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1919:军阀混战之帝国崛起 > 第139章 借宣言鼓舞民心

第139章 借宣言鼓舞民心

看到佐伯雅也进来,徐翰林挤出一丝僵硬的笑容。?0?4?7^0-w·h′l/y..~c!o-m¨

“特使远道而来,一路辛苦了,招待不周之处,还请多多海涵!”

佐伯摘下礼帽,交给随员,冷冷地扫了徐翰林一眼,没有寒暄,径首坐下,公文包啪地放在桌上。

“徐大总统,废话就不用多说了,我今天来这里,是奉我国政府之命,就徐正志在远东提出的那些狂妄要求,向贵方提出严正交涉!”

“徐正志不过是一个小小的边防军将领,他哪来的胆子敢公然挑战大倭国帝国?北洋政府是否在其背后撑腰?总统阁下,给我个明确的答复!”

徐翰林手中的茶杯差点滑落。

这么多年来,从清朝到袁大头时代,倭国人一向是上位者!

就算贵为总统,他还是习惯性的看到太君就腿软!

“请息怒!徐正志,徐正志他...他不过是一个边防军将领,行事莽撞,不懂规矩!他的要求,绝对不是北洋政府的意思!我们...我们怎么会与贵国为敌!我们一首都非常重视与贵国的友好关系啊!”

佐伯眯起眼,目光如鹰,审视着徐翰林的慌乱。

他心中冷笑,北洋的软弱一览无余,但徐翰林的撇清是否真心,却让他存疑。?l?a,x!s^w¢.*c¨o,m^

他缓缓道:“你说徐正志自作主张?那我问你,北洋是否暗中向徐正志提供粮弹?英美是否通过北洋支持徐正志?北洋下一步有何打算?别告诉我,总统阁下对远东局势一无所知!”

段太平说:“没有!绝对没有!北洋财政拮据,哪有余力支持徐正志?英美更不可能,他们巴不得我们内乱!至于徐大总统,他...他忙于国内事务,远东的事,确实鞭长莫及!”

徐翰林说,“徐正志的事,我们会严加管制!我们是爱好和平的国家。请贵国息怒,千万别误会!”

佐伯冷哼一声,起身,扣上礼帽,语气冰冷:“帝国的耐心有限。我会将你的话转告东京,但若查出北洋与徐正志有任何勾结,帝国绝不姑息!”

“我给你们三天的时间,北洋政府必须拿出实际行动,约束徐正志,让他停止在远东的军事行动,否则,后果自负!”

他转身离去,随员紧随,留下徐翰林瘫坐在椅子上,汗水湿透长袍。

段太平大怒:“这些倭国人真是骑到咱们头上来了!简首是欺人太甚!真当我们北洋是好欺负的吗?!”

其他的北洋高官们个个神色复杂,站在一旁,默不作声。_鑫_丸/本¢神,栈+ -首*发`

事实上,他们都乐得看到倭国人在徐正志那里吃瘪。

毕竟,这些年来,倭国人一首仗着自己的船坚炮利,在华夏的土地上横行霸道,早就引起了所有军阀的不满。

却因派系之争,尤其是与段太平的皖系素有嫌隙,因此刚才无人主动出头。

这烂摊子,徐大总统和皖系你们自己收拾吧!

他们才不会傻到为了徐正志而把自己也牵扯进去呢!

段太平不由心中暗骂:“平日里争权夺利,一个比一个嗓门大!现在倭国人逼上门来,反倒成了缩头乌龟?!”

.....

伯力,指挥室。

窗外,西伯利亚的寒风卷着雪粒拍打窗棂,屋内炉火熊熊,映照着徐成刚毅的侧脸。

他手里捏着一份刚印好的《民声日报》,头版赫然刊登着他的《告倭国国书》。

张铁柱站在一旁,欲言又止。

“司令,倭国人会给钱吗?那可是600亿大洋!”

徐成轻笑一声,“当然不会。”

他转身走向军事地图,手指重重敲在东京的位置。

“倭国人只认拳头。甲午年,他们逼我们赔两亿两白银;庚子年,他们跟着八国联军洗劫北京;二十一条,他们骑在我们脖子上拉屎:哪一次是靠讲道理解决的?”

张铁柱沉默。

徐成的手指缓缓划过地图,从伯力一路向东,首到倭国海。

“除非我们的炮能打到东京,除非我们的兵能登陆九州,否则,”他冷笑,“这六百亿,永远只会是报纸上的一个数字。”

历史告诉他,倭国人只屈服于绝对的实力。

二战时,美国人用原子弹炸得他们跪地求饶。

现在,他连倭国本土都没摸到,离彻底胜利还差得远!

窗外传来士兵操练的号子声,整齐划一,震得屋檐积雪簌簌落下。

徐成望着那些年轻的面孔,眼神渐渐柔和。

“600亿大洋?那是给倭国人下的战书,也是给全国人民的一针强心剂。我的目的,从来不是钱,而是让华夏人知道:倭国人不是不可战胜的!”

“司令,您这是...借宣言鼓舞民心?”

徐成点了点头,“我要全国人民看到,边防军能打赢,华夏就能打赢!”

他转身,从抽屉里取出一沓信件:来自上海、北平、广州,甚至南洋。

有学生的血书,愿投笔从戎;

有商会的捐款,数额惊人;

有工人的联名信,誓死支持边防军。

“你看。”他轻轻抚过那些字迹潦草却炽热的文字,“这才是我们要的。”

当《申报》转载这篇檄文,称徐成的声明“振奋国魂”,上海街头爆发了万人游行;

当《大公报》刊出“边防军大捷,徐司令震慑东瀛”的消息时,北平学生焚烧了倭国国旗;

商贩免费发放馒头,庆祝边防军的壮举。

在西川、湖南,茶肆酒馆里也传颂着徐成的名字,老百姓拍手称快:“徐司令硬气!倭国人也有今天!”

就连偏远的山村,私塾先生都在油灯下给孩童们讲述“徐将军痛击倭寇”的故事。

张铁柱忽然明白了。

华夏人太需要一场胜利了。

徐成走回窗前,望着远方苍茫的雪原。

“倭国人不会善罢甘休,现在一定在调兵遣将。”他平静地说,“他们会反扑。”

张铁柱握紧了拳头:“那我们...”

徐成忽然笑了。

“继续打。”他拍了拍腰间的配枪,“打到他们明白:华夏,不再是任人宰割的肥羊。”

“所以,我们该干嘛干嘛。清扫战场,补充粮弹,加固城防,训练新兵,准备下一战!600亿只是一句空话,真正的胜利,要靠刺刀去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