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1934湘江:系统狂造军火 > 第71章 机器轰鸣,工业的交响

第71章 机器轰鸣,工业的交响

钢材的成功冶炼,极大地鼓舞了根据地军民的士气。/二^8,墈?书.惘¢ \追,最.歆¢章?踕?陆沉深知,这仅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要想将这些优质钢材转化为真正的战斗力,转化为能够改变战场格局的武器装备,他们还缺少最关键的一环——精密加工能力。

“同志们,我们现在有了铁,也有了钢。但是,我们如何把这些钢材,变成我们需要的枪管、炮闩、机器零件?”在一次根据地领导层和兵工厂核心骨干的联席会议上,陆沉开门见山地提出了这个问题。

会议室内的气氛有些凝重。一位负责后勤的领导同志叹了口气:“是啊,陆顾问。我们现在能造大刀长矛,能修修补补,但要说造枪,特别是造出跟敌人一样的连发步枪,甚至是机枪,那可就……”他摇了摇头,没再说下去,但意思不言而喻。

老铁叔也说道:“陆顾问,造枪的那些精细零件,光靠咱们现在的手艺,一锤子一锤子敲,怕是十年也弄不出一支合格的。就算弄出来了,也不能保证每一支都一样。”

“老铁叔说到了点子上。”陆沉接过话头,“现代化的武器,要求零部件具有高度的标准化和互换性。这就需要我们有能够进行精密加工的机器,而这些机器的‘母亲’,就是车床。”

“车床?”众人面面相觑,这个名词对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来说,还非常陌生。

陆沉早有准备,他拿出一叠自己手绘的简易车床原理图,分发给众人。“简单来说,车床就是一种能够让工件旋转,然后用刀具对其进行切削加工的机器。它可以用来加工轴、套、螺纹等各种回转体零件,精度远非手工能比。/艘_艘_小^说¢惘′ *追?最^辛,章·劫.”

看着图纸上那些复杂的结构,众人虽然不完全明白,但也感受到了这种机器的强大。

“陆顾问,这车床,我们能造出来吗?”一位年轻的领导有些激动地问。

“能!”陆沉语气坚定,“但难度极大。”他指着图纸上的几个关键部位,“首先是床身,它需要高强度的铸铁,并且要有足够的刚性,以保证加工精度。其次是导轨,这是刀架移动的基准,需要研磨,保证其平首度和光滑度。还有主轴、尾座、刀架,以及最复杂的变速箱和进给箱,里面有大量的齿轮……”

每一个名词,都像一座大山,压在众人心头。这些东西,听都没听过,更别说制造了。

陆沉深吸一口气:“我知道这很难,但我们没有退路。没有机床,我们的兵工生产就永远停留在手工作坊的水平,永远无法满足前线的需求。”

会议最终决定,集中根据地最优秀的人力物力,攻克车床制造难关。陆沉再次成为了这个项目的总负责人。

散会后,陆沉立刻召集了老铁叔、王大锤、李二锤,以及兵工厂所有能称得上“技术骨干”的人,围着那张【简易皮带车床图纸】——这是系统科技树中【动力机械】分支下,在他完成转炉炼钢后解锁的新图纸——开始逐个分解制造难点。

这张图纸上的车床结构相对原始,采用皮带传动,很多部件都做了简化,但即便是这样,对于一穷二白的根据地来说,依然是个巨大的挑战。

“这床身,可以用我们高炉的铁水来铸造,只是这么大的铸件,还要保证内部没有大的缺陷,不容易。!咸-鱼?看+书` `最!鑫,漳\結^庚!歆¨哙_”老铁叔摸着下巴,眉头紧锁。

王大锤则盯着图纸上的齿轮:“这些带牙的轮子,以前只在钟表上见过小的,这么大的,怎么弄出来?一个个锉吗?”

李二锤则对导轨的“研磨”犯了难:“陆顾问,这研磨是啥意思?要磨得多平多光才算好?”

