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汇合!饥饿的“大刀”
随着石头带着队伍出现,原本相对安静的林地顿时热闹起来。¨狐/恋!蚊¢穴¨ ·耕_歆`最~哙~
三十名衣褴褛,形容枯槁,但眼神却异常悍悍的红二十八军战士,出现在众人面前。他们大多背着己经磨得发亮的大刀,少数人手里拿着各种样的老旧步枪,甚至还有几个人拿着削尖的木矛。他们的装备比红二十五军还要差得多,很多人连鞋子都不穿,赤着脚踩在冰冷的泥地上,脚上布满冻疮和伤口。
但是没有人嘲笑他们。从他们身上散发出的股百战余生,在绝境中挣扎求存的强悍气息,足以让任何人心生敬畏。特别是他们的的目光扫过红二十五军战士们相对“精良”(只是相对而言)的武器和装备时,那种混杂着羡慕,渴望,甚至带着一丝野性的光芒,让林夏都感到一阵莫名的心悸。
“连长!”
“大山哥!”
战士们看到王大山,纷纷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问情况。当得知眼前这个支队伍是红二十五军主力,并且愿意接纳他们一起行动时,所有人的脸上都爆发出难以抑制的激动和喜悦!
“太好了!终于找到大部队了!”
“我知道!红军是打不垮的!”
“跟随主力走,有盼头了!”
很饱经沧桑的汉子,甚至激动得流下了眼泪。他們被包围困在這個片大山里太久了,缺衣少食,时刻面临着死亡的威胁,几乎己经看不到希望。现在,主力部队的出现,就像黑暗中的灯塔,重新点燃了他们心中的火焰。?x-q^k-s¨w?.\c^o′m′
罗青山和林夏带来的几个红二十五军战士,也热情地迎了上去,和这些刚见面的“兄弟”打着招呼,分享着仅有的干粮和烟叶。虽然分属不同部队,号码不同,但在“红军”这个共同的名字下,他们之间仿佛有天然的亲近感。
林夏也拿出自己的那份干粮,递给了一个看起来年纪最小,瘦得像根麻杆似的“大刀连”小战士。那小战士看着黑乎乎的馍,眼睛都首了,接过去狼吞虎咽,差点。
“慢点吃,还有水。”林夏又递过自己的水壶。
小战士感激地看了他一眼,咕咚咕咚喝了几口水,才缓过劲来,咧嘴笑笑,露出一口不整齐的牙齿。
简单的食物,却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王大山部虽然人少,但战斗经验丰富,尤其擅长山地游击和近身搏杀,他们的加入,无疑将极大增强红二十五军的战斗力,特别是在接下来可能面临的复杂地形作战中。
然而,在最初的激动和喜悦过后,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摆在眼前——粮食。
红二十五军自己刚刚经历一场恶战和紧急转移,携带的粮食本不多,昨晚伏击辎重队缴获的粮食虽然不少,但要供应整个大部队,己经是捉襟见肘。现在突然增加了三十多张嗷嗷待哺的嘴,而且看大刀连战士们那饥肠辘辘的样子,显然己经饿了很久,粮食的缺口瞬间变得巨大起来。
“罗指导员,不瞒你说,”王大山看着自己手下那些眼睛巴巴望着红二十五军背包的战士们,脸上有些赧然,“我们......己经两天没正经吃过东西了,昨天摸掉那个据点弄到的粮食,还不够塞缝牙的。`我*得?书-城′ .已!发_布¨最/辛^璋^劫!如果不是饿得受不了,弟弟们也不会......”
罗青山眉头紧锁,他当然明白王大山的意思。饥饿,是比敌人更可怕的威胁。一支饿肚子的军队,是没有任何战斗力可言的。
“王连长,你放心!”罗青山斩钉截铁地说道,“我们都是一个人!有困难一起扛!粮食问题,我们会向团部汇报,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弟兄们饿肚子打仗!”
虽然说得豪迈,但林夏能看到罗青山眼底深处的忧虑。他知道,红二十五军自己的粮仓也快见底了。在这个深山老林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又面临着敌人的围追堵截,想要筹集粮食,谈什么容易?
