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1919:军阀混战之帝国崛起 > 第153章 合作谈崩了

第153章 合作谈崩了

徐成看着张雪庙,语气诚恳:“此事若成,旅顺港及其周边利益,你我共享。_求?书.帮¢ *埂¢新?嶵\全`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彻底扭转东北的战略态势,为国家和民族争得一线生机。雨亭公,您意下如何?”

张雪庙没有立刻回答。

他低头沉思着,徐成抛出的这个诱饵实在太大了,大到他无法轻易拒绝,也无法轻易接受。

“给我一点时间考虑。”

.....

大帅府,密室。

与会客厅的雅致不同,这间密室更显肃杀与实用。

墙上挂着巨大的东北军事地图,上面用红蓝铅笔标注着各种符号。

长长的会议桌旁,灯火通明,烟雾缭绕,张雪庙和他最核心的几位幕僚围坐在一起,气氛凝重。

张雪庙将徐成那石破天惊的“合攻旅顺”提议,原原本本地向众人复述了一遍。

“都说说吧,徐正志这个提议,咱们...是干,还是不干?”

密室中陷入了一阵沉默。

幕僚们面面相觑,都在消化这个信息量巨大的提议。

旅顺,那可是倭国人的心头肉,是龙潭虎穴。

动它,无异于捅马蜂窝。^x-i,n?d\x~s+.¨c_o\m′

他的结拜兄弟张作相说:“大帅,徐正志的胃口...未免也太大了些。库页岛也就罢了,毕竟偏远,倭国人或许还能忍。但这旅顺,乃是倭国在满洲的根基所在,一旦动手,必将引发与倭国的全面战争。我奉军虽有数十万之众,但与国力强盛、海军无敌的倭国正面抗衡...胜算几何,殊难预料啊。”

参谋长杨宇霆接口道:“大帅,恕我首言,徐部虽然在远东打了胜仗,但其真实战力,我们仍需审慎评估。据我们从各种渠道了解到的情报,第29师在进攻伯力的时候,伤亡极为惨重!”

这些话立刻引起了其他人的附和。

“没错,我也有所耳闻。边防军在伯力城下尸积如山,几乎是靠人命填进去的。”

“是啊,伯力一战,边防军元气大伤,现在拿什么来跟我们合攻旅顺?莫不是想让我们奉军当主力,他坐收渔利?”

29师曾经是奉军一部,与这些幕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伤亡惨重的消息的确不假。

然而,他们并不知道,或者说,无法准确知道的是,在那场战斗中,倭军伤亡更为惨重,甚至可以说是被碾压式的打击。

徐部的新式战术、强大火力和协同能力,是大多数军阀难以想象的。.d~i\n·g^d?i_a*n/k′a.n.s¨h!u~.~c+o*m¨

这个时代,信息的流通是极其缓慢和不对称的。

没有即时的战地新闻,没有卫星图片,更没有互联网。

战场上的真实情况,往往要经过层层传递,中间夹杂着各种主观臆断、添油加醋甚至刻意歪曲。

虽然徐成在战后也曾通过各种渠道,包括报纸、传单甚至无线电广播,拼命宣传他辉煌的战绩。

但在军阀割据、互不信任的年代,这种宣传往往被其他势力视为自吹自擂。

军阀们在宣传自己的战功时,向来有夸大其词的传统,以壮声势、震慑对手。

因此,张雪庙和他手下的幕僚们,对于徐成宣传的那些“辉煌战绩”,本能地抱有怀疑态度,并不认可。

再加上,奉军上下,从高级将领到普通士兵,长期以来对太君的畏惧心理根深蒂固。

甲午战争的阴影,日俄战争中倭军的强悍表现,以及多年来倭国在东北的嚣张跋扈,都在他们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倭军不可战胜”的印象。

让他们主动去进攻旅顺这样的倭军核心要塞,心理上的障碍是巨大的。

另一个结拜兄弟张景惠缓缓开口,他的话几乎代表了最终的基调:

“大帅,徐正志此人,少年得志,锐气可嘉,但行事未免过于冒险激进。合攻旅顺,看似诱人,实则风险滔天。一旦失利,不仅我奉军数十年基业可能毁于一旦,更可能招致倭国疯狂报复,届时东北糜烂,生灵涂炭,我等皆为千古罪人。”

“况且,徐正志所部战力虚实难辨,其真实意图也值得深思。此时与倭国全面开战,时机尚未成熟。依老朽之见,不如暂且稳住,静观其变,待我奉军实力进一步壮大,国际局势对我更有利时,再图大事不迟。”

这番话,说到了张雪庙的心坎里。

他虽然也有一瞬间的热血上涌,但作为一方枭雄,他首先考虑的是自身的生存和势力的稳固。

与倭国全面开战的风险,他不得不慎重权衡。

最终,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和权衡利弊,张雪庙心中的那点火焰被现实的冷水浇灭了。

他重重地叹了口气,将手中的烟蒂按熄在烟灰缸里。

“罢了,徐正志这步棋,下得太险,我们...跟不起。”

“传我的话,婉拒徐正志的提议。告诉他,东北初定,百废待兴,奉军目前不宜大动干戈。至于旅顺...日后再说吧。”

这个“日后”,谁都知道,可能就是遥遥无期了。

.....

桌上放着一份来自奉天的加密电报,内容简短而明确:张雪庙婉拒了他合攻旅顺的提议。

得到这个消息,徐成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然后缓缓吐出。

眼神中闪过一丝失望,但更多的却是了然。他将电报揉成一团,扔进了纸篓。

“意料之中。”

他早就知道奉军的底色:“窝里横”。

这支军队在对内争权夺利、欺压百姓时或许凶悍。

但在面对真正的强敌,尤其是像倭国这样的国家时,往往缺乏决死一战的勇气和决心。

这不仅仅是张雪庙个人的问题,更是整个奉系军阀集团乃至那个时代许多华夏军阀的通病。

何况,作为一个熟知历史的穿越者,他脑海中清晰地记得,在原本的历史轨迹中,拥有数十万精锐部队、装备精良的奉军,在面对倭国关东军的挑衅时,是如何选择了“一枪不发”,将整个东北拱手相让,狼狈退入关内的。

那段屈辱的历史,是他心中永远的痛。

指望这样一支军队能与他并肩作战,去啃旅顺这块硬骨头,确实有些过于理想化了。

他踱到窗边,望着远处漆黑的海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