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秋拱了拱手:“如今的南陈,世家大族掌控太多权柄,攫取太多利益。/x^g_g~k.s~.~c¢o′m?”
“据顾某所知,陈叔宝早已对这些门阀心怀不满。”“可又因为依仗他们来稳固江山,不得不隐忍纵容。”“若在下能当陈叔宝的一把刀,削减豪门乡绅之势力,他必然乐得其成。”“而向陈叔宝提议此事的尊上,也必定更受荣宠。”“此为好处之一。”祝玉妍低头沉思半响,微微点头:“有理。”“但……”“若你去做,需先与我丽华切割,否则那些门阀世家必定将矛头指向我和丽华。”“还有,成为皇帝的一把刀,可是会成为众矢之的,你不怕死吗?”怕啊……死谁不怕?只是顾秋想过了,即便去江汉赈灾会得罪豪门世家,地方官僚。可有陈叔宝在背后撑着,那些门阀不至于马上就对自己动手。朝堂上,陈叔宝不点头,就没人能杀自己。如果是暗杀的话……除非矛盾达到不可调和的程度,否则那些门阀不会采取这种极端手段。区区一个江汉,还不至于到那种程度。至于地方乡绅这些小虾米,以顾秋现在的实力足以应对。他轻叹一声,大义凛然道:“为了阴癸派的大业,顾某愿意牺牲!”“呵……”祝玉妍嗤笑一声:“说得冠冕堂皇,实则是想急着立功,成为阴癸派正式弟子吧?”你说的太对了!顾秋讪笑一声:“祝姑娘真是冰雪聪明,秀外慧中。/r+u\w!e+n¢.·n+e,t′”“好了。”祝玉妍挥了挥手:“说说第二桩好处。”顾秋继续道:“把江汉作为阴癸派的基本盘!”“哦?”“基本盘?”听到这个新鲜名词,祝玉妍顿时来了兴致:“详细说说。”“阴癸派欲要取南陈而代之,必然要拉拢世家门阀,掌控朝堂权柄。”“可祝姑娘别忘了,天下的世家门阀,都是见风使舵,为自身利益可出卖一切之辈。”“这南陈之外,还有一个大隋虎视眈眈呢!”“一旦隋国大举入侵,这些世家门阀会如何?”祝玉妍低头想了想:“投靠新主,换取利益。”“没错!”“他们垄断资源,手握重兵,一旦倒向大隋,仓促之间,南陈拿什么抵挡?”“故而,要想在这乱世中站稳脚跟,坐稳江山,就必须有属于阴癸派的钱粮、矿产资源等等。”“要有一片不受世家控制地盘,隶属于阴癸派的军队!”“这,便是我说的基本盘!”祝玉妍愣了愣,随即恍然大悟:“你是想借此机会,铲除江汉一带的门阀势力。,3/3.k?a¨n~s_h,u¨.\c`o-m_”“而后安插自己人,将其变成阴癸派的地盘?”“正是!”祝玉妍沉思片刻,道:“此事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难如登天。平民百姓根基太浅,发展起来太过缓慢。”“依我看,不妨将目光投向寒门子弟以及势力薄弱的士绅。”“一边清除那些大门阀的势力,一边拉拢他们,作为阴癸派的根基”“如此行事,或许还容易些。”“好了,说说第三件好处吧。”顾秋:“若顾某成了陈叔宝的利刃,便可借这便利,为阴癸派除去朝堂上的诸多敌手。” “哈哈哈哈哈……”祝玉妍大笑:“名义为陈叔宝的刀子,实则为阴癸派的刀。”“而那陈叔宝则是做了个挡刀人…….”“有趣,有趣。”她抬起美眸,看了过来:“顾秋,你不该当个武者,而是入朝堂为官。”“好吧,此事就这么定了。”“我会进宫与丽华说,让她在陈叔宝面前进言。”说着,她站起身来,走到顾秋面前,自顾撸起他的袖子,伸出纤纤玉手,搭在脉门之上。“圆满了?”这小子非但修炼大阴阳真经和墨守诀十分迅速。我传他的敛气诀也这么快?他到底是个资质平庸之辈,还是天赋奇佳之人?心中嘀咕几句,祝玉妍松开他的手腕,低声道:“顾秋,虽说我没有资格收你入门。”“但师父接到信后,应当会同意让你加入阴癸派。”“我想提前收你为记名弟子,你可愿意?”“师父在上,请受弟子一拜!”还不等顾秋跪下去,一团柔和真气便托住了他。“只是记名而已,不必行此大礼。”“待师父回信之后,你再正式拜师吧。”“既为我祝玉妍的弟子,为师自然不能亏待于你。”“为师这里有一门自创炼气心法,现在给你也不算违背门规。”“你听好。”“气海生双仪,灵台照太虚,坎离交泰处,水火化真炁…….”片刻后,待顾秋记下全部口诀时,耳畔传来系统提示之音。【检测到功法《大阴阳真经》第二重,是否修行?】这是大阴阳真经?她为何要说是她自创的?顾秋隐隐觉得,这里面一定有什么猫腻。可猫腻大概不在功法之上,而是另有缘由。至于是什么,他就猜不透了……想了想,顾秋还是拒绝修行《大阴阳真经》,等有机会找个明白人问问。确定这功法无害之后,再去修行吧。反正大阴阳真经也没多大作用,就是调和体内阴阳二气而已。“多谢师父赐予功法,弟子必定刻苦修行,不敢有半点倦怠。”祝玉妍笑了笑:“倒也不用急着修炼。”“来,我们再议议细节。”…….两人这一商议,便是一天一夜。直到次日傍晚,夕阳的余晖洒在国师府的屋顶上,顾秋才告辞离开,返回自家小院。他径直走进书房,提笔蘸墨,笔走龙蛇,绘制出一副图样,又将从国师府带回来的银票一并取出,交给尚未离去的冷晖和陆彧。“你们二人即刻带着银票和图纸前往江汉,寻觅那些手艺精湛之人,秘密打造十万辆出来。”冷晖看着图纸,一脸茫然,挠了挠头问道:“头,这是个啥物件啊?”“梳篦式捕蝗车。”“那它有啥用处?”陆彧也忍不住问道。“捉蝗虫。”在这个时代,每逢蝗灾,百姓们只能靠人力捕捉,或是圈养鸡鸭鹅捕食蝗虫。一天下来,收获寥寥。可这梳篦式捕蝗车却大不相同,这可是清朝时期的捕蝗利器,一天便能捕虫数万!要知道,蝗虫也是能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