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共享天赋:从庆余年开始 > 第203章 【决议】

第203章 【决议】

时间很快一天天过去,那范家才子去苍山躲清闲,便直接住了小半年。′s·a~n,s+a^n_y+q/.-c*o*m+

如今临近年关,也还未回京。

年节将近,按照惯例,宫里会对皇子、公主,都给一份赏赐。

但今年宫里的赏赐,却让满朝文武,有些看不明白。

太子得头一份,这是自然之义,无人会多嚼舌根子。

不过,今年太子殿下得到的赏赐,比起往年,却另外多出一本书来。

不少朝臣都在想,皇帝陛下的意思,是不是让太子多读书。

其次,便是二皇子的赏赐,比起往年,也更上一层楼。

远在边关的大皇子,却只得了一副弓箭。

和那副弓箭一起送过去的,还有一封圣旨,宣他待夏末草长之时,回京都接受封王。

如此古怪的赏赐,让朝臣们都看得有些糊涂,不明白皇帝陛下的用意是什么,又在想什么。

不过,此次的赏赐可以看到,太子的地位依旧稳固无比。

可是,既然如此,那位皇帝陛下又为何要将作为长子的大皇子召回来呢。

若是这位大皇子回京,如今京都这浑水下的平静,只怕会被打破。

比起这些,更引人注目的,却是另外一份召令。

那是发往苍山的,发给那位在苍山已经躲清闲了小半年的范家才子,也是如今身居太学五品奉正官职的范清越的。,x.q?i_u\s·h,u¢b_a¨n`g_._c!o~m`

这次赏赐,竟然也有这位范家才子,而且赏赐的规格,居然是皇子份额。

这让不少人猜测,皇帝陛下大概是看在林家小姐的面子上,才有如此赏赐。

每每到了如此年关的时候,都是人情往来,互相走动最为频繁之时。

相熟的,不相熟的,都会备上一份礼物,亲自拜访。

就在今日,两路使者带着礼物,不约而同上了苍山。

这些礼物,自然就是太子和二皇子的。

送礼的对象,则是住在苍山的范清越。

如今无论怎么看来,这位娶了林家小姐的范大郎,都碍于驸马的身份,是注定不能入朝为官的。

极大的可能,就是在年节之后,正式接手内库。

所以,在那之前,无论是太子,还是二皇子,都要争取一切把握,将其拉拢过来。

至于送了什么,太子与二皇子都非常自信,相信别人无从得知。

他们做事,一向都很隐秘。

……

……

皇宫之中。

皇帝陛下靠在软榻上,斜斜躺着,身上盖着毛毯,脸上的皱纹,瞧着格外明显,眼睛微微眯成一条缝,看向御书房外的大雪纷飞。\x.i?a*o+s·h~u_o¢h·o/u_.`c^o?m-

陈萍萍双手放在膝盖处,轻轻揉搓,回答着皇帝陛下的话,说“都是些前朝诗集”。

听到这话的皇帝陛下,忍不住为之一笑,笑意之中带着几分讥讽。

在他看来,这二儿子也太不靠谱了些。

那范家才子,随口就是千古名句,他却去送前朝诗词,这个礼物太不讲究。

皇帝陛下又问了太子送什么,从陈萍萍口中,得知是一副翠玉做的麻将子。

而且,似乎那范才子很喜欢。

皇帝陛下顿时想到,这份礼物,只怕是别人的注意。

一问之下,果然印证心中猜测,这是东宫的辛其物给太子提的建议。

又说了些话,二人终于说到出使北齐的事情来。

皇帝陛下饮了口茶,继续看着手里的《三国演义》,问道:

“你决定了,让他出使北齐?”

陈萍萍点了点头,对皇帝陛下行礼道:

“他将来要接管那个院子,总要做出些事情来,让那些人闭嘴。”

皇帝陛下的语气忽然有些冷了起来,目光盯着陈萍萍的脑袋,看了半晌,终于开口说道:

“你别忘了,他是皇家血脉,怎能去冒险!”

房间内的气氛,忽然有些压抑起来。

陈萍萍苦笑着说道:“可是,主子,你最明白,他不可能成为皇家血脉,所以,我总得对他未来打算,谋得一份出路。”

皇帝陛下冷冷看着眼前这个坐在轮椅上的瘸子。

他已经很多年,没有听到“主子”这个称呼了。

有过片刻,皇帝陛下缓缓闭上眼睛,说了句“准了”。

在他闭眼的这一刻,整个皇宫之中的风霜雪花,似乎都消失得无影无踪。

出使的人选,其实早已决定好。

之后的朝会,也就是例行公事一般。

皇帝陛下坐在龙椅上,看着下方因为体态臃肿,爬起来动作幅度不已,丝毫没有整齐可言的官员们,微微摇头。

今日朝会,主要是商议,真在春闱之后,与北齐的协议,也到了具体执行的时候。

皇帝陛下开口,询问朝臣,是否有合适人选。

今日的朝堂议事,可谓热闹至极。

早在今日之前,不少人便已经听到传闻,那位范家才子,极有可能会被派出去,接下出使北齐这件事。

可是,宰相大人和司南伯爵,自然是不会同意的。

于是,在朝堂议事的时候,便不约而同举荐了鸿胪寺卿辛其物。

忽然听到自己名字,辛其物也是有些懵逼,但很快想到,宰相大人和司南伯爵大人,自然都不会愿意那范家才子去冒险。

所以,就将他给推了出来。

无论是范家,还是宰相府,亦或者是太子和二皇子,处于不同目的,都不会支持范清越出使北齐。

如此说来,整个朝堂之上,甚至不会有人主动将范清越这个名字,与出使北齐这件事联系起来,如此才对。

看到这个局面,皇帝陛下微微蹙眉,他手中拿着一个暖炉,此刻也放在龙椅一旁的黄段小几之上,看向一众朝臣。

可真是谢谢大家,他这还是第一次看到朝堂百官,今日难得如此团结。

可就在这时,有一人站出来,启奏皇帝陛下,谏言让那位范家才子出使北齐。

听到这话的文武百官,纷纷看过去,不明白在这个时候,怎么会有人不知死活地站出来,同时得罪范家和宰相府。

细看之下,这人却是军方之人。

看到此等局面的辛大人,把心一横,知道该自己站出来牺牲的时候了,当即表示,自己愿意领队出使北齐。

只有他接下这个差事,才能避免那位范才子被卷入这件事。

看着下方臣子们的尽情表演,皇帝陛下唇角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笑容。

“你们都觉得辛其物最合适?”皇帝陛下问。

得到的回答,却是文武百官整齐划一的回答,还拖出了尾音。

整个过程,只有那一个官员,坚持推荐范家才子。

最后,皇帝陛下决定,派范家才子出使北齐。

此刻,众人才明白,皇帝陛下心里早有决定。

皇帝说行,就一定行,无人敢反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