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从六元及第,到黄袍加身 > 第86章 落榜

第86章 落榜

优贡考核结束后,虞凌轩就带着虞昭在省城内逛了起来。!我\?[的¥书_城ˉ~ ±更aeˉ新?%¢最¤快′

美其名曰,劳逸结合。

在等待放榜的几日,虞凌轩每日都会带着虞昭出去玩一圈,吃一圈。

虞凌轩对于吃的地方没有太大讲究,只要味道好,隐匿于市井的街边小摊,或是气派非凡的酒楼,他都能吃得津津有味。

虞昭也不知道,就这短短几日的时间,她爹怎么做到,摸清省城大街小巷那些美食所在的。

转眼五日过去,也是放榜的日子。

此次榜上的三人,也就是学政要报送京城的人选。

只要这三人没什么太大的品性问题,那么进入国子监就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后续,等着从京城送来的捷报就行。

这日,父女二人坐在庭院中,一边品茶,一边等着去看榜的小厮回来。

等得越久,虞凌轩这心就越慌张。

见虞昭淡定自若,不见没有丝毫慌张,好似胜券在握的模样,虞凌轩有些好奇。

“昭昭,你觉得你有几成的把握上榜?”

“八成吧。”虞昭如实说道。

“八成,这么高啊?”

虞凌轩开始思考起来,若虞昭真的去到国子监,要不他和夫人还是一起跟过去。^z¨h¢a*o_h/a\o~z^h^a~n,.?c¢o-m-

大不了租个小一点的院子,他用用他的脑子做点生意,毕竟不能坐吃山空吧。

虽没去过京城,但也听别人说过,京城寸土寸金,花销大着呢。

到时候去那边,一旬还能见到女儿一次。

不跟着去的话,下次见面怕是昭昭回来参加乡试的时候了。

就在虞凌轩开始琢磨着去京城做什么生意时,小厮匆匆跑了进来。

思绪一下被打断,虞凌轩抬起头,问道:“如何,昭昭可有上榜?”

小厮支支吾吾的一会儿,小声道:“回三爷,小的没在榜上看到小小姐的名字。”

在听到这话的一瞬间,虞凌轩其实是松了一口气的。

但瞬间他又提了起来,担忧的看向虞昭,怕她难过。

之前的考试,每次都很顺利,如今落榜,昭昭可能会接受不了这种落差吧。

安慰的话,在对上虞昭那没有难过、气馁的脸时,噎了回去。

好吧,看样子不用安慰了。

虞昭确实没有难过气馁,只是有些诧异于,科举制度下的学子还真是卧虎藏龙。

看来自己仍需要多努力些了,不然,等之后的乡试,若没高中,那就不美妙了。?k,s·w·x*s_./o?r.g^

虞昭看向那名小厮,问道:“榜上三人,分别是谁?”

这三人,很可能是接下来乡试的竞争对手,得了解一番。

小厮脑中回忆了一下刚刚榜单上看到的,“回小小姐,第一名为平宁府,昌荣县的邵哲。

第二名为庆阳府,文成县的刘佑临。

第三名为崇安府,安尧县的王叙。”

虞昭点了点头,“好,我知道了。”

将三人的名字在脑中回忆了一遍,虞昭发现她只对邵哲的名字有点耳熟。

好像是一年前吧,他作了一首不错的诗,名声都传到了他们这里。

记下三人的名字后,虞昭看向虞凌轩,“爹,你不是说要买些东西带回去?我们现在去吗?”

话题突然转移到这里,虞凌轩愣了下,随后点了点头,“好,我们今日就去。”

在省城又待了两天后,父女二人带着带了这里的特产,出发回家。

回到家后,知道虞昭落榜的事,家中上到虞宏下到虞言,都来安慰了一番。

虽然,她强调了无数次,她不难过。

但,他们却依旧觉得她是在强忍着,让她不要太过有压力。

无奈,在家中待了两日后,一早,虞昭就去了书院。

销了假没多久,那三名举人夫子就得到消息。

于是,让一名杂役将她叫了过去。

虞昭踏入江夫子的院子时,只见三名夫子一同坐在庭院中,闲聊着。

虞昭走至他们的面前,一一躬身行礼,“江夫子,李夫子,宋夫子,学生虞昭有礼了。”

江夫子率先开口,“来了?此次优贡考核可有上榜?”

三位夫子看向,目光中带着殷切。

“学生并没上榜。”

闻言,李夫子激动的站了起来,“没上榜?”

他缓了缓激动的情绪,“虞昭,你说说这次优贡考了些什么,你又是如何答的,我们给你分析看看。”

虞昭点点头,将此次的题目和自己的答案一一说了出来。

随着虞昭的讲述,三位夫子时而皱眉沉思,时而面露满意。

有的时候,虞昭说到某一处时,夫子们纷纷叫好。

听完,李夫子满脸不解,在庭院中来回踱步,“不应该啊?这答案无论从见解深度还是知识运用上,皆属上乘,还有那诗,也是让人拍案叫绝的程度,怎么会落榜?”

“会不会是此次的秀才中出了几个绝世天才,整体水平太高?”宋夫子提出一种猜测,但语气中也带着几分不确定。

“虞昭,此次榜上三人是谁?”江夫子问道。

“邵哲,刘佑临,王叙。”

“他们啊?”江夫子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文人都有一个圈子。

几名夫子成为举人的时间不短,结识的朋友也广。

与虞昭不同的是,对于邵哲他们三人,夫子们是知道他们大致情况的。

“邵哲这人确实是有真材实料,刘佑临、王叙也是当地的也是有名的才子,但以虞昭的答案不应该会落榜啊?”

江夫子甚至觉得,虞昭这份答卷当属第一也不为过。

“可能是因为虞昭资历太短了吧?这三人都是年少成名,在文学界早有一定声望,而虞昭,主要还是从孙府那次文会开始,才崭露头角的,但就答卷而言,虞昭的水平绝不输他们。”

宋夫子一脸无奈,“没办法,这些选拔人才进入国子监的几种方式,都要结合这些,不过科举就相对纯粹些,以成绩论英雄。”

这个事实三名夫子都明白,只能心中道一句可惜了。

江夫子走到虞昭身边,拍了拍她的肩,“明年不是正好是十二年一次的拔贡,那个时候名额多,明年再试一试。”

“是,江夫子。”

“好了,虞昭,你先回去吧,我们三个就不多留你了。”

虞昭点点头,向三位夫子再次行礼后,转身离开。

午时,用完午膳回来的周锦瑶和李静姝,在得知虞昭落榜的事后,替她惋惜了好一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