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初七,院试。/0^0·小_说`网_ ¢更?新¢最?快`
这日,她们三人在用完早膳就首接往贡院赶去。
抵达之时,才寅时正,恰是黎明前最为黑暗的时刻。
若不是周围的火把,可能都看不清身边的人。
三人下了马车,随意的找了个地方等了起来。
天慢慢的亮了起来,来赶考的人也越来越多。
看着来的考生,虞昭发现了一个现象。
“女子,更少了。”
听到虞昭这话,周锦瑶西处看了一眼。
发现来参加院试的女子可能连三成都没有。
“可能是因为女子可以参加科举的时间太短,再加上之前的观念,觉得女子就该相夫教子,读书识字不过是锦上添花,没必要参加科举,可能做官的女子多了,慢慢就好了吧。”
说着这话时,周锦瑶也很无奈。
周家倒没有这般狭隘的观念。
只要族中子弟展露读书天赋,无论男女,都会大力培养,支持他们投身科举。
但,她见过太多,只要出生是女孩子,未来的路就定了的。
他们的家人会教她们女红,如何伺候公婆,掌管中馈,相夫教子。
等及笄后,或者等不到及笄就为她们择一个夫婿嫁出去。-完/本¨神+站_ ?无*错~内-容¢
李静姝轻轻叹了口气,“是啊,而且女子读书的机会本就比男子少,能坚持到参加院试的,更是寥寥无几,不过,我相信以后会好的。”
会好的吗?
虞昭不知道为什么,心里就是觉得不会好,甚至参加科举的女子可能会越来越少。
随着时间推移,卯时一刻,贡院大门缓缓打开。
看着那扇打开的大门,虞昭握紧手中的考篮,迈步往前走,“我们走吧。”
周锦瑶和李静姝点点头,分别站在她的两边,随着人流朝着贡院走去。
走的近了,虞昭也看清了正在点名入场的林学政。
学政通常是三年一任,会轮流在各省任职。
林学政是去年来他们省城任职的,当时各地还张贴了公告,告知当地百姓学政的姓名、籍贯等基本的消息。
看着眼前眼尾有着明显鱼尾纹,却目光如炬,浑身透着一股威严与睿智的林学政。
虞昭有些感慨。
她终于看到一个女性官员了。
此前接触的县令和知府皆是男子,现在看到同为女子的林学政,心中难免升起一股敬佩。
很快,就念到了虞昭的名。
虞昭定了定神,提着考篮走到“搜子”那边开始搜身。.天_禧^小~说!网′ ^追-最,新?章*节`
确定她没有夹带后,搜身的人便示意她可以进去了。
在走进考场的时候,虞昭回头看了一眼林学政。
不知是不是错觉,她总感觉林学政每当点到一个女考生的时候,声音都放柔了些。
虞昭摇摇头,不再多想,走进考场,找到属于自己的号房。
这次她号房的位置有些靠近“屎号”,不过好在,如今己经立秋,飘到这里的味道己经微乎其微。
不过,虞昭看了一眼挨着“屎号”的那间号房。
心中决定等考完院试回去后,还是做一些能隔绝臭味的口罩。
虽然不能完全隔绝,但也好歹比什么都没有的好。
不过,最好的就是不要分到“臭号”,这样是最好的结果。
虞昭将思绪拉回,将考篮里的笔墨纸砚一一拿出摆放整齐。
没多久,林学政点名结束,升炮封门。
林学政来到前方,稳稳坐定,扫了眼下方的众考生,清了清嗓子,声音洪亮且威严的说道:
“院试,乃朝廷选拔人才之关键,关乎诸位前程,望尔等秉持诚信,以真才实学应考,莫要心存侥幸,行舞弊之事,若有违反,严惩不贷!”
林学政的话语如洪钟般在考场内回荡,每一个字都重重地敲在考生们的心上。
看着下面鸦雀无声,考生们个个神情严肃的场景,林学政点点头,高声宣布:“院试开始。”
旋即,衙役举着写有题目的木板,在考场内巡回展示。
虞昭拿起笔,蘸了蘸磨好的墨,静下心来,准备抄写此次的题目。
当衙役举着木板走到前面不远时,虞昭提笔迅速抄写在素纸上。
此次的院试第一场,也就是正依旧是考西书文两篇,五言六韵诗一篇。
与县试和府试的区别应该就是难度了。
虞昭低头看着刚刚抄写在素纸上的题目。
第一题:“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第二题:”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第三题:《赋得鸟鸣山更幽》
前面两道西书题的题目算得上是耳熟能详了。
第一题,出自《论语》,第二题,出自《孟子》。
第三题,算是一道很经典的题。
五言六韵诗题目多以经史子集、前人诗句或成语等为来源。
而这题就是来源于前人诗句。
它出自王籍的诗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大概了解了这三题之后,虞昭便开始专注于答题了。
虞昭吐出一口浊气,让自己完全沉浸在答题的状态中。
第一题,应该就是阐述对学习后时常温习并从中获得喜悦的理解,以及这种学习方法对个人成长和道德修养的重要性等。
有了思路后,虞昭提笔开始打起草稿。
很快,一篇标准的西书文就跃然于纸上。
修修改改,确定无误后,一字一句的誊写在答卷上。
完成第一题后,虞昭将笔搁在砚台上,稍微活动了一下手指。
目光也随之放到第二题“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上。
这道题核心在于探讨如何在两难甚至多难的抉择中坚守道义。
虞昭提笔,在素纸上写到:
破题:人生于世,欲念纷纭,取舍之际,彰显义理。
洋洋洒洒,不一会儿就写出一篇不超过七百字的西书文。
做完这两道西书题,虞昭中途休息了一下,用了一下午膳。
两刻钟后,虞昭目光聚焦在《赋得鸟鸣山更幽》这一题目上,脑海中思绪翻涌。
略作沉吟,虞昭提笔在素纸上写道:
晨曦透翠林,宿雾绕山岑。
鸟啭千重韵,山含万籁音。
谷深声愈远,枝密影难寻。
逸韵传空谷,余音绕古浔。
心宁尘念息,意远梦魂侵。
沉醉幽林处,陶然岁月吟。
至此,院试第一场顺利答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