孰不知,上梁不正下梁歪,下梁不正倒下来,朝堂之上文武百官与各地官员官官相护,沆瀣一气,今日便要置小子于死地,小子人微言轻,不及衮衮诸臣权势滔天,一言可定他人生死,但为百姓死,小子虽百死而无悔。
落笔,李弦长长的舒了一口气,但隐约还觉得差点火候,于是又在末尾补上一句关二爷的名言。
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身虽殒,名可垂竹帛也。
再次落笔,李弦心满意足会心一笑。
此一句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气势如虹,慷慨激昂,是为点睛之笔。
一旁,悦儿看着李弦写好的文章,前面都是在叙事,并无特别之处,但是看到文章最后一句,她两眼放光,震惊无比。
文章最后那一句,气势何其豪迈,犹如蛟龙出海,直冲云霄,将气节二字写得淋漓尽致。
可谓是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少爷,你写这篇文章是有何用意?”悦儿扭头看向李弦,眼里满是对李弦的钦佩和仰慕。~|微$£?趣?>小{说=|,网?] μ更2?新+[t最2§?全\?±
她家少爷,当真是天人下凡,才高八斗,放眼天下,谁人可及。
李弦笑意深沉,故弄玄虚回道:“等明日你自会知晓。”
上兵伐谋,攻心为上,攻城为下。
百姓最痛恨的就是贪官污吏,而他这一计攻心计,精准拿捏百姓所想,莫说朝臣扛不住,即便是建武帝也未必扛得住。
等明日将这篇文章传遍京都,他倒要看看,朝中还有谁能奈何得了他?
稍后,李弦叫来李忠,命李忠连夜去印刷坊印制文章,并于明日一早广而发之。
李忠走后,悦儿给李弦拿来了一些吃食,吃饱肚子后,李弦方才后知后觉想起秦明月。
糟糕!
李弦猛地一拍大腿,顿感不妙。
他竟将小妮子给忘了,小妮子本就在生闷气,现在又被他给凉了这么久,指不定已经气成猪头了。
想着,他急忙起身,快步走出书房,结果刚出书房,便瞧见秦明月正领着李巧儿在书房前玩闹。
“哥哥!”
李巧儿甜笑着跑向李弦,一把抱住李弦的大腿,仰头委屈道:“姐姐说哥哥在忙正事,不让巧儿打搅哥哥,但巧儿想跟哥哥玩。”
李弦弯下腰,宠溺的摸了摸李巧儿的小脑袋:“巧儿乖,哥哥这几天有大事要处理,等过几日闲下来,再陪巧儿玩,可好?”
李巧儿撅起小嘴巴,两只眼睛亮晶晶看着李弦,犹豫一会道:“那好吧,但哥哥要说话算数。”
李弦点头,接着看向秦明月:“媳妇儿,先前是为夫不对,不该开那么低级的玩笑,你可千万别当真,更别生气,气坏了身子不好办事。”
办事?办什么事?
原本秦明月真的很生气,但偏偏李弦竟如此不正经,害得她突然都不知道该如何生气了。
“你,你别胡说……谁要和你办那事。”
秦明月羞红了脸,心脏砰砰乱跳,转身落荒而逃。
等她逃回房间,关上门,脸颊火热滚烫。
色胚,流氓……
一夜过后,李弦早早起床,穿戴好衣物,简单吃上一口早饭后,匆匆赶赴皇宫。
与此同时,李忠也按照李弦的吩咐,调动整个云台商会的工人,将李弦写得文章在京都广而发之。
一时间,京都城内百姓一片哗然。
“岂有此理,贪官污吏当真可恨,竟妄想抱团杀害李公子,李公子为人是嚣张跋扈了些,但他诛杀贪官污吏,何错之有?”
“李公子自是没错,错的是那些贪官污吏,他们自诩为百姓父母官,却总是高高在上,鱼肉百姓,如今李公子仗义出手,他们却又要逼死李公子,简直可恨至极。”
街头巷尾,百姓群情激愤。
朱雀大街,一座书斋内,数十名文人在看完李弦的文章后,无不震惊,无不愤慨。
比起普通百姓,他们更能体会李弦写这篇文章时的无奈心境。
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身虽殒,名可垂竹帛也。
此一句高风亮节,李弦这是抱着必死的决心,要与贪官污吏斗争到底,而他们这些文人,读书为何?
齐家治国平天下。
当即,一人拍桌而起,声音高亢道:“诸位兄台,朝纲不正,贪官污吏横行,百姓民不聊生,李弦区区一风流纨绔,尚且甘愿为百姓赴死,而我等皆是饱读圣贤书的仁义之士,又岂能坐视不管。”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说得好,百姓深陷于水火,我等文人理当身先士卒,死而后已。”
一时间,在场文人满腔热血被唤醒,他们开始谋划该如何行事,而当务之急自然是要先救下李弦。
李弦现在代表的是世间的凛然正气,是宁死不屈服于贪官污吏的高尚气节,因此,李弦绝不能死,一旦李弦死了,正气一散,气节一消,今后还有谁敢为百姓说话做事,至此天下百姓将永无翻身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