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时砂遗楼 > 第491章 再次查阅楚巫相关古籍

第491章 再次查阅楚巫相关古籍

省图书馆古籍部的木质百叶窗总也关不严实,清晨的阳光漏进来,在积灰的书架上投下细长的光斑。¢萝-拉^小\税? ·耕·辛-最¨哙`江浅踮脚抽出最高层那册蓝布封皮的《楚地巫祝考》时,指腹蹭过书脊上凹凸的烫金书名,扬起的尘埃在光柱里翻滚,呛得她忍不住偏过头咳嗽。

“姑娘又来查书?” 管理员老张头推着木梯从回廊尽头过来,樟木拐杖敲击青石板地的笃笃声惊飞了窗台上的麻雀。他把眼镜往鼻梁上推了推,镜片后的眼睛眯成两条缝,“上周借的《江陵楚简释文》还没还呢,那可是民国影印本,馆里就这么一套。”

江浅把刚取下的古籍小心翼翼地放在阅览桌上,蓝布封皮上的水渍像朵褪色的莲花。她翻开泛黄的纸页,一股混合着霉味与檀香的气息扑面而来 —— 这是古籍特有的味道,仿佛能嗅到两千年前楚地潮湿的雾气。“张老师,那本我续借了,里面记载的‘太一祭祀’仪式图很关键。” 她指着眼前书页上模糊的朱砂痕迹,“您看这处,是不是和马王堆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里的画法很像?”

老张头弯腰细看时,拐杖头在地面划出半道弧线。他枯瘦的手指轻轻拂过纸面,指尖的老茧蹭过那些虫蛀的小孔:“这是战国时期的‘镇厄符’,你看这朱砂勾勒的螺旋纹,像不像你们搞物理的讲的那个…… 什么场?”

“引力场旋涡。” 江浅立刻接话,心跳莫名加速。她掏出随身携带的放大镜,镜片下的螺旋纹突然变得清晰 —— 那些看似杂乱的曲线,竟与实验室模拟的时空裂缝稳定场有着惊人的相似。“张老师,您这儿有没有更完整的楚巫仪式记载?特别是关于‘定时空’的篇章。”

老张头直起身时,脊梁骨发出轻微的咔嗒声。¢微*趣/小!税¨网_ ·冕+废+跃¨渎¢他往铜壶里续了些热水,蒸汽在晨光里氤氲成一团白雾:“省档案馆上个月刚收了批民间捐赠的竹简,说是从荆州一座楚墓里流出来的,还没来得及整理。不过那些东西残缺得厉害,怕是帮不上忙。”

江浅的钢笔在笔记本上顿了顿,墨点在纸页上晕开一小团灰黑。她想起三天前周明远在实验室说的话 —— 纠缠矩阵的同步率始终差最后 0.3%,就像隔着层看不见的薄膜。或许楚巫那些看似荒诞的仪式里,藏着现代物理尚未触及的盲区。“我能去看看那些竹简吗?哪怕只有碎片也行。”

档案馆的地下室比图书馆冷得多,江浅裹紧风衣还是觉得寒气往骨头缝里钻。管理员小李戴着白手套,正用软毛刷清理一堆断裂的竹简,竹片上的漆书已经褪色成淡棕色,像干涸的血迹。“江博士,您要的这批就在这儿。” 小李指着墙角的塑料箱,“一共三百七十二片,能拼出完整句子的不到五十片。”

江浅蹲在箱子旁,指尖悬在竹简上方不敢触碰。最上面那片竹片刻着 “时空如缟” 四个字,笔锋遒劲,墨色深沉,显然出自高手之手。她突然注意到竹片边缘有处烧灼的痕迹,呈不规则的圆形,像是被某种高温物体烫过。“这些竹简有没有经过碳十四检测?” 她抬头问小李,声音因为激动有些发颤。

“测过,距今两千二百一十三年。” 小李递来份检测报告,纸张边缘卷得像波浪,“奇怪的是第三十七片,碳十四显示的年代比其他晚了三十年,像是后来补上去的。” 江浅立刻找到那片竹简,上面刻着 “以血为引,缠以赤丝”,旁边还画着个扭曲的符号,像条首尾相接的蛇。

她掏出手机拍下符号,发给正在实验室的小林:“查这个符号,比对所有楚巫相关的图腾,尤其是与天文相关的。¢看?书¨屋* ^最!辛,璋′结¨庚/鑫,快,” 发送键按下的瞬间,指尖触到竹简上的刻痕,突然想起上周在博物馆看到的楚式青铜鼎,鼎耳上的蟠螭纹竟与这符号有着微妙的呼应。

“江姐,您什么时候回实验室?” 小林的视频电话突然打了进来,屏幕里的他顶着乱糟糟的头发,身后的主控台闪烁着绿色的数据流,“周工刚才调试引力场发生器,发现磁场分布和楚简上的仪式图有 67% 的重合度。”