一个个问题抛出来,陆沉都耐心地一一解答。他知道,这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是建立一套工业思维模式的过程。

在所有难题中,动力源是首先需要解决的。图纸上标明的是皮带传动,意味着需要一个持续稳定的动力源来带动车床主轴旋转。根据地目前只有人力、畜力,电力更是天方夜谭。

“我们先造一台蒸汽机!”陆沉做出了决定。电力暂时指望不上,但蒸汽机,凭借现有的材料和系统提供的【小型往复式蒸汽机图纸】,并非遥不可及。

蒸汽机,这个在工业革命中扮演了核心角色的庞然大物,如今要在陕北的黄土地上诞生它的微缩版,所有人都感到既兴奋又忐忑。

图纸摊开,汽缸、活塞、连杆、曲轴、飞轮、锅炉……一个个部件展现在众人面前。最大的难题,无疑是汽缸的镗削和活塞的精密配合。汽缸内壁必须光滑、圆整,活塞与汽缸之间的间隙要恰到好处,既要保证气密性,又要能顺畅滑动。

“这汽缸,内壁要像镜子一样光,还要一般粗细,难啊!”老铁叔看着图纸上的公差要求,连连摇头。

陆沉再次发挥了他的“图纸搬运工”和“简易方案设计师”的特长。他设计了一种简易的镗杆:一根粗大的铁棒,一端固定可更换的刀具,另一端通过某种方式使其旋转。他甚至设想,可以利用水车或者几头骡子拉磨盘来提供初始的旋转动力,用最原始的办法,一点点“磨”出汽缸的内孔。

说干就干。兵工厂的铁匠们在高炉旁挥汗如雨,铸造出汽缸毛坯。木匠们则开始搭建简易的镗削装置。陆沉亲自带着李二锤等手巧的工人,反复调试刀具的角度和进给量。

“滋啦……滋啦……”镗杆在骡子的带动下缓缓旋转,刀具在汽缸内壁刮擦,发出刺耳的声响。进度极其缓慢,而且由于装置简陋,同心度很难保证。

失败,调整,再失败,再调整。陆沉几乎吃住都在车间里。他不断回忆着后世机械加工的种种技巧,结合眼前的简陋条件,提出一个个改进方案。

就在众人快要失去信心的时候,陆沉脑中灵光一闪。他利用杠杆原理和重锤,设计了一个简易的自动进刀装置,虽然粗糙,但比纯手动控制要稳定得多。他又让工人们用细砂配合油脂,对镗削后的汽缸内壁进行最后的研磨。

终于,在耗费了数个汽缸毛坯和无数汗水之后,第一个勉强合格的汽缸诞生了!当陆沉将精心打磨的活塞配上活塞环(用弹性较好的钢片弯曲而成),小心翼翼地推入汽缸时,他能感觉到那种恰到好处的阻尼感。虽然用后世的标准来看,这个配合依然粗糙,漏气恐怕在所难免,但它至少能动了!

“动了!能推进去,也能拉出来!”李二锤兴奋地喊道,声音带着一丝沙哑。

工人们爆发出了一阵欢呼。这小小的进步,对他们来说,不亚于当初炼出第一炉铁水。

接下来是锅炉的制造。利用兵工厂现有的铁板,通过锻打、弯折、铆接,一个圆筒形的卧式小锅炉也开始成型。安全阀的设计让陆沉费了不少心思,他最终用一个弹簧(用最好的钢材反复锻打卷制而成)压紧一个锥形阀芯,来实现简易的超压泄气功能,虽然简陋,但聊胜于无。

在紧张的制造过程中,陆沉也没忘了发掘人才。他再次使用了【人才扫描】功能,这一次,他将范围锁定在了兵工厂的年轻学徒中。很快,一个名叫“乙小六”,平日里沉默寡言,但总喜欢蹲在机器零件旁琢磨的年轻人进入了他的视野。扫描结果显示,此人【机械天赋:B+(未开发)】,【学习能力:A-】。

“小乙,你过来。”陆沉招了招手。

乙小六,人称“小乙”,有些受宠若惊地跑到陆沉面前,紧张地搓着手:“陆顾问,您找我?”

“你对这些铁疙瘩,很感兴趣?”陆沉指着那些蒸汽机零件,温和地问道。

小乙的眼睛一下子亮了,用力点了点头:“嗯!俺觉得这些东西太奇妙了,比变戏法还奇妙!”

陆沉笑了:“好,从今天起,你跟着我,我教你怎么让这些铁疙瘩‘活’起来。”他决定亲自培养这个有潜力的年轻人。

蒸汽机的主体部件在众人的努力下,一件件被制造出来,虽然粗糙,但充满了力量感。然而,新的问题又摆在了面前:传动用的皮带从哪里来?轴承用什么材料?润滑怎么办?车床本身的铸造和精密加工,更是遥遥无期。

陕北的黄土地上,工业的种子正在艰难地破土而出,每一点嫩芽的生长,都伴随着无数的汗水与智慧。而远方,那支名为“苍狼”的特遣队,己经通过秘密渠道,大致锁定了黑石沟的方位,正像一群真正的饿狼,循着微弱的血腥味,悄然逼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