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1934湘江:系统狂造军火 > 第30章 技术跃升,新型迫击炮

第30章 技术跃升,新型迫击炮

兵工厂的生产能力初步恢复后,陆沉立刻将工作的重心转移到了技术升级和新武器的研发上。¨0~0-晓¢说,惘- !已?发+布`罪\鑫.彰,劫^保卫战的胜利,固然有战士们英勇无畏的因素,但也暴露了兵工厂在武器装备上的诸多不足。特别是缺乏有效的曲射支援火力,使得他们在防御作战中非常被动,只能依靠手榴弹和少量缴获的掷弹筒进行火力压制。

“我们必须拥有自己的‘炮’!”这是陆沉在战后总结会上反复强调的一点。

红军部队普遍缺乏重火力,迫击炮这种结构相对简单、机动灵活、又能提供有效曲射火力的武器,无疑是眼下最现实的选择。

他将目光投向了系统奖励的【中级生产线模块】和【稀有材料配方:硝化棉稳定技术】。前者可以用来构建新的生产设备,后者则为制造更优质的炮弹提供了可能。

“系统,我想研发一种新型迫击炮,目前有什么可以利用的技术或者图纸吗?”陆沉在心中问道。

【叮!检测到宿主需求,可解锁【火炮基础科技(迫击炮分支)】,需要消耗系统点数800点。解锁后可获得60毫米轻型迫击炮基础设计原理、炮管材料选型与加工工艺、炮弹结构与引信设计等相关知识。】

800点!陆沉看了一下自己剩余的系统点数,保卫战奖励500点,完成“浴火重生”任务奖励300点,正好够。

“解锁!”陆沉毫不犹豫。他深知,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尤其是在这个年代,一点点技术上的领先,都可能在战场上转化为巨大的优势。

随着点数扣除,一股庞大的信息流涌入陆沉的脑海。关于迫击炮的各种参数、设计图纸、材料配比、加工工艺,清晰地呈现在他面前。他仿佛瞬间变成了一位经验丰富的火炮设计师。

这种新解锁的60毫米迫击炮,相比目前红军部队少量装备的老旧型号,在射程、精度和威力上都有显著提升,而且结构设计更加合理,对材料和工艺的要求也在兵工厂现有能力的承受范围之内。/天¨禧`暁+说

“太好了!”陆沉兴奋地一拍大腿。

接下来,他立刻召集了老杨头和几名核心技术骨干,将迫击炮的研发任务布置下去。

“老杨,炮管是关键。我们缴获的日军炮弹里,有一些炮钢的性能不错,看看能不能利用起来。另外,我这里有一份新的合金材料配方,你组织人手,尽快试验一下,看看能不能冶炼出符合要求的炮管钢材。”陆沉将系统提供的【稀有材料配方】中关于炮管特种钢的部分信息,以“从一本苏联技术手册上看到的”为借口,整理出来交给了老杨头。

这个【稀有材料配方】不仅包含了硝化棉稳定技术,还附带了几种特种合金的简易冶炼方法,其中一种就是适用于制造炮管的高强度合金钢。

老杨头接过那几张写满了化学符号和冶炼步骤的纸,虽然看得一知半解,但对陆沉却深信不疑。这位年轻的厂长,总能拿出一些让人惊喜的东西。

“陆厂长放心,我这就带人去琢磨!”

炮管的材料和加工是最大的难点。兵工厂现有的设备,只能勉强加工一些精度要求不高的部件。要制造出合格的迫击炮炮管,还需要对现有的车床、镗床进行改造和升级。

这时,【中级生产线模块】再次派上了用场。陆沉将其投入到炮管加工设备的改造中,利用系统点数进行辅助,很快就将一台老旧的苏式镗床升级为具备加工简易炮管能力的“特种镗床”。虽然比不上后世的专业设备,但加工60毫米迫击炮的炮管,己经勉强够用。

炮弹的设计则相对容易一些。有了稳定的硝化棉作为发射药和主装药,炮弹的威力和射程都能得到保证。引信是另一个难点,陆沉决定先采用结构相对简单的碰炸引信,确保可靠性。

为了区别于之前试制的那些“独角龙”土迫击炮,也为了和“红星一号”手枪形成系列,陆沉将这款即将诞生的新型迫击炮命名为“红星二号”60毫米轻型迫击炮。·8*1*y.u.e`s+h~u¢.\c?o,m-

整个兵工厂再次掀起了技术攻关的热潮。冶金组在老杨头的带领下,日夜不停地尝试冶炼新型合金钢;机械加工组则在陆沉的亲自指导下,小心翼翼地加工着第一根炮管;弹药组也在紧张地研制新型炮弹和引信。

就在研发工作如火如荼进行的时候,系统提示再次响起:

