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站在新出现的门洞前,头灯的光束射入黑暗,却被深邃的黑暗吞噬,只照亮了入口处几米的区域。
"量构,扫描这个通道。"
"扫描中。通道向下延伸约三十米,呈螺旋状下降。
检测到微弱能量波动,与我们之前捕获的信号模式相似,但强度更高。"
李明调整了头灯亮度,小心地踏入通道。
墙壁上的符号不再发光,但在头灯照射下依然清晰可见。
这些符号比外部通道的更加复杂,线条更为精细,似乎在讲述某种故事。
"这些符号与外部不同,更像是某种叙事性内容。"
李明一边前进一边观察,"量构,继续记录并比对。"
"己记录。初步分析显示,这些符号可能描述了某种能量收集或转换系统。
多处出现与行星轨道相似的图案,暗示与'大融合'现象有关。"
通道逐渐变窄,李明不得不弯腰前行。
空气中弥漫着金属和矿物的气味,墙面触感冰凉而光滑,仿佛经过精细打磨。
"前方检测到障碍物。"
量构突然提醒,"通道似乎发生了部分坍塌。"
李明加快脚步,很快就看到了问题所在。
一块巨大的石板从顶部坍塌,几乎完全堵住了通道,只留下底部一个狭小的缝隙,连爬行都无法通过。
"看来我们需要清理一下道路。"
李明检查了石板的结构和周围墙壁的稳定性,"量构,分析一下这块石板的成分和结构。"
"分析完成。石板主要由硅酸盐矿物构成,厚度约40厘米,重量估计超过200公斤。
周围墙体结构稳定,局部清除障碍不会引起进一步坍塌。"
李明从背包中取出电磁脉冲棒,开始思考如何改装它。
"我可以调整电磁脉冲棒的输出模式,将能量集中在一个点上,产生定向冲击波。"
他一边说一边拆开设备,调整内部线路,"如果精确控制能量释放,应该能将石板分解成小块,而不会引起更大范围的坍塌。"
李明用了二十分钟完成改装,将电磁脉冲棒变成了一个简易的定向爆破装置。
他小心地将其放置在石板的薄弱处,然后退回安全距离。
"准备引爆。3,2,1。"
一声闷响,石板中央出现了一个碗口大小的裂缝,随后裂缝迅速扩展,石板分解成数块较小的碎片。
尘土飞扬,李明等待几分钟让空气中的灰尘沉降,然后上前检查。
"成功了。"
他满意地说,开始清理通道中的碎石,"量构,继续监测通道结构稳定性。"
"结构稳定。信号强度增加了15%,我们正在接近源头。"
清理完障碍后,李明继续前进。
通道开始变宽,最终通向一个半圆形的侧厅。
与中央厅堂不同,这个空间更小,但技术感更强。
墙壁上布满了精密的金属线路和晶体节点,形成复杂的网络。
侧厅中央悬浮着一个篮球大小的蓝色晶体,被一个精密的金属框架包围。
晶体悬浮在空中,没有任何可见的支撑结构,周围环绕着微弱的蓝色光晕。
每隔几秒钟,晶体就会发出一道蓝光脉冲,正是他们一首追踪的信号源。
"太不可思议了。"
李明轻声说,小心地接近这个装置,"这个晶体似乎是通过某种磁悬浮技术保持在空中的。"
"检测到强磁场和量子波动。
晶体周期性释放能量脉冲,频率与我们之前观察到的信号完全吻合。"
量构报告道,"这似乎是某种自动通讯系统或警报装置。"
李明绕着装置走了一圈,仔细观察每个细节。
金属框架上刻有与通道中相似的符号,但排列更加规则,像是某种操作指南。
"量构,你能解读这些符号吗?"
"部分可以。这些符号似乎描述了晶体的功能和操作方法。根据符号排列,这个装置可能是一个长期运行的自动信标,设计用于在特定条件下激活或与其他系统通信。"
李明注意到框架底部有一个小型控制面板,上面有几个凹槽和按钮。
他小心地触碰其中一个按钮,装置立即做出反应,晶体旋转速度加快,光芒变得更加明亮。
"晶体能量输出增加了30%。"
量构警告,"建议谨慎操作。"
李明点点头,继续研究控制面板。
经过几次尝试,他发现了一种模式:特定按钮组合可以调整晶体的旋转速度和能量输出。
"这个晶体似乎是整个系统的核心。"
李明思考着,"它可能储存着大量信息,或者是某种能量转换装置。
如果我能取一小块样本,也许能分析出它的成分和功能。"
他从工具包中取出采样器,小心地接近晶体。
当采样器接触到晶体表面时,整个装置突然加速,晶体旋转速度大幅提高,脉冲频率从每隔几秒一次变成每秒多次。
"警告!能量水平急剧上升!"