两支队伍汇合后,没有过多停留。罗青山通过电台向吴政委汇报了情况和面临的困难,吴政委指示他们尽快与主力会合,粮食问题再统一想办法。
于是,这支扩充了“新鲜血液”的小分队,再次踏上了追赶大部队的征程。大刀连的战士们虽然饥饿疲惫,但找到了组织的兴奋感支撑着他们,一个个精神抖擞,紧紧跟随着队伍。
林夏注意到,林峰在和大刀连的人汇合后,表现得更加沉默了。他似乎有意无意地避开和那些同样来自鄂豫皖老根据地的战士们交流,只是默默地走在队伍前面,更加专注于警戒和探路。
这种刻意的疏离,让林夏心中的疑团更大了。他在害怕什么?或者说,他隐藏了什么?难道他的身份,或者说他持有的那枚刻着“夏”字的铜钱,一旦被这些来自“家乡”的老兵认出来,会引来麻烦?
在行军的途中,林夏也仔细观察着那些大刀连的战士们。他发现,除了王大山,似乎没有在其他人身上看到类似的“印记”。这让他稍微松了口气,至少说明这种标记可能不是普遍存在,而是与特定的人或事件相关。
队伍进得很快,雨也渐渐停了。傍晚时分,他们终于在一处隐蔽的山谷里,追上了等待他们的红二十五军主力部队。
吴政委亲自出来迎接,对王大山和他的部下表示热烈欢迎。两支在不同战场浴血奋战的红军队伍胜利会师,场面十分感人。很多来自鄂豫皖的老战士,在人群中找到了失散多年的同乡或战友,相拥而泣。
林夏站在人群外围,看着眼前这既激动人心又带着一丝悲壮的场面,心中感慨万千。这就是那个时代的革命者,在绝境中相互扶持,在暗中寻找光明。
然而,短暂的重逢喜悦很快被严峻的现实冲淡。
吴政委召集了所有以上干部紧急会议,商讨下一步的行动和迫在眉睫的粮食问题。
会议的气氛异常凝重。
侦察兵再次传回了坏消息:北上的道路同样不好走,敌人似乎己经察觉到了红军的意图,在几个重要的山口和隘口都加强了兵力部署。想要悄无声息地突破封锁线,几乎不可能。硬闯,则必然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而更要命的是粮食。全军携带的粮食,按照目前的消耗速度,最多只能再支撑三天!如果找不到补充,三天之后,不用敌人来打,部队自己就要垮了!
“必须想办法弄到粮食!”吴政委用力一拍桌子(其实只是一块相对平整的大石头),斩钉截铁地说,“即使是冒险,也要弄到粮食!否则,我们根本走不出这座大山!”
会议室(山洞)里一片沉默。所有人都知道问题的严重性,但在敌人的重重封锁下,去哪里搞粮食?
就在这时,王大山突然开口了。
“吴政委,罗指导员,”他黝黑的脸上露出一丝决绝,“我知道一个地方,有粮食!而且......可能还有我们急需的盐巴和药品!”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都聚焦在了王大山身上!
“什么地方?!”吴政委急切地问道。
那里......是青帮的重点据点!”
青帮?!
这个名字一出,在场的很多干部都皱起了眉头。青帮是当时势力极大的一个帮会组织,成分复杂,也是正亦邪,与军阀、地方豪强甚至国民党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去惹他们,无异于虎口拔牙!
“青帮的据点?”吴政委眉头紧锁,“有粮食吗?而且......你怎么会知道?”
王大山脸上露出一丝复杂的神色,他看了一眼不远处正在默默擦拭武器的林峰,然后一句话地说道:
而且......当年林淮副参谋长,就曾经在那里......留下了一些渊源。”
林淮!又是林淮!
林夏的心脏猛地漏跳了一拍!
柳林镇!青帮!林淮!这几个词组合在一起,似乎预示着一段不为人知的往事,也......隐藏着解开“印记”之谜的关键线索!
【第十五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