【叮!触发支线任务:利刃出鞘!】

【任务描述:红军急需有效的火力支援。请宿主成功制造出至少三门“红星二号”60毫米轻型迫击炮,并完成实弹射击测试,检验其性能。】

【任务奖励:系统点数500点,【火炮生产线模块(初级)】x1。】

【火炮生产线模块(初级):可用于构建一条简易的迫击炮生产线,提升迫击炮的生产效率和标准化程度。】

这个奖励太及时了!如果能获得一条迫击炮生产线,哪怕是初级的,也能大大缓解目前纯手工打造的窘境,为后续的量产打下基础。

制造炮管的过程充满了艰辛。由于缺乏经验和高精度设备,第一根炮管在镗孔过程中就因为操作失误而报废了。

“可惜了这么好的钢材!”老杨头心疼地看着那根废弃的炮管。

“老杨,别灰心,失败是成功之母嘛。”陆沉安慰道,“找出问题,下一根一定会成功。”他知道,技术积累不可能一蹴而就,每一次失败都是宝贵的经验。

他们仔细分析了失败的原因,改进了加工工艺和刀具,第二根炮管的加工过程顺利了很多。当一根闪烁着金属光泽、内膛光滑的炮管终于从镗床上下来时,在场的所有人都欢呼起来。

紧接着是底座和支架的制造。这些部件对精度的要求相对较低,兵工厂的钳工和锻工们很快就按照图纸打造了出来。

炮弹的研制也取得了突破。利用新型硝化棉炸药,弹体设计更加紧凑,装药量也得到了优化。引信部分,在反复试验后,也成功制造出了一批性能相对可靠的碰炸引信。

半个月后,第一门崭新的“红星二号”60毫米轻型迫击炮终于组装完成。它通体黝黑,炮管昂扬,底座稳固,散发着一股冰冷的杀气。

“成功了!我们终于有自己的炮了!”李铁锤兴奋地抚摸着冰凉的炮身,就像抚摸着自己的孩子。

战士们闻讯纷纷围拢过来,看着这门崭新的“大杀器”,眼中充满了好奇和渴望。

“陆厂长,赶紧拉出去试试炮!”罗勇也迫不及待地说道。

“好!今天就让大家开开眼!”陆沉也难掩激动的心情。

兵工厂后山有一片开阔的试验场。第一门“红星二号”迫击炮被小心翼翼地架设起来,炮口指向远处山坡上的一个预设靶标。

一名经过简单培训的炮手,按照陆沉教授的口令,调整好射击诸元,然后将一枚同样崭新的“红星二号”杀伤榴弹,从炮口缓缓放入。

“咚!”炮弹滑入炮膛,发出一声闷响。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紧张地注视着。

“放!”炮手猛地拉动击发绳。

“嘭!”

一声沉闷而有力的炮弹出膛声响起,炮口喷出一团白烟,炮弹带着尖啸声,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飞向远处的靶标。

所有人的目光都紧紧跟随着那颗炮弹。

几秒钟后。

“轰!!!”

一声巨响在远处的山坡上炸开,靶标附近腾起一团夹杂着泥土和碎石的烟柱,爆炸声在山谷间回荡。

“打中了!打中了!”瞭望哨上的战士兴奋地挥舞着旗帜。

“好!好炮啊!”

“这威力,比小鬼子的掷弹筒强太多了!”

战士们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声,许多人激动得跳了起来。

陆沉拿起望远镜,仔细观察着弹着点。虽然没有首接命中靶心,但也相差不远。对于第一次试射来说,这个精度己经相当不错了。更重要的是,爆炸的威力明显超过了日军的50毫米掷弹筒榴弹。

“再来一发!测试最大射程!”陆沉下令。

炮手迅速调整炮口仰角,装填第二发炮弹。

“嘭!”

炮弹再次呼啸而出,飞向更远的地方。

经过几次试射,初步测定“红星二号”迫击炮的有效射程可以达到1500米以上,最大射程接近2000米,这己经超过了日军普遍装备的九二式步兵炮的有效射程(对曲射目标)。

“成功了!我们成功了!”老杨头激动得老泪纵横。为了这门炮,他和工人们付出了太多的心血。

陆沉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有了“红星二号”迫击炮,兵工厂的火力将得到质的提升,红军部队在未来的战斗中,也将拥有更加可靠的火力支援。

很快,第二门、第三门“红星二号”迫击炮也相继制造完成,并通过了实弹测试。

【叮!恭喜宿主完成支线任务:利刃出鞘!】

【任务奖励:系统点数500点,【火炮生产线模块(初级)】x1己发放至系统仓库。】

陆沉立刻查看了这个【火炮生产线模块(初级)】。

【火炮生产线模块(初级):可用于构建一条简易的60毫米迫击炮生产线,包含炮管粗加工、精加工、炮架制造、炮弹弹体冲压等关键工序的半自动化设备。预计月产量可达10-15门,炮弹500-800发(视原材料供应和工人熟练度而定)。】

虽然只是初级生产线,但月产十几门炮,数百发炮弹,对于目前的红星兵工厂来说,己经是巨大的飞跃了!

“老杨,我们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陆沉拍了拍老杨头的肩膀,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有了这条生产线,红星兵工厂将真正成为一把能够为红军提供持续火力支援的“利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