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廷顿公国的贫富差距极大,对于贵族们而言,五十枚金币不过是九牛一毛,对于平民而言,一辈子辛辛苦苦都未必能积攒出这个数……但对比一下一口气就能叫价二十个金币的魔法冰箱,只用五十金币就能拿下一栋自带院子的古旧小楼的永久产权……这又显得十分亲切了。?y.k*r_s?o~f-t¢..c~o!m+
当然,永久产权在所有者死亡且没有任何继承人的前提下会自动终止,无主地皮将被当地领主再次收回。但若购买人是一只近乎永生的巫妖,那只能说是血赚。
其实原本按理来说,贵族们从国王陛下那边受到分封,封邑理论上还是国王的土地,并不允许进一步的买卖。
但亨廷顿公国当前正处于一种封建分封制度逐渐消亡并向更加先进的新兴社会制度逐渐演变的历史时期,由于各地城镇的不断兴起,领主势力的逐渐强大,国王的中央王权衰弱,从而导致国王陛下失去了对领主们封邑指手划脚的权力。从德尔曼王国统治末期开始,国王陛下就己经不得不承认各地领主可以将自己的封邑进一步分封或买卖出售。
随着商业化的发展,领主们的土地上除了领主自己拥有的庄园之外,还出现了各种繁华的商业城镇,而向着城镇而来的自由民们迫切地想要得到属于自己的土地和资产;领主们或出于缺钱变现的需要,或者是单纯不想自己去管理一大片荒草萋萋不产生任何效益的土地,也渴求着把这些土地分割变现。′鸿?特¨小\说_网- /已′发!布/最^新~章-节^
一座城市里成千上万的居民,每人向领主买上一小块的地皮建起房子,就得向领主大人交一份的钱,这本身就是非常令人垂涎的一笔钱,更何况能买得起地皮房产的都是在各个城市、各个领地间来去自由的‘自由民’。
这些人和守在领主田庄的佃户、农奴不同,他们必定有着傍身的手艺、高超的魔法、聪颖的头脑或是以上全部,才能轻轻松松拿出众多金币购置资产。他们每到一个地方就能推动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带来更多的商业活动、赋税与繁华,是所有领主们都求贤若渴想要的会下金鸡蛋的鸡。
如果一个地方的领主给出的条件比其他地方的领主差,比如说土地房产只租不卖,那么这些自由民便会用脚投票,走去条件更好的领地。
这个时代的确通行不便,但人们不愿意经常旅行,却不等于遭受压迫还傻到不会挪窝。`j^i`n*j′i*a¢n-g/w?x-c¨.,c`o~m\
可以说,领主们和自由民们之间存在着一种互相选择、互相成就、互相博弈的微妙关系,而领主之间也在互相攀比——自己给出的条件不必比其他人优越,但必然不能比其他人差。
这样一来,即便是最昏庸的领主,也会随着大流遵循普世的规则。贵族中也不乏聪颖的‘叛徒’,比如当年的萨卡伯爵,比如现在的温斯顿,他们在自己的领地上推行良策,适当地提高领民的待遇,不会太超过时代使自己变成众矢之的,却也不会让昏庸的贵族们能够抱团形成绝对的气候。
商业化的萌芽就在贵族们聪颖的默许、相互的博弈、昏庸的跟风下茁壮成长。
如今人们随遇而安地在某个地方久住,正是贵族们坚守‘天下乌鸦一般黑’的结果。
像匠悠工坊隔壁这座因为无人继承而被本地领主诺伊曼男爵收回的空屋,它的产权是在诺伊曼男爵的手里,但男爵自己却不会去管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所有待售的土地房产都会被诺伊曼男爵交给市政所统一进行管理。
市政所算是领主的官方秘书与智囊团,这里的工作人员都为当地领主处理着下至鸡毛蒜皮的小事、上至天塌地陷的大事,税收、房产、土地买卖皆由他们经手管理,卖不出去的资产也会由他们派专人管理维护……当然,其中有一部分职能可能会与王国骑士团的文书相互重合、交叉。
若匠悠打算购买诺伊曼男爵公开挂牌售卖的资产,那么她的交易对手就是为当地领主代持产业的市政所。购买领主大人的闲置房产算是盘活领主大人的资产,把摇摇欲坠还需要专人打理维修的不值钱空屋换成实打实的金币。
因此亨廷顿公国境内的所有领主对这类交易都是乐见其成,甚至提供了不少政策性的优惠,比如说,从市政所购置这种空置五年以上的房产地产均免除一切税负,若是将所购买的资产用于商业活动,还能再把日常经商活动中需要缴纳的税款再减免10%。
这对匠悠来说可是绝对的好消息,既增加了资产,又可以进一步优化店里布局、扩大生产,还能减税!这不比单纯把赚回的钱放在头骨里合算?放在头骨里的钱又不会继续升值,甚至都没有利息可拿!
有了购置新资产的目标之后,本来就财迷的抠搜骷髅就更有干劲了。
只是,温斯顿也提醒了匠悠,目前这里的地价房价如此便宜,是因为埃斯顿西城的南区治安不好、环境差、在区域之星魔药大师米·芙娜去世后这里的商业又一落千丈,萧条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
若是日后匠悠的酿造工坊做大做强,带火了这片区域而安德雷又稳定了治安……那说不定房价也会向北区那些高端地块逐渐看齐。
北区可是贵族、富商们所青睐的居住区,这样大小的一块地,在北区起码要翻西到五倍的价钱,且越靠近特殊地点、特殊建筑的繁华地段就越贵——比如城主府、教堂、大剧院、学校周边的地产价格都会比偏远地段的房产昂贵。
可想而知,要是以后酿造工坊从东南区的新起之秀一举成为人们心目中的NO.1,隔壁这块地的价格会飙涨到何等可怕的程度。
“我翻过往年的记录,米·芙娜当年酿造工坊名声最显赫的时期,附近的地产价格就曾一度涨至一百五十枚金币……若是手头有闲钱,我建议还是尽早完成这宗交易。”当了多年密探,温斯顿的调查十分周密全面,给匠悠的建议也一点没有藏私。
匠悠:“……”这就很微妙了。
工坊名声越大、赚的钱就越多;但工坊名声越大,隔壁的房价也就水涨船高……等一下,这不是自己给自己上难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