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1919:军阀混战之帝国崛起 > 第161章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第161章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阿列克谢神色平静,他向卡缅斯基回了一个军礼:“卡缅斯基将军,我以军人的荣誉保证,所有放下武器的士兵,都将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人道的待遇。`如.文,惘~ ,免?废,跃*黩!徐司令的政策,向来言出必行。”

随着雅克萨守军的投降,远东地区最后一支成建制的白罗武装力量宣告覆灭。

这意味着,从海参崴到赤塔,再到庙街,广袤的远东领土,在名义上和实际上,己经完全落入了徐成的掌控之中。

赤塔,临时指挥部,深夜。

徐成独自一人站在巨大的远东地图前,手中端着一杯微凉的茶水。

窗外,星光璀璨,但他的内心却比这星空更加深邃。

雅克萨投降的消息己经传来,这意味着他初步的战略目标己经达成。

这片土地,富饶而广袤,战略地位极其重要。

他要在这里建立一个稳固的、完全属于自己的根据地。

他拿起一支红蓝铅笔,在地图上,将自己目前实际控制的区域圈了起来,从倭国海沿岸一首延伸到外兴安岭和贝加尔湖以东。

这个滨海省,将与罗国扶植的“远东共和国”名义上的“外贝加尔地区”明确区分开来,彰显其分处于远东不同的地方。·k+u!a.i·k·a.n!x!s¢w?.¨c,o·m¢

“这里,将是我的根基。”

作为一名穿越者,他比这个时代的任何人,都更清楚未来世界的走向,也更明白民族和文化对于一个国家和地区长治久安的重要性。

他的思绪回到了那些在历史长河中被反复验证的真理。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这句老祖宗传下来的话,在他看来,绝非简单的民族偏见,而是对人性、对族群认同最深刻的洞察。

“老祖宗说的话,能流传千古,一定很有道理!”他喃喃自语。

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如果主体民族不明确,或者内部存在多个实力相当、文化迥异的族群,那么必然会矛盾丛生,内耗不断,甚至最终走向分裂。

“主体民族要确定,就是华夏!”

滨海省,未来必须是一个以华夏文化为主导,华夏民族占绝对多数的地区。

他想到了后世的美国。

美国是移民国家,其经验毫无借鉴的价值!”

在他看来,美国那种所谓的“大熔炉”模式,充满了内部矛盾和文化冲突。

虽然在特定历史时期依靠强大的国力得以维系,但其内在的隐患是巨大的。.墈!书~屋¨ ,更.歆\嶵?全^

更何况,他现在所处的环境,远比美国要复杂和险恶,

他没有时间和资本去搞什么“多元文化实验”。

“至少要大于95%?甚至更高!”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这片土地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才能真正成为他未来事业的坚实后盾。

因此,在确立了“滨海省”的战略定位和民族构成目标后,徐成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当前控制区内复杂的民族人口问题。

“首先,让那些倭国移民回去。”

他的目光落在了地图上标注的几个倭国人聚居点。

前段时间,倭国干涉军占领远东时,带来了大量的倭国移民,试图通过人口渗透来永久占据这片土地。

这些倭国人在雅克萨、赤塔、伯力、海参崴等地都有相当数量的分布。

对于这些倭国人,徐成不打算采取暴力驱逐的方式,那会引发不必要的国际纠纷,也会显得过于残酷。

他决定采取“自愿离开,提供便利”的策略。

“通知下去,”徐成对身边的秘书官下令,“对于所有在‘滨海省’境内的倭国侨民,我们不干涉他们的去留。如果他们愿意离开,返回倭国,我们将提供必要的交通便利,甚至可以给予一定的路费补助。如果他们选择留下,必须遵守我们的法律法规,不得从事任何危害我们利益的活动。”

他很清楚,在失去了倭国干涉军的庇护,又面临着一个强势的华夏政权时,绝大多数倭国移民会选择离开。

“这些人的离开没有任何障碍。”

他对此很有信心。

倭国政府自身也面临着发展的压力,对于这些海外移民的回归,想必也不会拒绝。

处理完倭国移民的问题,接下来就是数量更为庞大的罗国人了。

“滨海省”境内,有着大量的罗国原住民和后来迁徙过来的罗国人。

“这些人,是历史遗留问题,也是现实的麻烦。阿列克谢的罗人独立师虽然暂时可用,但终究非我族类。”

他们的存在,对于徐成“华夏主体”的目标,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徐成的手指在地图上缓缓划过。

他不可能将所有的罗国人都驱逐或者消灭,那既不现实,也会引发罗国的报复。

他的目光投向了“滨海省”的西边。

罗国扶植的“远东共和国”名义上的控制区,特别是外贝加尔地区。

“等把远东共和国打下来,让这些人都去外贝加尔地区。”一个清晰的计划在他脑中形成。

他打算在未来彻底击败“远东共和国”后,将“滨海省”内的罗国人口,通过政策引导、经济补偿,逐步迁移到外贝加尔地区。

然后让远东共和国的罗国人、乃蛮人和布里亚特人组成抵抗罗国的第一线。

而在“滨海省”的核心区域,则大力鼓励华夏移民迁入,通过数代人的努力,彻底改变该地区的人口结构和文化面貌。

这片洒满了华夏先民血泪的土地,他要以铁和血,重新将其塑造成华夏民族的生存空间。

“滨海省,只能是我们华夏人的滨海省。”

这无疑是一个庞大而艰难的计划,充满了挑战和不确定性。

.....

在冰雪尚未完全消融的上乌丁斯克,远东共和国的临时首府。

一间灯火通明的作战室里,气氛凝重如铅。

身材魁梧、目光锐利的加伦将军,此刻正紧锁眉头,盯着墙上巨大的军事地图。

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镌刻着无数次浴血奋战的痕迹,从沙罗军队的士兵到红色政权的坚定指挥官,几乎参与了罗国内战中所有的关键战役。

他以坚韧、果敢和卓越的军事才能著称,是莫斯科方面寄予厚望的远东定海神神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