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拔是要提拔的,只不过不是在现在,苏晨刚提拔为少将师长才几天的时间,再行提拔的话,肯定会引起部分人的不满,而且一个师可以随意组建,但是到了军一级单位,就不是随随便便拉几个残部就能行的,别到时候不仅不会有所提升,反而拉低了第一师的战斗力,不如等会战结束之后再给苏晨升职,在这期间苏晨要是再立战功,就更加的顺理成章了。+顽¨夲`鰰¢栈? .芜?错.内~容/”李德开口说道。
他并没有去否定提升苏晨军职的建议,而是准备把这个时间给延后。
以苏晨的战功来说,不给他提升确实有些说不过去,但是苏晨提升的也确实太快了。
他不是要限制苏晨的发展,尤其是在知道苏晨可能是苏先生的儿子之后也就更不可能去限制了。
他只是单纯觉得苏晨是个好苗子,这样的好苗子就应该多沉淀沉淀,这样以后走起来才能顺风顺水。
虽然战时需要特事特办,但是涉及到将官这个级别,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决定的。
一个二十多岁的少将放在这个当口可以理解,毕竟很多牺牲的二十几岁的上校也都追授少将衔了。
苏晨跟他们比,唯一的区别就是还活着,当然这都不重要。¨c?n_x.i!u?b¨a¢o+.\n¨e!t.
重要的是一个二十多岁的中将就有些离谱了。
你一个毛头小子,仅仅打了两场胜仗就首接中将了,这让那些拼死拼活打了大半辈子才混到中将的人情何以堪。
虽然苏晨的战绩是挺猛的,但军衔只看战绩的话大把的士兵能当军官了,军官,尤其是高级别的军官,任用方面是十分慎重的,毕竟一将无能累死三军的典例在历史可是比比皆是的。
在场的众人显然也是想到了这一点,因此,也没有继续接话。
“老何啊,我们不妨将这次的战报通电全国,让全国各界人士都得知这个喜讯,让他们看看,我们的部队在申城不是一首吃败仗的!”
虽然说李德暂时否定了提升苏晨军职的建议,但是却先准备帮苏晨好好的宣传宣传。
毕竟这场大胜,对于全国人民来说,无异于是久旱逢甘霖一般。
而对于对于这个提议,在场的众人也是纷纷赞同。
对此,何敬也没有什么异议,随即他便让韩力拿着电报去联系报社了。
“李长官,我们是不是按照之前制定的计划,继续向申城地区增兵啊。-狐^恋¨蚊^血~ .追¨蕞.歆?章_截*”这时一名委员突然说道。
岂料,他这话刚一说出,就遭到了李德的强烈反对。
“不行,会战打到现在,根本就没必要继续打下去了,我们需要的是尽可能的去歼灭东夷的有生力量,而不是去争一城一池的得失,东夷毕竟是个岛国,各类资源有限,我们要做的是将战争拖入相持阶段,而不是毕其功于一役!”
“可是,这个计划是总统要执行的。”那名委员弱弱的说道。
毕竟死守申城的命令是刘泽乾下达的,除了他不想去西部之外,他也是想着展示自己的抵抗决心给世界各国看看,希望世界各国可以出面调停这场战争。
因为经过军政部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依靠本国的能力是根本无法抵抗的住小鬼子的进攻的,因此刘泽乾才会想出这个办法。
如今国际联合会眼瞅着就要召开了,这个时候撤退,不打了,那给各国展示什么?
“你懂什么,就知道调停,调停,既然打不过撤退就行了,又不是没有地方能守了,为什么一要把希望寄托在调停身上?!各国为什么要出面调停?就是因为申城有他们的租界吗?说实话,哪怕申城换了主人他们在申城的利益也不会受到损害,如今炎国大部分地区己经落到东夷手中,炎国能给各国带来的利益己经很少了,而且小鬼子亡我之心己经是昭然若揭了,就像是狗咬着一块肥肉,光靠着外人吼几句它就会吐出来吗?不会的,要想让它把肉吐出来,你得打它,把它打疼,把它打死,它才会把到嘴的肥肉给吐出来,现在的小鬼子就是那条狗,我们不能一味的怂下去,不能看到狗呲牙了就害怕,东北是这样,中原也是这样,如今到了申城还是这样的话,以后我们是不是永远都这样了?那这个国家就彻底完了!”李德有些激动的说道。
此刻那名说话的委员也是被李德的一番话给说的羞愧的低下了头。
见状,何敬也是连忙站了出来打起了圆场。
“老李你先冷静一下,他也是在执行命令,并不是说非要等待各国出面调停,说实话,仗打成这样,我们没有人心里会不难受,但光难受没用,得想办法解决才行。”
不过何敬的话却并没有让李德的怒气降下来。
“我还是那句话,申城会战没必要再打了,你们可以把我的话明确的汇报上去,要是他还一意孤行的话,就是对申城地区几十万将士的生命不负责任,要是你们说不了,我亲自去找姓刘的说。”
说完李德冷哼一声,随后会也不开了,转身就走了出去。
见状众人也是面面想去。
而何敬也是有些尴尬的说道。
“这段时间以来,各部队在申城地区伤亡惨重,老李心情不好也正常,大家都工作吧,管好自己的嘴,今天的事不许乱传。”
随即何敬也是跑去请示了,毕竟这事他也做不了主。
而当他再次回到作战室的时候,军政部也是再次发出调令,号召全国的部队继续增援上海。
有着苏晨的战绩宣传在前,各地增援的部队也是热情高涨,甚至就连一些地方上的保安团都开始出发前往申城。
战争虽然危险,但对于一些人来说也是机遇。
不过这些支援的部队到了申城之后,一部分被李修辞给安排去修筑申城至建宁沿途的筑防御工事,另一部分则是被安排去帮助转移一些机械设备,并且固守申宁铁路、公路线,确保撤退的时候这两条生命线不出问题。
剩下的只有一小部分精锐才会被补充进作战部队中。
与此同时,右翼兵团张逸斌经过陈修辞的提醒之后,在金山卫一带,秘密调集重兵,在海岸线外布置防御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