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往返穿越:我给陕北红军送物资 > 第114章 有特殊才能的就必须到特殊的岗位,这是红军的用人之道

第114章 有特殊才能的就必须到特殊的岗位,这是红军的用人之道

其实,程知节他娘在揣着明白装糊涂。!x\4~5!z?w...c′o¢m/

她的干儿子叶如舟,己经把自己参加红军宣传队的事情全给她讲了,只是她不愿意让程老爷知道而己,她知道程老爷知道了会大发雷霆的。

没想到叶如舟跟着红军宣传队,到处贴标语,贴了几天,就被红军的热情,以及他们的抗日思想所感动了。

他觉得只有参加红军才有出路,因为叶如舟很会和人打交道,也写得一手好字,所以红军宣传队就安排他粘贴标语、联络一些人。

就在程知节拿着通行证前往延平地区时,叶如舟也得到了红军宣传队发的特别通行证,

很快,他就骑着马来到了,红军部队开设的一个学习班里面学习,学习各种思想,并且要克服他家庭出身所带来的那种不良的风气。

过了几天,程老爷还是没有忘记这件事情,他就追问程知节他娘说:

“我们的干儿子现在也不见了,我怀疑肯定和红军有关系,你不是和干儿子关系很好吗?你就跟我说实话吧,到底是一个什么情况?”

这个时候,程知节他娘知道,再瞒下去己经不可能了,只能说:

“老爷你就别生气了,我们的干儿子他也参加了红军,进入了红军的宣传队,现在大概正在学习班里面学习。”

程老爷听了这个话,如五雷轰顶,差一点晕过去了,他把手里的拐杖也扔在了地上,

只觉得呼吸越来越慢,突然一口气没有憋住,就倒在了地上。

等他醒来之后己经是三天之后,他睁开眼睛就把程知节他娘推开了,

“你真是一个糊涂人呐,咱们的幺儿子被红军骗去也就罢了,你连个干儿子你都看不住,你真是让我太恼火了。_墈·书¨屋`晓,说?枉· ,已?发*布¨醉,薪¨蟑′劫-”

程老爷真搞不懂,红军为什么有那么大的魅力?

就在去年,政府军派人在黑马城里面招收一批政府军的军官,

程老爷的幺儿子和干儿子都不愿意去,现在红军还没有上门招人,他们就自己跑去了。

程老爷叹了一口气,他觉得这也是大势所趋,不是他一个人所能够拦住的。

但是,程知节他娘确实很会安抚人,她用手摸了摸程老爷的胸口,

“老爷别生气,既然事情己经发生了,我们就不要再去计较了,孩子们长大了,他们的命运由他们主宰,他们愿意参加红军,那就随他们。

不过你也要提前去西汉城,跟西汉城的市长打声招呼,您就说您的两个儿子不服管教跟着红军跑了,你说这个话意思就是说告诉政府,

您还是想安分守己的过日子,不想和红军有什么瓜葛,您这样说了,多多少少对你还是有一些好处的。”

程老爷从床上坐了起来,他点点头说:“看来还是你想的比较周全,就按你说的这样做吧,

你通知马夫,喂好马,后天我就和他一起去西汉城,去政府找找市长。”

程知节他娘脸上露出一点微笑,

“对,你这样做就对了,两头都下注嘛,到时候你就不会因为哪一方胜利,哪一方失败了,而遭灭顶之灾。”

……

延平地区。

红军部队的招兵总处。

有一个红军军官看了程知节递上来的通行证,又抬起头问他说:“你是找黑马城的联络员,签发的通行证吗?”

程知节连连点头,并且把右手提着的行李箱放在了地上,因为他有些冷,他要把脖子上的围巾围得更紧一点。`1.5\1′x_s.w\.,c,o~m?

