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像是一块沉重的石头,压在根据地每个人的心头。+顽¨夲`鰰¢栈? .芜?错.内~容/电台如同一个沉默的伙伴,除了偶尔检测时的滋滋电流声,再无其他动静。日子一天天过去,山里的季节悄然更替,那份关于主力部队的担忧,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愈发沉重。兵工厂的生产仍在继续,炉火不熄,锤声叮当,这是他们能做的唯一能确定的事情。新加入的战士们在老兵的带领下,刻苦训练,他们的脸庞稚嫩,眼神却因经历过生死而多了几分坚毅。赵参谋的伤势恢复得不错,己经能拄着拐杖在溶洞里走动,他开始梳理缴获的敌特文件,分析其中的价值。陆沉则大部分时间都泡在兵工厂里,指导生产,改进工艺,同时也在脑中消化系统提供的各种技术信息,思考如何才能将这些技术更好地融入这个时代。
就在这种煎熬的等待中,意外发生了。
那是一个黄昏,负责外围警戒的少年兵突然发回警报,发现一支身份不明的武装队伍正 谨慎地 摸向溶洞方向。根据地的战士们立刻进入戒备状态,武器上膛,隐藏在各个掩体后。陆沉和赵参谋立刻赶到前沿,通过望远镜观察。那支队伍人数不多,衣衫褴褛,武器驳杂,但行动间透着一股老练,尤其他们的领队,身板硬朗,眼神锐利,不像土匪,更像是……红军的游击队?
心头猛地一跳。难道,是电报起作用了?还是其他什么原因?
陆沉立刻下令:“没有我的命令,不许开火!注意辨别身份!”
随着距离拉近,那支队伍的领队举起了手,用带着浓重口音的通用语喊话:“前面的同志,我们是红军独立游击大队的!请问是哪个部队的同志在此活动?”
是红军!
压抑了许久的激动瞬间涌上心头。+咸~鱼\墈¢书·王. ~首_发?陆沉强迫自己冷静下来,高声回应:“我们是红星根据地的同志!请表明身份和番号!”
对方显然对“红星根据地”这个名字感到陌生和困惑,但听到“同志”二字,警惕性稍减。领队再次喊话,报上了他们的番号和自己的名字——李铁山,独立游击大队政委。
确认身份后,陆沉让战士们放下枪,但仍保持警惕。他带着赵参谋和几名骨干上前迎接。
李铁山政委打量着眼前这支队伍:训练有素的少年兵,精悍的老兵,还有那个看起来年轻得有些过分的领头人。更让他惊讶的是,他们使用的武器,虽然是老套筒和汉阳造居多,但精神面貌却异常饱满。
“红星根据地?”李铁山政委走上前,眼神锐利地扫过陆沉,“我怎么没听说过有这么个根据地?你们是什么时候成立的?在这里做什么?”
他的语气里带着明显的怀疑。这片山区是敌我拉锯的边缘地带,环境恶劣,怎么会突然冒出一个根据地,还拥有这样一支队伍?
陆沉知道,这是信任的第一道难关。¢墈_书\屋* ·追`蕞,歆,章_結¨他不能暴露系统,只能含糊其辞:“李政委,情况有些复杂。我们是近期才在这里扎下根的。原本是一些失散的同志和当地的群众,意外获得了一些……特殊的技术,所以在这里建立了一个小型兵工厂,希望能为红军生产武器弹药。”
“特殊技术?兵工厂?”李政委的眉头皱得更紧了,怀疑更甚。这听起来太像国民党特务的把戏了。特殊技术?难道是他们掌握了什么新式武器?
“是的,李政委。”赵参谋拄着拐杖上前,补充道,“我们前几天还歼灭了一支敌军特务小队,缴获了电台和密码本,还得到了一份非常重要的情报,关于主力部队的……”
“情报?”李政委的眼神终于有了一丝变化,但依然谨慎。“什么情报?”
陆沉将关于主力部队被围困的大概情况简略说了一遍。李政委的脸色顿时凝重起来,主力部队的近况他们也略有耳闻,但如此具体的被围困信息还是第一次听到。
“这情报太重要了。”李政委喃喃道,随即又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盯着陆沉:“你说你们有兵工厂?还有什么特殊技术?能在这种地方生产武器?我需要亲自看看。”
系统提示音恰在这时响起:【主线任务:获得红军组织的信任与支持。奖励:生产线模块(基础)、人才召唤卡(基础)。】
陆沉心中一喜,知道机会来了。他没有丝毫犹豫:“没问题,李政委。请随我们进溶洞参观。”
他知道,口头解释再多,也比不上事实摆在眼前。
进入溶洞,李政委和他的几名随行人员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虽然简陋,但看得出这里的组织和运作。尤其是在看到那几个简易的高炉和忙碌的工人(其实是经过培训的战士和少年兵)时,他们的眼神里充满了难以置信。
陆沉带着他们来到武器展示区,那里摆放着几支“红星一号”手枪、改进型手榴弹和地雷。
“李政委,这是我们生产的手枪,‘红星一号’。”陆沉拿起一支手枪,“这是我们改进的手榴弹和地雷。”
李政委拿起手枪,沉甸甸的,触感冰凉,做工虽然不精细,但看起来很结实。他好奇地问道:“这枪有什么特殊之处?”
“射程更远,精度更高,而且制造工艺相对简单。”陆沉解释道。
随后,在溶洞外的一处隐蔽地点,陆沉为他们进行了武器演示。
“红星一号”手枪在陆沉手中,连续命中几十米外的目标,弹道平首,威力惊人。这让李政委和他的战士们倒吸一口凉气。他们用的驳壳枪,这个距离能打中目标就不错了,更别说精度。
接着是手榴弹。一枚手榴弹扔出去,爆炸范围和威力远超他们平时使用的土制或缴获的手榴弹。
最后是地雷。陆沉简单介绍了地雷的原理和布设方法,并引爆了一颗,地动山摇的威力让所有人都变了脸色。
“这……这真是你们自己造的?”李政委的声音有些颤抖,眼神中充满了震撼。他戎马半生,从未见过如此简陋的条件下,能生产出如此高效的武器。
陆沉点头:“是的,李政委。我们掌握了一些特殊的炼钢和制造技术。”他再次避开了系统这个核心秘密。
李政委久久不语,他看着那些武器,又看看陆沉,眼神复杂。武器的威力是实打实的,这支队伍的精神面貌也很好,他们提供的关于主力部队的情报也与他了解的零星信息对得上。但这个“特殊技术”的来历,以及这个突然冒出来的根据地,依然让他心存疑虑。
“陆同志,”李政委终于开口,“这些武器确实厉害,情报也很重要。但是……我还需要向组织汇报,并且需要进一步的验证。”他顿了顿,“在组织没有完全了解清楚之前,你们的存在……暂时还是不要对外公开为好。”
陆沉理解他的谨慎,也知道信任不是一蹴而就的。他点头表示同意。
“我们会留下一部分战士在附近活动,与你们保持联系。”李政委说,“如果有什么突发情况,我们可以相互支援。”
这是初步的接纳,但远不是完全的信任。陆沉知道,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他必须证明自己和这个“红星根据地”对红军的忠诚和无可替代的价值。而这个证明的机会,也许很快就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