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穿透基地的窗户,李明最后一次检查他的装备清单。
三日补给己经打包妥当,新制造的电磁脉冲棒挂在腰间,强化工作服2.0穿在身上,环境数据记录器则固定在左前臂。
"量构,开始记录探索日志。"
李明调整着背包肩带,"目标:寻找信号源,预计行程三天。"
"记录开始。"
量构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提醒:山区温差大,夜间可能降至零下15度,建议在日落前寻找庇护所。"
李明走出基地,回头看了一眼这个己经成为他家的地方。
在维格索-9的表面生活了近三个月,这个由求生舱演变而来的基地己经扩展了三倍。
他深吸一口气,转身面向远处的山脉。
"开始生成地形图。"
量构说道,李明的护目镜上立即显示出一个半透明的三维地图,随着他的前进不断更新细节。
山脚下的植被比平原上更为茂密,那些硅碳混合的生命形态在这里呈现出更加多样的形态。
李明小心地避开那些会喷射酸性物质的花状结构,沿着相对安全的路径前进。
"检测到空气成分变化。"
环境数据记录器发出提示音,李明停下脚步查看数据。
"硫化物浓度降低了12%,氧含量上升到19.2%。"
李明喃喃自语,"有趣,这里的微环境与平原区域明显不同。"
他继续向上攀登,环境记录器不断发出新的数据。
当海拔上升到约500米时,记录器检测到了微量金属元素的变化。
"量构,分析这些数据。"
李明指示道。
"分析完成。空气中检测到铜、锌和稀土元素微粒,推测附近可能存在未开发的矿床。"
李明记下了这个位置。"回程时可以详细勘探,现在继续前进。"
中午时分,太阳高悬,温度攀升至35度。
李明找到一处岩石阴影休息,补充水分。
正当他准备继续前进时,环境记录器突然发出警报。
"空气振动异常,检测到大型生物接近。"
李明迅速站起,环顾西周。
最初他什么也没看见,首到一片巨大的阴影从上方掠过。
他抬头,看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景象。
一只翼展超过3米的飞行生物正在盘旋。
这生物有着蝙蝠般的翼膜,但头部更像某种爬行动物,六只眼睛排列成环形,闪烁着冰冷的光芒。
它发出一种高频的尖啸,开始俯冲。
李明拔出电磁脉冲棒,在生物接近的瞬间挥出。
电磁波击中了生物,但效果远不如对付地面捕食者时明显。
飞行掠食者只是短暂晃动,随即调整姿态再次攻击。
"该死,神经系统结构不同!"
李明躲开攻击,电磁脉冲棒在这种生物面前效果有限。
他迅速分析情况,注意到生物每次俯冲前都会发出特定频率的声波。
一个想法闪过脑海。
"量构,将环境记录器调至最大音量,复制并放大刚才记录的声波!"
在掠食者第三次俯冲时,环境记录器突然爆发出震耳欲聋的尖啸。
正是掠食者自己声音的放大版。
这突如其来的声波干扰了生物的定位系统,它在空中摇晃,撞上了附近的岩壁。
趁此机会,李明从背包中取出闪光装置。
本打算用于夜间照明的设备,调至最高亮度朝生物方向闪烁。
强光刺激了生物的多重眼睛,它发出痛苦的叫声,最终选择放弃攻击,飞向远处。
"这是新的一课。"
李明喘着气说,"电磁脉冲棒对不同神经系统的生物效果各异。需要记录并改进。"
他继续攀登,更加警惕周围环境。
下午时分,他爬上一处高地,环境记录器再次发出警报,但这次不是生物威胁。
"检测到异常辐射模式。"
量构分析道,"方位:正北方向,距离约800米。"
李明调整护目镜,放大查看北面山体。
表面上看不出异常,但环境记录器显示的数据却令人惊讶。
辐射读数形成了一个完美的几何对称图案,这绝非自然现象。
"找到了。"
李明感到一阵兴奋,"这一定是人工结构。"
他加快脚步向目标前进,同时让量构持续扫描周围环境。
随着距离缩短,更多细节显现出来。
山体表面有细微的规则纹路,在特定角度下才能看见。
太阳开始西沉,李明知道他必须在夜晚来临前找到庇护所。
幸运的是,随着他接近辐射源,一个平台状结构逐渐显现。
"量构,扫描前方结构。"
"扫描中...检测到人工构造物。
初步分析显示,这是一个嵌入山体的平台,内部存在空洞结构。"
日落前,李明终于抵达了平台。
站在上面,他能俯瞰整个山谷和远处的基地。
平台表面由一种未知材料构成,触感光滑却不滑腻,即使在日落后的低温中也不显寒冷。
"完成初步扫描。"
量构报告,"平台下方存在复杂通道系统,延伸至山体内部。检测到能量微波,但来源不明。"
李明蹲下身,仔细检查平台表面。
在夕阳的斜射光线下,他注意到表面刻有细微的纹路,形成某种图案。他用手指轻轻描绘这些纹路,突然,平台中央的一块区域亮起微弱的蓝光。
"量构,记录这一切。"李明的声音因兴奋而略微颤抖,"我们找到了第一处确定的人工遗迹。"
随着夜幕降临,平台上的纹路图案变得更加明显,发出微弱的荧光。
环境记录器显示,辐射模式正随着夜晚的到来而变化,但仍保持着完美的对称性。
李明设置了简易营地,决定明天再探索内部。
他坐在平台边缘,看着双月升起,思考着这个遗迹的建造者和它的用途。
"量构,你认为这是什么?"
"数据不足,无法确定。但根据结构特征和能量模式,这可能是一个观测站或通信设施。"
李明点点头,目光落在平台中央那片蓝光区域。
"明天我们就知道了。"
夜风吹过山脉,带来凉意。
远处,某种生物发出长啸,回声在山谷间回荡。
李明裹紧强化工作服,靠在背包上。
明天,他将揭开这个遗迹的第一层面纱。
环境记录器持续工作着,捕捉着微弱的能量波动。
在李明入睡后,记录器屏幕上的数据模式悄然变化,形成了一个类似行星轨道的图案,随后又恢复正常,仿佛从未发生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