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风宴结束后的第三天,天色刚破晓,天边泛起鱼肚白,独立团的作战室里却早己被昏黄的灯光填满。/6/1-墈′书/旺~ *哽+欣?蕞+哙·一张长桌周围,张皓跃、赵刚、李云龙、邢副参谋长以及一营长张大彪、二营长沈泉、三营长王勇围坐在一起,一场至关重要的会议即将展开。
张皓跃双手交叠在桌上,神情凝重又透着几分坚毅,率先打破了室内的安静:“同志们,当下难得有一段平静时期,咱们得抓住机会为乡亲们多做点实事。杨村和周边百姓是咱们坚强的后盾,帮他们开垦农田水利、修补房屋,这既是雪中送炭,也是巩固咱们抗战根基的关键一步。大家都敞开了说说想法。”
李云龙一听,身子往前一倾,大手猛地一拍桌子,发出“啪”的一声响,嗓门也跟着提高:“团长这话太对了!我老早就看着村里那些破沟渠和东倒西歪的房子不顺眼了。乡亲们平日里可没少帮咱们,送粮食、做军鞋,现在轮到咱们给他们排忧解难了。我看啊,先把农田水利这一块儿搞定,这农田灌溉足了,庄稼长得好,乡亲们的日子才有盼头。”
邢副参谋长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条理清晰地接过话茬:“老李说得在理,不过农田水利工程千头万绪,咱们得有个详尽的规划。依我看,先组织一批懂行的士兵和有经验的老乡成立勘察小组,对杨村及周边的水利设施来个全面‘体检’,绘制出详细的地图,把问题点都标记清楚,这样制定施工方案的时候才能有的放矢。-E+Z.晓,说?王* +已-发·布¨最~新¢蟑+截¨”
赵刚微微颔首,补充道:“副参谋长考虑得周到。另外,咱们得充分发动士兵和乡亲们的力量,成立联合工作小组,军民一心,其利断金嘛。既能加快工程进度,又能加深军民之间的鱼水情。”
一首挺首腰杆坐在一旁的一营长张大彪,此刻“噌”地一下站起身,声音洪亮得如同洪钟:“团长,政委,我们一营机动性强,申请承担勘察和前期物资运输的任务!保证不辜负组织的信任,快速、精准地完成任务,给后续工作开个好头!”
张皓跃看向张大彪,眼中满是赞许:“好,大彪,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们一营了。记住,和乡亲们打交道要耐心、细心,遇到问题及时沟通解决。”
二营长沈泉清了清嗓子,沉稳地说道:“我们二营擅长防守,也向来不怕吃苦,在工程建设中,像沟渠的加固、堤坝的修筑这类需要耐心和扎实功夫的活儿,我们二营义不容辞。”
三营长王勇也不甘示弱,连忙表态:“我们三营时刻准备着支援各个任务!不管是紧急物资调配,还是协助其他营攻坚克难,保证随叫随到,绝不含糊!”
讨论完农田水利,话题自然而然地转到了房屋修补上。张皓跃拧紧了眉头,语气里满是关切:“村里不少房子因为年久失修,再加上之前战火的摧残,己经摇摇欲坠,这可是关系到乡亲们生命安全的大事,必须尽快解决。_鑫_丸/本¢神,栈+ -首*发`”
李云龙摸了摸下巴上的胡茬,思索片刻后说道:“修补房子需要大量材料,咱们可以组织士兵去附近山林砍伐合适的木材,再派精明能干的人去镇上采购砖瓦和石灰。对了,咱们部队里不是有几个当过泥瓦匠的士兵嘛,让他们当师傅,带着大家干,肯定能行。”
邢副参谋长一边在本子上飞速记录,一边说道:“采购材料的时候,一定要严格把控质量,同时多对比几家供应商,把价格压下来,争取用最少的资源办最多的事。”
赵刚目光平和地看向众人,认真地说:“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尊重乡亲们的意愿,多和他们交流。每家的情况不一样,需求也各不相同,咱们要尽量满足他们的合理诉求。”
会议持续了好几个小时,各项工作逐渐明确了分工。农田水利方面,一营负责勘察和物资运输,二营负责沟渠加固和部分水利设施修建,三营随时待命支援;房屋修补工作中,李云龙组织人员筹备材料,邢副参谋长负责协调物资分配和技术指导,赵刚则带领政工人员深入村子,做好乡亲们的思想工作和沟通协调。
会后,众人雷厉风行地行动起来。张大彪带着一营士兵,扛着测量工具,如同出征的战士一般,穿梭在田间地头和村落周边。他们仔细地勘察每一处沟渠、每一条河道,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问题,详细记录水利设施的现状。
“大家都仔细点,把数据测准咯!”张大彪一边查看地形,一边扯着嗓子对士兵们喊道,“这些信息可关系到乡亲们往后的收成,半点都马虎不得!”
与此同时,李云龙带着几个士兵来到附近山林,挑选合适的木材。他抡起斧头,用力砍向一棵粗壮的树木,大声吆喝着:“大伙加把劲,多砍些好木材,给乡亲们把房子修得结结实实的,让他们住得安心!”
赵刚则带着政工人员挨家挨户走访,了解乡亲们对房屋修补的具体需求。在一位大爷家中,赵刚满脸笑意,耐心地询问:“大爷,您家这房子您觉得怎么修最合适?您有啥想法尽管跟我们说,咱们就是来给您解决问题的。”
大爷满是感激,眼眶微微泛红:“赵政委,你们能来帮忙修房子,我们心里就暖乎乎的。你们都是有本事的人,看着办就行,我们信得过你们!”
然而,施工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有一天,运输木材的马车在半路陷入了泥坑,任凭马匹如何挣扎,车轮都只是在泥里空转。带队的士兵心急如焚,赶忙跑回营地向张大彪报告。
张大彪一听,二话不说,立刻带着一队士兵赶去救援。他站在泥坑旁,有条不紊地指挥着:“大家听好了,先把车上的木材卸下来减轻重量!然后找些木板和石头垫在车轮下!一二三,一起用力推!”在众人齐心协力之下,马车终于从泥坑中挣脱出来。
房屋修补时,又遇到了材料分配不均的问题。有的小组材料短缺,工程进度被迫放缓,有的小组却材料堆积。邢副参谋长得知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他仔细了解情况后,迅速重新调配材料:“大家别着急,我们根据实际施工进度重新分配,保证每个小组都能顺利施工,不耽误工期。”
经过近一个月的艰苦奋战,杨村及周边的农田水利工程和房屋修补工作终于圆满完成。新修缮的沟渠宽阔又坚固,清澈的水流顺着沟渠欢快地流向农田,滋润着茁壮成长的庄稼;原本破旧不堪的房屋焕然一新,变得既坚固又温馨。
乡亲们看着自己的家园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心中的感激之情如同决堤的洪水,汹涌澎湃。他们自发地组织起来,带着自家种的新鲜蔬菜、水果和精心制作的干粮,来到部队驻地,向士兵们表达最诚挚的谢意。
“孩子们,吃点水果,这都是我们自己种的,甜着呢!感谢你们为我们做的一切!”一位大妈满含热泪,将水果递到士兵手中。
张皓跃、赵刚、李云龙和其他干部们看着这温馨感人的一幕,心中满是欣慰与自豪。他们深知,通过这次与乡亲们的并肩作战,独立团与老百姓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坚不可摧,这将为日后的抗战工作提供无比坚实的群众基础。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独立团继续保持着紧张有序的训练和生活。士兵们在训练场上挥汗如雨,不断提升自己的军事技能,同时也与乡亲们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共同守护着这片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