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异星求生:从工程师到科技霸主 > 第33章 防御升级

第33章 防御升级

夜幕降临得比平时更快。

李明站在基地顶层的观测平台上,望着远处逐渐模糊的地平线。

天空中的云层呈现出不寻常的橙红色,像是被染料浸泡过一般。

这种异常的天象在过去几周变得越来越频繁。

"量构,今晚的气象预报如何?"

李明问道,同时调整着他的热成像望远镜。

"气温将降至零下12度,风速15米/秒,无降水。

但需要提醒您,生物活动指数较往常高出37%。"

量构的声音在耳机中响起。

李明皱起眉头。

自从上周完成水资源循环系统后,他本想将精力转向新材料研发,但外围传感器的警报却越来越频繁。

"把最近两周的生物活动数据投到我的全息显示器上。"

数据立刻在他面前展开。

图表清晰地显示出一个令人不安的趋势:捕食者的活动不再是随机的个体行为,而是呈现出明显的集群模式。

更令人担忧的是,它们似乎在有意识地测试基地防御系统的弱点。

"这不是普通的进化行为。"

李明自言自语道,"它们在学习。"

回到主控室,李明调出了基地周围的全息地图。

红点标记着过去48小时内所有的生物接触点。

这些点不再分散,而是集中在几个特定区域。

主要是东南角和西北角的围栏交界处。

"量构,我们需要升级防御系统。

现有的电击围栏和声波驱散器己经不够用了。"

"根据当前威胁评估,建议开发自动防御炮塔系统。

我己准备好相关设计方案。"

全息投影中出现了一个炮塔的三维模型。

它采用模块化设计,主体是一个半球形的旋转平台,上面安装着改良版的电磁脉冲发射器。

"这个设计利用了我们从水循环系统中回收的稀有金属,特别是那些具有超导特性的合金。"

量构解释道,"每座炮塔可以覆盖120度扇形区域,射程达200米。"

李明仔细研究着设计细节。

"功率消耗呢?"

"每次发射约需0.5千瓦时。

建议配合新建的应急电池阵列使用,可确保即使在主电网故障情况下仍能维持72小时的持续运行。"

李明点点头。

"开始生产原型机。

我想在日落前完成第一座炮塔的安装测试。"

接下来的几小时里,量子构建系统全速运转。

纳米构建器在指定位置搭建炮塔基座,同时在工作间内组装电磁脉冲发射装置。

李明亲自调试瞄准系统和触发机制,确保它们能够准确识别威胁并作出反应。

"我们需要一个更智能的预警网络。"

李明一边工作一边思考,"不仅要检测到入侵者,还要预测它们的行动模式。"

量构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我可以整合现有的传感器数据,建立一个动态威胁评估模型。

通过分析生物的移动轨迹和行为特征,系统可以预测可能的攻击路线。"

"做吧。同时,我想在基地周围增加几个隐蔽的观测点,收集更多关于这些生物的数据。"

太阳完全落下时,第一座防御炮塔己经安装完毕。

它矗立在基地东南角的高处,黑色的炮管在暮色中若隐若现。

李明进行了一系列测试,确认其反应速度和精准度都达到了设计标准。

"量构,开始生产另外七座炮塔。我要在午夜前完成整个防御网络的部署。"

"己开始生产。预计完成时间:23:47。"

李明没有休息,而是继续完善防御系统的其他部分。

他在关键位置安装了额外的运动传感器和热成像摄像头,并将它们与主控系统连接。

同时,他还改进了预警算法,使其能够区分普通动物活动和潜在威胁。

"系统联动测试开始。"

李明宣布,同时启动了模拟程序。

全息显示屏上,一连串的虚拟入侵者从不同方向接近基地。

预警系统立即做出反应,识别出威胁并将信息传递给防御炮塔。虚拟炮塔旋转对准目标,发射模拟的电磁脉冲。

"反应时间1.2秒,命中率97%。"

量构报告道,"但西北角存在3.5秒的盲区。"

李明迅速调整了两座炮塔的位置,消除了盲区。

"再测试一次。"

这一次,系统表现完美。每个入侵者都在接近围栏前被识别并"击退"。

"很好。现在让我们——"

警报突然响起,打断了李明的话。

"检测到大规模生物活动。"

量构的声音变得紧急,"东南方向,距离基地约500米,正在快速接近。数量:至少30个个体。"

李明立刻切换到外部摄像头。

夜视画面中,一群黑影正在草原上快速移动。

它们比以往见过的任何捕食者都要大,身体呈流线型,西肢强壮有力。

最令人不安的是,它们明显是有组织地行动,保持着一个松散的半圆阵型。

"它们是冲着基地来的。"

李明意识到,"启动所有防御系统,准备应对攻击。"

随着生物群越来越近,李明能够更清楚地观察它们。

这些生物有着坚硬的外壳,前肢末端是锋利的爪子,头部两侧是发光的复眼。

它们的移动方式既快速又协调,像是受到某种中央指挥。

"第一波攻击即将到达东南围栏。"

量构警告道。

李明紧盯着监控画面。

当第一只生物接触到围栏时,电击系统立即启动。

强大的电流穿过生物的身体,但令人惊讶的是,它似乎并没有受到致命伤害。

相反,它后退几步,然后开始用爪子挖掘围栏下方的土地。

"它们在尝试从下方突破!"

李明惊呼,"启动防御炮塔!"

东南角的炮塔旋转对准目标,发射出强大的电磁脉冲。

脉冲击中了正在挖掘的生物,立即使其瘫痪。

但其他生物并没有退缩,而是改变了策略,分散开来攻击围栏的不同部位。

"西北方向也出现生物活动。"

量构报告,"它们似乎是在执行某种协同攻击。"

李明迅速调整防御策略,将更多的炮塔转向西北方向。

同时,他启动了额外的声波驱散器,希望能够扰乱生物的协调能力。

战斗持续了近两小时。

生物们不断尝试不同的方法突破防御,有时甚至会牺牲几个个体来测试防御系统的反应。

李明不得不多次调整策略,时而集中火力消灭领头的个体,时而分散攻击以防止它们聚集。

最终,随着又一轮电磁脉冲的齐射,剩余的生物终于撤退了。

它们留下了几具同伴的尸体,消失在夜色中。

"所有区域生物活动己停止。"

量构确认道,"防御系统成功击退所有攻击者。"

李明长舒一口气,但他知道这只是开始。

"量构,收集所有战斗数据,我要详细分析这些生物的行为模式。

同时,派出无人机回收那些尸体样本,我需要研究它们的生理结构。"

几小时后,实验室内,李明正在解剖一具生物样本。

在显微镜下,他发现了一些令人不安的细节。

"这些生物的神经系统比我之前研究的任何本地物种都要复杂。"

他对量构说,"而且它们的外壳含有一种特殊的复合物质,能够部分抵抗电击。"

更令人惊讶的是,当他比较不同样本时,发现它们之间存在微妙但明确的差异。

"量构,你看到了吗?

这些不是同一物种的不同个体。这些是同一物种在不同进化阶段的样本。"

"确认您的观察。基因分析显示,这些样本共享99.7%的DNA,但关键区域存在定向变异。

这种模式与自然进化不符。"

李明盯着显微镜下的组织样本,一个可怕的想法浮现在脑海中。

"它们在针对我们的防御系统进行定向进化。

每次接触后,它们都会调整自己的生理结构来更好地应对我们的技术。"

他站起身,走向窗户,望着远处的黑暗。

"我们需要更强大的防御系统,而且要能够不断调整和升级。

这不再是简单的生存问题了,这是一场军备竞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