在程知节的身边,也有很多周围来的陕北乡亲,都是来报名参军的。

自古以来,老百姓都是不愿意把自己的儿女送去当兵的,但是现在有很多年轻人都觉悟了,他们认为红军是穷人的队伍,是为穷人打天下,

打下的天下还会给穷人分土地,分粮食,分财产,

所以这些年轻人觉得跟着红军有前途,就都纷纷来到各地的招兵处拿了通行来到了招兵总务处。

看来红军的宣传工作确实做的非常好,而且红军是受百姓信赖的部队,因此在群众基础这方面是牢不可摧的,是老常的军队无法比拟的。

很快,招兵总处办事人员,就在一张纸上填了一个部队的番号,然后指了一个方向,要程知节去那个方向找部队,

把这张纸交给部队的领导,他就可以进入那个部队了。

程知节很恭敬的用双手,接过了这张纸,然后放在了上衣口袋里,接着他提着箱子往那个方向走。

走到距离具体那个连队,还有1km的时候,他有些累了,就坐在路边看一些不认识的红军连队在进行训练。

这时候,从他身边走过来一个穿着新军装的红军战士宋正气。

程知节就侧过头,和他点头就算做打招呼了。

宋正气就来到程知节身边,然后坐下了,他们就唠嗑起来了。

通过简单的对话,程知节知道宋正气己经20岁了,而自己25岁。

程知节:“你这么年轻就参加了红军,到底是为什么呀?”

宋正气眼睛里面含着泪水,

“不瞒你说,在三个月前我娘病了,我把我娘背到红军医院,红军医院没收1分钱,让我娘连住了一个月,

并且把我娘得了的慢性病给治好了,红军医生还送给了我很多药,让我娘按时服用。

这些倒也罢了,主要是在今年二月份,红军把他们开垦了一片田地,分给了我们村里的人,

其中我家就分到了两亩地,而且全是非常好的地,种小麦基本上不用施肥。

所以我娘多次催促我,叫我跟着红军走,说绝对不会吃亏的。”

程知节这才明白,一般的老百姓都是很现实的,没有那么多虚头巴脑的理论,

谁给农民分土地,谁给农民治病,谁给农民带来福利,谁不压迫农民,老百姓就支持谁,拥护谁。

程知节微笑着沉默了一会儿,他才说:“你不知道上战场都是有可能会丢掉性命的吗?”

没想到宋正气一脸凛然,他的双眼放光,

“这个我倒是考虑过,但是我不怕。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红军战士他们也个个都是爹娘生的,为什么他们敢上战场,我却害怕?

我绝对不会当逃兵的,红军敢上前线,我就敢上前线,红军敢杀敌人,我就敢杀敌人。

因为红军给我分的田,这可是连老常还有地主老爷都做不到的事情,既然红军都做到了,

我就决定跟着红军打天下,打下了天下,我们这些穷人奋斗得来的田地,就能够守住了。”

程知节似乎知道了,为什么红军能够百战百胜的原因。

这时候,就轮到了宋正气要问程知节,“看你像一个文文静静的书生,你怎么也参加了红军了?”

程知节:“我的家里人虽然没有被日本人杀过,但是日本人的轰炸机把我家的一片房子全部炸掉了,全部烧毁了,损失不可估量,

而且我们家的远方亲戚,在黑龙江地区全部被日本兵给灭了,所以我觉得必须参加红军,指望老常的那些军队,想收复失地是不可能的。”

其实,在当时的主流社会里,甚至连政府中的一些高官都认为难以把日本人打败,所以像程知节这样乐观、积极的青年是非常稀少的。

两人聊着聊着,两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

他们都非常开心,以为都找到了知己。

很快,宋正气就告诉程知节,他也是这个连队的,于是宋正气就把程知节,带到他们连队里面了。

他们见到了领导之后,领导就安排他们在窑洞里面住下了。

经过领导的分析和安排,把宋正气安排到了高射炮队里面,

至于程知节,因为他读过很多书,也懂一些机械的原理,所以领导把他安排到了装甲部队。

每个人的本领都不一样,不能都当普通士兵,有特殊才能的就必须到特殊的岗位,这就是红军的用人之道。

但程知节听说他要被分配到装甲部队的时候,他非常困惑,“难道红军部队里面己经有了坦克吗?好像没有听说过红军有装甲部队,大概是有坦克的?”

他又说:“领导我其实也懂一些修理机械方面的知识,但是至于开坦克还不太熟悉。”

领导:“像你这样读过书的人是在我们红军队伍里面很难得的,只要稍加培训就能够掌握坦克驾驶的技能,我们红军要组建装甲部队,

就是要你这种人才,你就不要再推辞了,听着红军的话,跟着红军走总没错。”

程知节是领导好不容易发现的人才,领导怎么能够放过呢?

所以,很快就把程知节,推荐到了装甲部队里面去。

当领导把程知节带到装甲部队的时候,程知节终于看到了,摆在他面前的几百架坦克,这个时候他心中的烈火,就被点燃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