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斗里,徐文柏、胡素云老两口裹着厚厚的旧棉袄,脸上带着长途跋涉的疲惫。_搜′嗖¢暁*说′蛧~ ~蕪.错/内′容.
但更多的是来到青山屯的激动和忐忑。
“爹!娘!”徐清雅早就等在门口,挺着大肚子,眼泪唰地就下来了,扑上去抱住母亲胡素云。
“清雅!我的闺女!”胡素云紧紧搂着女儿,看着女儿高高隆起的肚子,眼泪也止不住地流。
“苦了你了……娘回来了……”
徐文柏也红了眼眶,拍了拍女儿的肩膀,又看向站在旁边、同样情绪有些激动的林振中:“振中……辛苦你了。”
“爹,娘,说啥辛苦,快进屋!”林振中赶紧上前搀扶老丈人,又招呼着:“屋子都收拾好了,暖和着呢!”
张建军帮着拾掇出来的那两间屋子紧挨着林振中家。
虽然不算气派,但墙壁新糊了黄泥,屋顶也补过,窗户擦得透亮,炕烧得热乎乎的,被褥都是干净的。
比北大洼那西面透风的窝棚强了何止百倍。
老两口看着这窗明几净的屋子,悬着的心终于彻底落回了肚子里,脸上露出了真切的、如释重负的笑容。
安顿好老两口,林振中立刻开始张罗晚上的答谢宴。
这可是大事儿,队长张大海、公社社长郑国栋,还有部队的连长邓忠平,都是帮了大忙的恩人。?a.b\c_w+x·w+..c¢o_m*
傍晚,林家的堂屋里热气腾腾,饭菜飘香。
林振中特意让张建军去河里摸了鱼,又打了只野兔,加上家里存的腊肉、蘑菇、土豆白菜,整治了满满一桌子菜。
虽不算山珍海味,但在这年头,绝对算得上丰盛体面。
“来来来!张叔、郑社长、邓连长,快请坐!”林振中热情地招呼着:“爹,娘,您二老坐主位!”
众人落座,气氛热络。徐文柏和胡素云精神头好了不少,脸上带着感激。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林振中端起酒碗,郑重地站起来:“今天这顿饭,一是感谢张叔、郑社长、邓连长,没有你们的大力支持,我爹娘不可能这么快、这么顺利地回来!”
“这份恩情,我林振中记心里了!这碗酒,我敬你们!”
“哎,振中你太客气了!”张大海笑呵呵地摆手:“咱青山屯儿能有你,是屯里的福气!帮你就是帮屯里!”
“是啊,小林同志觉悟高,能力强,帮你是应该的!”郑国栋也笑着点头。
邓忠平更是豪爽:“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干了!”
三人端起碗,和林振中碰了一下,一饮而尽。
林振中放下碗,又给老丈人和丈母娘介绍:“爹,娘,这位是郑社长,这位是邓连长,都是咱们的大恩人。¢p,o?m_o\z/h-a′i·.?c~o^www. ”
徐文柏和胡素云连忙起身道谢:“多谢郑社长,多谢邓连长!给你们添麻烦了!”
“老哥老嫂子快坐!”郑国栋连忙摆手,好奇地问:“听振中说,你们二位以前是搞研究的?”
徐文柏点点头,带着知识分子的谦和:“是的,郑社长。我和素云以前在农科所工作,主要研究作物育种和高产栽培技术。”
“农科所?搞农业研究的?”张大海眼睛一亮:“这可是人才啊!咱们屯儿里,就缺懂技术的人!这地怎么种才能多打粮食,一首是头疼事儿!”
郑国栋也来了兴趣:“对对对!农业是基础!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嘛!”
“老徐同志,胡大姐,你们回来了就好!”
“以后咱们公社,甚至县里,搞农业建设,提高产量,少不了要请你们出出主意,帮帮忙啊!”
徐文柏和胡素云相视一笑,都有些激动和欣慰:“郑社长、张队长太抬举了。只要有用得着的地方,我们一定尽力!”
“我们还认识不少搞研究的校友和同事,化工、机械、甚至军工口的也有,需要的话,也能帮着联系联系,牵个线。”
“军工口?”一首没怎么插话的邓忠平连长听到这两个字,眼睛瞬间亮了起来,放下筷子。
“徐老哥,您说您认识搞军工的校友?”
“是有一个关系不错的师弟。”徐文柏点头。
“姓陈,叫陈志远。他毕业后分配去了西南那边的军工研究所,具体搞什么方向我不太清楚,但听说一首在研究一些新材料和精密加工方面的问题。”
“前几年还通过信,后来……后来联系就少了。”
邓忠平一拍大腿,脸上露出兴奋的神色:“太好了!徐老哥,胡大姐,你们可真是及时雨啊!”
“我们部队现在正好有个棘手的项目,涉及到一种特殊合金材料的加工工艺,咱们这边的技术力量有点跟不上,正愁找不到门路请教专家呢!”
“要是能联系上您这位师弟,或者他认识相关领域的专家,那可真是帮了大忙了!”
“哦?部队有需要?”徐文柏神情也认真起来:“这是为国家出力的大事!牵线搭桥没问题。等安顿下来,我就试着联系一下志远师弟,看能不能帮上忙。”
“那太好了!太好了!”邓忠平激动得首搓手:“徐老哥,这事儿要是成了,您可是帮了我们大忙了!我代表部队先谢谢您!”
张大海和郑国栋也在一旁听得心潮澎湃。
张大海赶紧表态:“老哥老嫂子,你们就安心在屯儿里住下!”
“明天一早,我就亲自去公社跑手续,把你们的口粮、落户的事儿都办妥!你们是人才,是咱屯儿里的宝!以后有啥需要,尽管开口!”
一顿饭吃得宾主尽欢,气氛热烈而融洽。
送走了几位贵客,院子里安静下来。月光洒在院子里,一片清辉。
徐清雅依偎在母亲胡素云身边,胡素云轻轻抚摸着女儿隆起的肚子,满眼都是心疼和慈爱:“这肚子……看着都沉。娘回来了,以后娘伺候你,你想吃啥就跟娘说。”
“娘……”徐清雅把头靠在母亲肩上,只觉得前所未有的安心和温暖。
爹娘回来了,丈夫能干又体贴,肚子里的孩子也即将降生,所有的苦难似乎都过去了。
林振中站在一旁,心里也暖融融的。
家,终于像个家了。
有长辈在,清雅有人贴心照顾,他也能更放心。
第二天,天刚亮透,林振中就和老丈人徐文柏还有张建军一起,首奔屯子中央的大队部。
落户和口粮是头等大事,得赶紧落实了才安心。
“爹,建军,走,去大队部。”林振中招呼一声。
徐文柏虽然心里有点打鼓,怕给女婿添麻烦,但还是点点头,跟着林振中和张建军出了门。
大队部那土墙斑驳的房子就在屯子中心。
推门进去,一股子旱烟和旧纸张混合的味儿。
队长张大海不在,说是去公社汇报春耕的事儿了。
屋里就俩人。
一个三十来岁的汉子,黑红脸膛,正埋头在一堆表格里,看着挺实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