江浅把手机架在竹简堆上,镜头对准那片刻有符号的竹片:“你看这个,像不像我们模拟的奇点约束场?楚巫说‘以血为引’,会不会是指某种能量注入方式?” 她的手指在屏幕上划出符号的轮廓,“把这个图案输入模型,看看能不能优化同步率。”

小李在一旁突然插话:“这些竹简刚送来时,里面裹着块红绸子,上面绣着北斗七星。可惜绸子烂得厉害,只能看出个大概形状。” 江浅猛地抬头,北斗七星的排列 —— 那不正是纠缠矩阵的最优拓扑结构吗?她抓起外套就往门口跑,风衣下摆扫过地上的竹片,发出清脆的碰撞声。

档案馆门口的梧桐树叶正落得满地金黄,江浅踩着碎叶冲向停车场时,手机在口袋里震动起来。是老张头打来的,老人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姑娘,我在《荆楚岁时记》里找到句话 ——‘七月七日,设北斗坛,以赤丝缠星象,祈时空不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江浅发动汽车的瞬间,看见后视镜里的档案馆越来越小。她握紧方向盘的手微微出汗,突然觉得那些沉睡了两千年的文字,正在晨光里缓缓苏醒,像无数双眼睛,注视着她驶向破解时空裂缝的新可能。车载电台里传来天气预报的声音,而她满脑子都是竹简上的符号与实验室数据流的重叠画面 —— 或许答案,就藏在古老智慧与现代科技的交汇处。

接下来的几天,江浅几乎泡在了古籍堆里。省图书馆的古籍部成了她的第二个实验室,每天清晨准时出现,直到闭馆时才恋恋不舍地离开。她把那些残缺的竹简、泛黄的纸页当成新的实验数据,逐字逐句地研读,试图从中找到更多与时空裂缝相关的线索。

这天下午,她正在翻阅一本唐代的《楚巫考异》,突然被书中一段记载吸引住了。“楚地有巫,能以龟甲占卜时空之变,其法为:取龟甲,灼以明火,观其裂纹,可知时空之安危。” 江浅的眼睛亮了起来,龟甲的裂纹,不就像时空裂缝的形态吗?她立刻拿出手机,拍下这段文字,发给小林:“看看能不能根据龟甲裂纹的规律,优化我们的裂缝预测模型。”

没过多久,小林就回复了:“江姐,太神奇了!根据这段记载,我们调整了预测算法,准确率提高了 15%!” 江浅的心里一阵激动,她知道,自己的方向是对的。

老张头端着一杯热茶走了过来,放在江浅面前的桌子上。“姑娘,看你这几天没日没夜地查,是不是有什么重大发现啊?” 他笑着问。江浅抬起头,脸上露出疲惫却兴奋的笑容:“张老师,这些古籍里的记载,可能真的能帮我们解决时空裂缝的问题。您看这段关于龟甲占卜的记载,和我们的预测模型竟然有相通之处。”

老张头凑近看了看,点了点头:“楚巫的智慧不容小觑啊。他们虽然没有现代的科学理论,但通过长期的观察和实践,总结出了很多有用的经验。我这儿还有一本《楚巫秘录》,里面记载了很多奇特的仪式,你要不要看看?”

江浅连忙点头:“要,当然要!” 老张头转身走进库房,过了好一会儿,抱着一本厚厚的线装书走了出来。这本书的封面已经残破不堪,上面的字迹模糊不清,但江浅还是能感受到它的厚重。

她小心翼翼地翻开《楚巫秘录》,里面的文字是用一种古老的篆体书写的,很难辨认。江浅耐着性子,一个字一个字地解读,时不时地查阅字典。当她看到其中一段关于 “时空修复仪式” 的记载时,眼睛瞪得大大的。

“时空破损,可聚天地之灵气,引日月之精华,以玉为器,以符为引,举行修复之仪。” 江浅的心跳得飞快,这段记载虽然充满了神秘色彩,但其中提到的 “聚天地之灵气”“引日月之精华”,或许可以理解为收集和引导能量。而 “以玉为器”,玉是一种良好的能量导体,这可能与他们使用的某些设备原理相似。

她立刻把这段记载拍下来发给周明远:“周工,你看看这段,能不能给我们的能量收集装置提供一些灵感?” 周明远很快回复:“江姐,这段记载太有价值了!我马上组织团队研究,看看能不能对设备进行改进。”

江浅合上书,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她感觉自己离解决时空裂缝危机又近了一步。虽然查阅古籍的过程很辛苦,常常要面对残缺的文字和晦涩的语句,但每一次发现都让她充满了动力。她相信,只要坚持下去,一定能从楚巫的遗产中找到关键线索,为人类解决时空裂缝危机带来希望。

夕阳透过图书馆的窗户,洒在江浅的身上,给她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芒。她收拾好东西,准备离开图书馆,明天她还要继续在这里探寻,继续在古老的文献中寻找破解时空难题的钥匙。她知道,前路还很漫长,但她充满了信心。

喜欢时砂遗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