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大地不能分封,但是海外之地,朱存梧并不吝啬将之分封给宗室和功臣们。/x.i~a\o′s?h`u′o\z/h~a+i+.¢c¢o,m^
根据锦衣卫东镇抚司的调查,倭奴国此时人口在一千三百万左右,朝鲜也不少,差不多有一千二百万人口,中南半岛那边差不多三千多万的人口。这些地方的人口加起来,有六千万之多,都快赶上大明人口的一半之数了。此外,吕宋行都司、爪哇行都司、旧港行都司三地,也有将近三千万的人口。这么多人口,正好让他们世世代代给大明朝为奴为婢。对于朱存梧而言,只要分封出去的诸侯们守规矩,每年再把属于他的那一份乖乖交上来,他们就是把这些地方给掘地三尺,人都杀光了,他也不会在意的。而听到朱存梧的话之后,诸臣的心思开始活跃起来了。此时殿内的十二个人之中,有两个郡王、五个国公、五个侯爵,都在皇帝所言要分封的人选范围内,自然要好好盘算一下自家可以分封到多少人口和土地。根据皇帝的规划,侯爵的封地差不多是一县之地,国公的封地相当于一个大县,郡王的封地相当于一个散州,亲王则是一府之地。`j^i`n*j′i*a¢n-g/w?x-c¨.,c`o~m\“陛下,不知前朝的各藩宗室们,又该如何分封?”朱存梧听到王应熊的提问,一时间有些语塞,这个问题他还真没有想过呢,此前他根本就没有考虑这些人。但是他也不好太过厚此薄彼,可能是被李自成和张献忠折腾地太狠,如今大明朝的藩王们不是一般的听话,要钱给钱,要人给人。人家都这么乖了,你还区别对待,是不是有些不太好了?朱存梧清楚地知道,只有宗室才是自己的基本盘。虽然内阁制度让大明朝的皇帝坐到了裁判的位置,像崇祯这般亡国之君都有不小的权力,首辅说杀就杀了,但是也因此皇权缺少了坚定的拥护者,皇帝想要维持平衡,就只能使用宦官和锦衣卫。而宗室就是朱存梧补足这一短板的依仗。而且现在是玄幻世界,想要提升国家实力,就必须要将修行之法广传天下,但是在这之前,大力培养宗室、锦衣卫和京营,固实自己的基本盘,是必不可少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句话虽然是儒家之言,但是朱存梧相当认同,任何事情都得一步步来,先是自己、然后宗室、再到大明朝、最后才是整个天下。!2,y,u,e¨d\u..-c.o?m!这个顺序乱不得。这就需要照顾到宗室藩王的利益了,否则再像前朝那般排挤打压宗室,谁特么给你卖命?因此,封肯定是要封的,但是封的话,又要怎么封?这是个问题。“此事朕尚未考虑,诸卿可有何建议?”朱存梧将问题抛给了群臣,想听听他们的建议。按照泰武元年朝廷新制定的《宗藩条例》,除秦王、瑞王、周王三藩,其余藩王绛等袭爵。如今八年过去,已经有好几个亲王薨逝,世子袭爵后降为了郡王爵。 就连秦王之位,因为朱存极、朱存木釜兄弟二人先后步了他们两个哥哥的后尘,英年早逝且无有子嗣,所以朱存梧将王位收回,封给了自己的嫡次子朱辅琰。若是按照现在的爵位来分封,不说这些已经降爵的藩王会不服,此外郡王的数量还是有些太多了,近百号人呢,倭奴国朝鲜几地还真不够给他们封的;可若是统一按照降爵分封,那些还没降爵的更加不服,当初说好的人死降爵,现在人还没死呢,就开始降低待遇了,这不是显得朝廷朝令夕改,说话不算数吗?反正怎么选择,都会有人不满意。还有,《宗藩条例》规定了,亲王嫡子封郡王,庶子封镇国将军,分封之议一出,那些没有资格分封的庶子也会闹起来。“陛下,不若每藩只分封一人,或为各藩亲王,或为嗣藩的郡王?”朱谊源犹豫道。所谓嗣藩郡王,其实就是亲王世子袭爵后按照降等的规矩降为了郡王,虽然等级上是郡王,但是王号没变。以唐藩为例,唐王朱聿键在泰武七年病逝,其世子朱琳源袭爵为唐郡王,虽然爵位降了,但是朱琳源仍旧是唐藩之主,主持着唐藩宗室的一应事务;朱琳源之后,其世子袭爵降为唐国公,到朱琳源孙子这一代就是唐侯,往后则是世袭罔替。“这倒是可以,不过,”朱存梧皱眉,“那涉及到的亲王和郡王的待遇,该如何处置,是该一视同仁?还是按如今的爵位级别来区别对待?”朱谊源的建议,人数是砍下来了,但是待遇差别的问题还没解决。“这……”朱谊源有些哑口无言,他也觉得这事不好办。这时,户部尚书朱存楠出列,想了一个折中的办法。“陛下可以下恩旨,此次特许已经降爵的藩王按照亲王待遇分封,此后仍然按照宗藩条例降等袭爵,每次袭爵也要削去超出规制的土地和人口。”朱存梧点点头,“这倒是个办法!”半天之后,朱存梧和这些重臣初步议定了分封涉及的人选。首先,皇帝的儿子们肯定要封,但不是现在,朱存梧瞄准了西洲和北洲,打算以后封给儿子们。其次,皇叔翼王、皇弟陈王和衢王,这三王也要分封的,朱存梧打算将他们封到朝鲜。然后就是前朝的藩王们。原本在崇祯初年,大明各地藩王有二十九位,崇祯年间有十几个被李自成和张献忠给屠戮了全族,唯二死里逃生的,只有福王之子朱由崧和赵王之子朱由棪,朱由崧先袭爵福王,后来被马士英拥立登基改元弘光,南京城破被建奴掳至北京,陈王朱存李光复北京后将其秘密处死了;至于朱由棪,泰武元年朱存梧允其袭爵赵王,可惜没过一年就病死了,赵藩就此无嗣除国;还有潞王德王沈王几个,因为降清被朱存梧废为庶人终生圈禁在凤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