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咳咳咳……”凄厉的咳嗽声和痛苦的呻吟声,撕裂了清晨的宁静。-d^a¢n!g`k_a′n~s-h\u^.`c¢o?m`
张家峪,一个位于群山环抱中的小村庄,此刻正被一片黄绿色的诡异烟雾所笼罩。村口,几名八路军战士和十几个村民倒在地上,痛苦地抓挠着自己的喉咙和眼睛,皮肤上迅速泛起红肿和水泡。
“是毒气!小鬼子放毒气了!”一个尚能勉强呼喊的战士,用尽全身力气发出警告,随即也呛咳着倒下。
进攻张家峪的日军小队,在数次冲击无果,并被村口的巧妙雷场炸伤数人后,终于露出了狰狞的面目。他们架起掷弹筒,发射的不再是榴弹,而是一颗颗冒着黄绿色烟雾的“特种烟雾弹”。这些烟雾随风飘散,迅速弥漫了整个村口阵地和半个村庄。
这正是日军使用的催泪性毒气和窒息性毒气!
消息以最快的速度传到了分区指挥部。
“什么?小鬼子在张家峪使用了毒气?”司令员猛地一拍桌子,霍然起身,双目圆睁,怒火熊熊,“这帮畜生!连国际公约都不顾了!”
陆沉闻讯,心中咯噔一下,一股寒意从脚底升起。他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日军的残暴和无底线,他是清楚的。
“司令员,我马上带医疗队过去!”陆沉当机立断,“张家峪离这里不远,我们必须尽快抢救伤员!”
“医疗队?”司令员有些迟疑,“我们有应对毒气的药物和经验吗?”
“有一些基础的磺胺药和止血粉,但专门的抗毒剂和防护设备……几乎没有。”陆沉脸色凝重,“但我们不能眼睁睁看着同志们和乡亲们受苦!路上我会想办法。”
他立刻召集了兵工厂附属医务所的几名医护人员,带上所有能带的急救药品和器械,跳上了一辆边三轮摩托车,风驰电掣般向张家峪赶去。¨c*h*a`n/g~k`a¨n`s~h-u·.?c¨o,m,
一路上,陆沉的大脑在飞速运转。毒气,这是工业时代的恶魔。根据地的医疗条件极其简陋,如何应对?
就在他心急如焚之际,脑海中系统的声音再次响起:
【叮!触发紧急支线任务:生命的防线!】
【任务描述:日军使用了化学武器,对根据地军民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请宿主立即组织研发并装备简易防毒面具,制定有效洗消方案,将毒气伤害降至最低。】
【任务奖励:活性炭制备技术(高级),个体急救包(升级版)图纸。】
活性炭制备技术!个体急救包升级版!陆沉心中一震,这真是雪中送炭!
“系统,立刻进入虚拟实验室,筛选简易防毒面具方案!”陆沉在心中默念。
瞬间,各种防毒面具的设计方案在他脑海中闪过。考虑到根据地目前的工业水平和材料获取难度,陆沉很快锁定了一种方案:以“土法活性炭+多层浸药纱布”作为滤毒罐核心,面罩则用涂胶帆布或油布制作,镜片用透明赛璐珞片或者云母片。
“就这个了!”
赶到张家峪附近时,空气中依然弥漫着刺鼻的气味。陆沉让医疗队员们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自己则率先冲向了毒气浓度最高的村口。
眼前的景象惨不忍睹。中毒的战士和村民们口吐白沫,呼吸困难,一些人己经失去了知觉。
“快!把伤员抬到上风口的开阔地带!”陆沉大声指挥,“解开他们的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
他一边指挥抢救,一边回忆着系统提供的活性炭制备方法。·天_禧_暁-税¢蛧! ′更,歆?嶵*筷/猪骨、兽骨、硬木,这些都是根据地能找到的材料。通过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高温炭化,然后进行活化处理。活化方法也有简易的,比如用氯化锌溶液浸泡(这个得想办法少量搞到,或者先用水蒸气活化法替代)。
“小王,你立刻回兵工厂,传我的命令!”陆沉拉过一个随行的警卫员,语速极快地吩咐,“第一,收集所有能找到的猪骨、牛骨、羊骨,还有硬质木材,越多越好!第二,想办法找到土窑或者砖窑,我们需要高温闷烧这些材料,制造木炭和骨炭!第三,找裁缝,收集帆布、油布,越多越好,还有透明的赛璐珞片或者云母片,用来做镜片!第西,准备石灰水、草木灰水,大量准备!”
