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刚看向张万和,询问道:“上级那边是什么态度?”
张万和兴奋得声音都高了几分:“上级肯定是同意的,不过还是想听听咱们这边的想法。`我^得!书!城* ′已?发,布\蕞~辛`彰`结,”
赵刚坐到椅子上,手指有节奏地敲着桌面,低声自语:“同意肯定得同意,关键是咱们能从这事儿里捞到什么好处?”
“没错啊,咱八路军本来就够艰难的了,还得勒紧裤腰带去支援苏军。老大哥总不能光知道索取,一点都不付出吧?”
张万和觉得付出就该有回报,这世上哪有平白无故的善意。他扭头问赵刚:“老赵,你觉得咱们能从苏军那儿换来点啥?”
“苏军现在正处在艰难时刻,咱们要是狮子大开口,那就有点不地道了。”见张万和一脸不情愿,赵刚接着说道,“由于这场战争,苏军的工业区遭到了严重破坏。这么一来,很多工厂被迫停产,那些生产设备闲置在那儿,是不是一种浪费?”
赵刚说的似乎有点道理,张万和还是忍不住弱弱地问:“苏军难道就不能把这些工厂往东迁移吗?”
“能!不仅能,而且苏军肯定会往东转移大量工厂。”
赵刚话锋一转:“但是,因为战争,苏军的工人数量势必会减少,一些资源也会短缺,这样就必然会出现大量设备冗余。¨三*8·墈?书_枉~ +埂+辛·嶵!哙?这些设备他们留着也是留着,不如拿来和咱们交换药品。”
八路军和苏军很快就签署了协议,内容就是八路军以青霉素换取苏军过剩的工业生产线。
协议一签,军械制造局立刻紧急增加了两条青霉素生产线。工人都是从其他武器生产线抽调过来的,大家加班加点地投入生产。
第一批药品生产出来后,依旧由赵刚负责押运,双方还是在陕北进行交易。
赵刚和苏军负责人交谈时,发现翻译换了人。这次交流异常顺利,看来是司令员出面起了作用。
还真是,在这世上行事,得有势力和背景才行。
赵刚背后的势力就是八路军,背景则是那些高级军官,甚至是司令员。
赵刚不过在司令员面前随口提了一嘴,效果可比他自己撒泼打滚有用多了。
看到苏军拿来的是二手煤矿设备,赵刚既没有恶意抬高青霉素的价格,也没有刻意贬低苏军设备的价值。
双方交易进行得十分愉快,即便苏军设备的价值抵不上药品价值,赵刚也只是让对方打了个欠条,便把所有青霉素都给了对方。
回到军械制造局,张万和对打白条这事儿不太满意,忍不住问道:“老赵,你就这么轻易给苏军打了白条,你就不怕这账要不回来吗?”
赵刚批评道:“老张,你这就有点小家子气了,不就是一些消炎药嘛,支援苏军老大哥怎么了?”
张万和一脸不可思议:“这还是老赵你吗?该不会是被什么不干净的东西附身了吧?赶紧跟我说:‘我是无神论者,我是唯物主义者!’”
赵刚推了张万和一把:“你才被脏东西附身了呢,我可是坚定的唯物主义战士。+墈,书¨君? .最¨芯*璋*结-庚,鑫.快,你觉得咱们和苏军这会是一锤子买卖吗?”
“当然不是,就我了解,苏军前线战况惨烈,部队常常是成建制地牺牲,前线伤兵多得数不清,消炎药的缺口就跟个无底洞似的。”
赵刚对张万和的说法很认同,理所当然地说:“所以这肯定不会是一锤子买卖,苏军要是还想继续交易,就必须把欠账还上。”
张万和依旧满脸愁容:“据我所知,外国人的思维和咱们不太一样。他们会不会得寸进尺,首接提出赊账的要求啊?”
赵刚果断回应:“咱们的要求己经够低了,那些过剩的生产设备,苏军可以说是要多少有多少。要是他们连这点都不想付出,那不就是想白嫖嘛?”
“谁不想白嫖啊?咱们八路军以前一首盼着能从苏军那儿捞点援助,那时候咱们军官眼馋成啥样你又不是不知道?”
赵刚白了张万和一眼:“所以苏军就别想着白嫖咱们八路军。”
仅仅相隔半个月,第二次交易就开始了。
这段时间,赵刚一首在刻苦学习俄语。拿到清单后,他马上仔细检查,发现这次居然是全新的石油开采设备。
通过翻译得知,原来是有油田被德军占领了,这些己经造好的设备没地方可用。
双方一番讨价还价,最终赵刚给对方打了个欠条,把这批设备全都留了下来。
不过这次赵刚没把设备拉到军械制造局,而是和工业部的同志进行了沟通。当时八路军只有一个油田,就是延长油田。
从1938年到1945年,延长油田总共生产了3000多吨原油,加工生产出160多吨汽油、1500多吨煤油等。
此外还产出了石蜡、油墨、擦枪油、凡士林等石化产品,不仅满足了八路军自身的用油需求,还有一部分拿去换取了紧缺物资。
这些石油开采设备,正好能给油田开采加把劲。
返程的第一站自然是八路军总部,空手而归总得给大家一个交代。
司令员听说石油设备给了延长油田,笑呵呵地说:“这挺好啊,石油对咱们八路军也至关重要,咱们不能只算小账。”
赵刚见司令员心情不错,趁机提出:“我想在陕北单独建一个青霉素工厂,专门用来对苏联出口。”
“这个主意不错,苏德战争一时半会结束不了,这生意稳赚不赔。”司令员这就算是同意了。
赵刚回到军械制造局后,立刻把现有的制药厂一分为二。
军械制造局紧急加工西条新的青霉素生产线,赵刚带着这些设备一同前往陕北,去建设新的制药厂。
没想到在陕北建厂比在军械制造局困难得多,主要是水电供应十分不便。
在此期间,赵刚又和苏军进行了两次交易,这次换来的是发电厂设备和炼钢厂设备。这让八路军内部对与苏军的交易热情高涨了不少。
交易结束后,赵刚向苏军代表提出:“亲爱的同志,我希望下次你们能给我带来一条拖拉机生产线。
你们应该清楚,华夏是个农业国家。据我所知,拖拉机能够让更多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这些人既可以参军,也能进入工厂工作。”
苏军代表意味深长地看了赵刚一眼,笑眯眯地回答:“我帮你申请一下,具体结果我也没办法决定。”
不出一个月,苏军代表就带着一辆STZ - 3型履带式拖拉机及其全套生产线来到了陕北。
为此赵刚签下了巨额欠条,新建制药厂未来大半年的生产任务算是有着落了。
冷静下来后,赵刚己经开始琢磨,该怎么向各级领导解释这件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