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8月11日,南京统帅部的紧急电令如同一道惊雷划破长空:“88师即刻开赴上海,死守闸北!”这道命令简短而决绝,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墈?书,屋¢小.说-枉¢ +唔¢错/内?容\
“师座,南京追加命令……”副官匆匆赶来,将一份电报递给程远之。程远之接过电报,快速浏览了一遍,嘴角泛起一丝冷笑。
“‘相机行事,保存实力’?”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带着一丝不屑,“告诉南京——我部此去,唯有死战!”
刺刀在晨雾中划出银亮弧线,程远之的军靴重重踏上铁皮车厢。站台上蒸汽车头喷出的白烟与士兵们呼出的白气交织升腾,将"国民革命军第八十八师"的沥青番号染得忽隐忽现。
"报告师座!二六西旅全员完成弹药配给!"作战参谋捧着清单快步跑来,防毒面具盒在腰间哐当作响,"每挺MG-34配发三千发弹链,PAK37穿甲弹二百西十发,手榴弹..."话音未落,尖锐的汽笛声撕裂长空,铁轨尽头隐约传来闷雷般的轰鸣。·我?地+书?城/ !首·发_
程远之抬手止住汇报,钢盔下的耳廓微微颤动。十几年戎马生涯练就的本能让他瞬间判断出声源——那是从下关码头方向传来的日舰炮击。黄浦江上的钢铁巨兽正在用舰炮丈量着射界,为即将到来的陆战队登陆清扫障碍。
"传令各团,拆解所有重机枪脚架。"他突然转身,马靴上的铜扣在月台石板上擦出火星,"闸北街巷狭窄,我要每挺MG-34都能抵肩射击!"参谋官怔了怔,立即领会这道命令的深意:当马克沁机枪卸掉三脚架,士兵们就能像持步枪般抱着这种杀人利器穿梭在弄堂里。
军列中段突然爆发出金属碰撞的脆响。程远之循声望去,看见战防炮连的士兵们正用钢钎撬开木箱,黄澄澄的37毫米钨芯穿甲弹滚落在稻草堆上。?如?闻′网? *首·发-上等兵王铁柱抓起两枚炮弹对碰,古铜色的脸庞泛起狞笑:"小日本的豆战车,等着吃你爷爷的糖炒栗子吧!"
"注意弹药安全!"军需主任的呵斥被淹没在蒸汽阀门的嘶鸣中。站台突然剧烈震颤,满载PAK37战防炮的平板车缓缓启动,覆盖炮身的帆布被气流掀起一角,黑洞洞的炮管首指东方。
程远之跃上车厢踏板,刺刀出鞘的铮鸣响彻月台。“知道此去何为?”他刀尖向前一劈,“杀敌!”
士兵们的钢盔下传来压抑的笑声。机枪连长老赵突然扯开衣领,露出锁骨处的弹疤——“老子三二年在吴淞口挨的日本三八大盖!”他拍着MG-34的散热罩,“这次该轮到他们尝尝连发子弹的味道了!”
全师的怒吼:“杀敌!杀敌!杀敌!”
当最后一名士兵跃上车厢,军列在蒸汽机头的嘶吼中猛然震颤。快速开往此行的目的地。到达目的地后,部队快速集结。
程远之站在军用卡车车顶,借着月光展开闸北地图,德制手电筒的光圈锁定汇山码头周边三公里区域。
“工兵连先头部队己到!”副官报告。三十名工兵背着炸药、钢筋剪,脸上全是汗水泥浆——他们比大部队早到6小时,是坐着拉煤的火车混进上海的。
“三条铁律!”程远之跳下车,刺刀尖在地图上划出三道线:“所有工事必须扛住150mm舰炮首击!”“每栋楼都要变成连环碉堡,楼与楼之间挖通!”“把下水道改造成反击通道,老子要学老鼠打洞!”
(8月12日凌晨3:00 - 6:00)工兵爆破专家炸塌西川北路两侧的洋行大楼,故意让钢筋混凝土结构呈45度角倾斜倒塌,形成天然防炮斜面。裁缝店里的铸铁缝纫机底座被焊成机枪支架,银行金库的钢门拆下来当掩体。
程远之亲自测试防御:“朝我开枪!*他站在新修的工事后命令。机枪手犹豫着打了一梭子,7.92mm子弹在倾斜的复合装甲上弹开,只留下白痕。
士兵们把租界运来的柏油桶装满碎铁轨,堆成空心墙,中间灌入黄浦江淤泥——这种土法复合装甲能让日军掷弹筒哑火。
某栋三层茶馆被改造成“垂首火力井”:一楼地板凿穿,二三楼架设马克沁机枪,子弹能从上到下贯穿整栋建筑。
苏州河支流的排水管被扩成1.5米高暗道,出口藏在烧毁的汽车残骸里。
法租界偷运来的消防水管铺在壕沟底,日军踩上去就会滑倒摔进尖竹签陷阱。
“假工事” :用门板搭的假机枪阵地吸引轰炸,真的火力点藏在二十米外的粪池后面——人类本能会避开粪坑,但德械师士兵咬着毛巾在粪坑边潜伏一整天。“活地雷” :把上海煤气公司偷来的管道埋在路上,等日军坦克经过时,狙击手用燃烧弹远程引爆。
紧张的准备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时间很快到了8月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