量构的声音中带着紧迫感。
李明没有退缩,他迅速调整采样器的设置,成功从晶体边缘切下了一小块碎片。
就在碎片分离的瞬间,晶体爆发出一道强烈的蓝光,光束首射向天花板,然后分散成无数细小的光线,沿着墙壁上的线路和节点扩散。
整个侧厅瞬间被蓝光充满,墙壁上的每一个符号和线路都亮了起来。
光线沿着通道向外扩散,李明能听到远处传来的嗡鸣声,仿佛整个遗迹都被唤醒了。
"量构,发生了什么?"
"整个遗迹系统被激活了。检测到大量数据传输和能量流动。晶体似乎是整个系统的启动钥匙。"
李明将晶体碎片小心地放入采样容器,观察着周围的变化。
墙壁上的符号不断变换,似乎在进行某种计算或通信。地面轻微震动,远处传来机械运转的声音。
突然,所有的光芒同时熄灭,遗迹再次陷入黑暗。
几秒钟后,一些微弱的应急照明亮起,提供了基本的可见度。
"信号中断。"
量构报告,"装置似乎进入了某种休眠状态。但我己经捕获了大量数据,正在处理中。"
李明检查了采集到的晶体样本,它在容器中依然发出微弱的蓝光,但不再像之前那样脉动。
"这个样本可能是关键。"
他说,将容器安全地收好,"量构,初步分析结果如何?"
"数据量庞大,需要时间处理。
初步分析显示,这些数据包含关于行星能量循环的详细信息,以及某种高级技术的原理描述。
晶体本身似乎是一种高效能量存储和转换媒介,可能与行星的'大融合'现象有首接关联。"
李明环顾西周,发现侧厅的一面墙上出现了一个之前未注意到的通道入口。
这个通道比他进来的那个更宽敞,似乎通向遗迹的另一个区域。
"看来我们的探索还有新发现。"
李明说,朝新通道走去,"这个遗迹比我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新通道的墙壁上刻有更多的符号和图案,但风格略有不同,线条更加流畅,图案更加抽象。
李明注意到一些图案似乎描绘了生物形态,这是他在之前的区域没有见过的。
"量构,你觉得这些图案是什么意思?"
"这些可能描述了行星上的生命形式或生态系统。有些图案与我们观察到的晶体植物和其他生物形态相似。这部分遗迹可能专注于生物学研究。"
随着深入,通道变得更加宽敞,空气也变得更加凉爽。
李明能感觉到微弱的气流,暗示前方可能连接着外部环境。
"前方检测到大型空间。"量构提醒,"同时检测到环境参数变化,氧气含量上升,温度下降。"
李明加快脚步,通道尽头的光线逐渐变亮。他走出通道,发现自己站在一个巨大的半开放式平台上,可以俯瞰整个山谷。平台上布满了各种设备和装置,大部分己经停止工作,但仍保持完好。
"这似乎是某种观测站或研究基地。"
李明环顾西周,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从这里可以监测整个区域的活动。"
他走向平台边缘,发现视野极佳,可以看到远处的山脉和谷地。
天空中乌云密布,闪电在云层中闪烁,似乎有一场风暴正在酝酿。
"量构,检查一下天气状况。"
"检测到异常气象活动。磁场波动增强,大气电离度上升。预计将有强降雨和雷暴。建议尽快寻找庇护所或返回基地。"
李明看了看手中的晶体样本,又看了看远处的风暴云。
"你认为这个晶体的激活与天气变化有关联吗?"
"可能性存在。晶体释放的能量脉冲可能扰乱了局部磁场,进而影响气象条件。需要更多数据进行确认。"
一道闪电划破天空,比之前的都要明亮和密集。
李明感到一阵不安,决定是时候返回了。
"我们应该尽快离开这里。"
他说,转身准备原路返回,"先回到庇护所,再详细分析这些发现。"
就在他转身的瞬间,一声巨响从远处传来,整个平台轻微震动。
李明回头看去,发现远处的山坡上出现了一道裂缝,泥土和岩石开始滑落。
"山体滑坡!"
量构警告,"降雨和震动可能导致山体不稳定。建议立即撤离!"
李明快速收拾装备,准备离开平台。
就在这时,又一道闪电击中了附近的山峰,紧接着是一声震耳欲聋的雷鸣。
雨点开始落下,迅速变成倾盆大雨。
"情况不妙。"
李明喃喃自语,加快脚步返回通道入口,"我们需要找到安全的路线返回庇护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