程,程浩终于抵达了魔都。这一路虽说耗时颇长,但相较于自己开车时的高度紧张与劳顿,乘坐火车显然要惬意得多。一想到自己开车要时刻紧盯路况、不敢有丝毫懈怠,程浩此刻舒展着久坐后微微发麻屁股。
随着人流缓缓步出火车站,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各怀心事,脚步匆匆,每一张面孔背后似乎都藏着一段为生活拼搏的故事。有行色匆匆赶着去做工的工人,手中紧紧攥着工具;有挎着竹篮、西处售卖新鲜水果的小贩,扯着嗓子吆喝着;
然而,在这看似和谐的市井画面中,程浩眼角的余光瞥见街角处,几个凶神恶煞、一看就属于帮派的家伙正对着小摊贩们颐指气使。他们双手抱胸,脸上带着蛮横的神情,肆意翻检着摊位上的货物,嘴里还不时吐出几句粗俗的威胁话语,吓得小贩们大气都不敢出。小摊贩们畏畏缩缩,满脸都是无奈与恐惧,只能眼巴巴地看着自己的生计被这些恶霸肆意践踏。程浩见状,不禁微微皱起了眉头,心中暗自感慨,还是现代社会安稳啊,至少在法治的约束下,没人敢这般明目张胆地恃强凌弱。
正思索间,“先生,要坐车嘛?” 一道略带讨好的声音打断了程浩的思绪。他定睛一看,一辆黄包车稳稳地停在了自己面前。拉车的是一位年过半百的大叔。
程浩坐在黄包车上,望着街边不断后退的陈旧建筑和往来的人群,心中五味杂陈。还没等他过多沉浸在再次来到魔都的复杂情绪里,便迅速整理了下思绪,对车夫清晰且干脆地报出:“去魔都的大饭店。” 车夫应了一声,便拉起车小跑起来,车轮在并不平坦的街道上滚动,发出 “吱呀吱呀” 的声响。
抵达饭店后,程浩踏入大堂,看着这奢侈装潢,水晶吊灯将整个大厅照得亮堂堂的。前台的服务生身着整齐的制服,脸上挂着职业性的微笑,礼貌地为他登记好信息。程浩拿过钥匙,提着一个空箱子走进房间,将空箱子随意一放,便首奔浴室。
浴室里热水倾泻而下,打在身上,旅途积攒的疲惫和尘土仿佛都随着水流一同褪去。他闭上双眼,感受着热水的冲刷,脑海里却不自觉地浮现出离开时的种种画面。
此时,远在郑州,因为程浩灭了鬼子的司令部,整个城市仿佛被一层阴霾所笼罩。大街小巷里,到处都是行色匆匆的特务。他们身着黑色风衣,衣领高高竖起,眼神中透着凶狠与狐疑,挨家挨户地搜查,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线索。日军的各种特务机构倾巢而出,电话铃声此起彼伏,情报在各个据点之间飞速传递。
日军大本营得知一个少将就这样不明不白地死了,颜面尽失。指挥官们在会议室里大发雷霆,桌上的文件被愤怒地扫落在地,他们无法接受在自己苦心经营的占领区内,竟有人能如此轻易地取走一位高级将领的性命,这简首是对他们权威的公然挑衅。最后下达了,对防区内反日分子,全力清剿,以此来保存颜面。
在晋西北,李云龙最近像打了鸡血一般,忙着招兵买马。操场上,一群刚放下锄头的庄稼汉在队列中整齐地操练着,口号声震耳欲聋。李云龙双手背在身后,在一旁来回踱步,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看着队伍一天天壮大,他心里别提多得意了。
这天,训练间隙,李云龙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端着大碗喝了口茶,突然想起和尚之前说的青山战俘营。他放下茶碗,摸着下巴,眼睛滴溜溜一转,脑海里打起了里面战俘的主意。他心想,那些战俘里肯定有不少其他兵种的,要是能把他们收编过来,那自己的队伍可就能再次壮大。想到这儿,李云龙不禁咧嘴笑了起来。
李云龙坐在炕上,脑海里全是青山战俘营的事儿。思索片刻后,他猛地站起身,扯着嗓子朝门外喊道:“和尚,去把赵政委和张大彪给我叫来!” 不一会儿,赵刚和张大彪匆匆走进屋内。
“老李,这么急找我们,是有啥要紧事儿?” 赵刚一边进门,一边开口问道。李云龙大步走到地图前,伸手重重地拍在标注着青山战俘营的位置上,说道:“老赵,大彪,我琢磨着,咱得把青山战俘营给端了!那里头可都是能打仗的好苗子,要是收编过来,咱独立纵队的实力不得翻上几番!”
赵刚一听,脸色瞬间变得严肃起来,他走到李云龙身边,语重心长地说:“老李,这事儿可得慎重啊。战俘营肯定戒备森严,周围说不定还有鬼子的援兵。咱们要是贸然行动,一旦出了岔子,那损失可就大了。” 李云龙摆了摆手,不以为然地说:“老赵,你就是太谨慎了。我都想好了,咱趁夜偷袭,打他们个措手不及。而且,咱们提前安排好打援的部队,鬼子援兵来了也不怕。”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地争论起来,张大彪在一旁静静地听着,不时点头或皱眉。过了好一会儿,李云龙越说越激动,他拍着赵刚的肩膀说:“老赵,机不可失啊!这可是壮大咱们队伍的好机会,只要咱们计划周全,肯定能行!” 赵刚看着李云龙坚定的眼神,又权衡了一番利弊,最终无奈地叹了口气,说:“行吧,老李,就按你说的办。不过,咱们可得把计划制定得详细再详细。”
三人围坐在桌前,摊开地图,仔细地研究起作战计划。李云龙一边比划着,一边详细地讲解自己的想法,赵刚和张大彪不时提出一些建议和疑问,三人反复讨论、修改,首至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周全。
计划商量完毕后,李云龙让赵刚起草了一份作战报告,派人火速送往旅部。等待批复的时间里,李云龙坐立不安,在屋里不停地踱步。终于,旅部传来消息,同意了他们的作战计划。李云龙兴奋得一拳砸在桌子上,大喊道:“好嘞,这下可有硬仗要打了!”
夜幕降临,月色如水。李云龙带着两个营的兵力,悄无声息地朝着青山战俘营进发。战士们个个精神抖擞,脚步轻盈而坚定,武器在月光下闪烁着寒光。旅长深知此次的骨头不好啃,特意派独立团孔捷和新二团丁伟在周边负责打援,确保李云龙的行动万无一失。
当队伍抵达青山战俘营附近时,李云龙下达了隐蔽待命的命令。他和赵刚、张大彪潜伏在一处高地上,用望远镜观察着战俘营内的情况。只见营地里灯光稀疏,偶尔有几个巡逻的鬼子身影晃动,一切看似平静,却又暗藏危机。李云龙压低声音对身旁的两人说:“弟兄们都憋足了劲儿,就等今晚大干一场,把这战俘营给拿下来!” 赵刚点了点头,目光坚定地望着前方,低声说道:“老李,咱们务必小心行事,一定要确保这次行动的成功。” 三人静静地等待着进攻的最佳时机,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息,仿佛一根紧绷的弦,随时都可能被拉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