警卫员虽然听得一知半解,但看到陆沉凝重而坚定的神情,知道事关重大,立刻领命而去。
在张家峪,陆沉指导医护人员用带来的生理盐水和清水反复冲洗中毒者的眼睛和皮肤,对于呼吸困难的,则尝试进行人工呼吸。磺胺粉也被用来防止伤口感染。
“陆顾问,好多人眼睛都睁不开了,喉咙里像火烧一样!”一个年轻的卫生员带着哭腔说。
陆沉拍了拍他的肩膀:“别慌,按我说的做。记住,信心比药物更重要!”
他脑海中,【活性炭制备技术(高级)】的资料己经完全解锁。这种高级技术不仅包含了基础制备,还有孔径控制、比表面积提升等关键工艺,虽然根据地条件有限,无法完全实现,但其核心原理却能指导陆沉制造出效果远超普通木炭的“土法活性炭”。
天色渐晚,第一批从兵工厂送来的“炭化料”——闷烧过的骨头和木材运到了。陆沉顾不上疲惫,立刻带着人开始进行“活化”处理。他让人搭建了简易的活化炉,先用部分材料尝试水蒸气活化法。同时,他也让后勤部门想尽一切办法,哪怕是去敌占区采购,也要搞到一些氯化锌。
与此同时,根据地所有的裁缝都被动员起来。妇女们按照陆沉画出的简单图纸,开始缝制涂胶帆布面罩。孩子们则帮忙搓麻绳,用来做面罩的系带。
几天后,第一批凝聚了根据地军民心血的“土法防毒面具”终于制造出来了。滤毒罐里填充着经过活化处理的骨炭和木炭颗粒,外面包裹着几层浸泡过碱性溶液(草木灰水煮沸澄清后使用)并晾干的纱布。面罩虽然简陋,但气密性还过得去。
“戴上试试!”陆沉将一个面具递给司令员。
司令员有些笨拙地戴上,深吸一口气,随即眼睛一亮:“嘿!还真不赖!那股刺鼻的味儿几乎闻不到了!”
“这只是简易的,对付催泪瓦斯和低浓度的窒息性毒气应该能起点作用。”陆沉解释道,“关键还是活性炭的吸附能力。”
很快,数千具简易防毒面具装备到了重点防御部队和接触毒气风险较高的民兵手中。陆沉还制定了详细的洗消方案:一旦遭遇毒气,迅速向上风向转移,脱去被污染的衣物,用大量清水或碱性水(草木灰水、肥皂水)冲洗暴露的皮肤和眼睛。对于被污染的阵地和物品,则用漂白粉溶液(少量氯气通入石灰乳中制备,或者首接用石灰水)进行喷洒消毒。
没过多久,日军在另一次对八路军阵地的进攻中,故技重施,再次发射了毒气弹。
“戴防毒面具!”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早己有所准备的八路军战士们迅速戴上了简易防毒面具。
黄绿色的毒雾再次弥漫开来,但这一次,阵地上的八路军战士们不再像没头苍蝇一样慌乱。虽然仍有一些不适感,但大部分人都能坚持战斗。
“射击!把小鬼子打下去!”
密集的子弹从烟雾中泼向冲锋的日军。日军原以为又能轻松得手,却没想到八路军居然有了防护措施,一时间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丢下十几具尸体狼狈撤退。
“成功了!我们的防毒面具起作用了!”阵地上一片欢呼。
这次毒气事件,虽然给根据地造成了一定的损失和恐慌,但也像一次催化剂,极大地推动了根据地医疗救护体系的建设。磺胺药和止血粉的生产得到了加强,使用也更加规范。而陆沉得到的【个体急救包(升级版)图纸】,则包含更全面的战场急救用品,如三角巾、止血带、消毒棉片、以及少量吗啡(这个目前还无法生产,但提供了思路)。
“陆沉,这次你又立了大功!”司令员握着陆沉的手,感慨万千,“要不是你,我们还不知道要吃多大的亏!”
陆沉却摇了摇头:“司令员,这只是权宜之计。日军的毒气种类繁多,我们的简易面具防护能力有限。而且,小鬼子吃了亏,下次肯定会用更厉害的毒气,或者改变攻击方式。”
他望向远方,日军的扫荡还在继续,毒气的阴影也并未完全散去。根据地的物资消耗巨大,敌人的封锁越来越紧。要打破这种困局,必须主动出击,打到敌人的痛处。
“小鬼子的后勤补给线,是他们的软肋。”陆沉心中盘算着,“如果能大规模破坏他们的铁路、公路、桥梁,让他们运不上来粮食弹药,这场反扫荡斗争,我们或许能争取到更大的主动权。”
他隐隐感觉到,一场更大规模、更主动的军事行动,似乎正在酝酿之中。而百团大战的序幕,也仿佛在历史的尘埃中,悄然拉开了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