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年间,临安府来了个新知府,名叫钱如命。.g¨u`g_e?b.o?o·k?.,c_o?www. 此人贪婪成性,上任不过月余,便想出了个敛财的歪点子——以整修府衙为名,向全城百姓征收“修衙捐”。还规定,富户多交,贫户少交,可这“多”与“少”全凭他手下衙役的一张嘴,不少百姓因此被逼得家破人亡。
这日,济公摇着破蒲扇,哼着小曲儿,慢悠悠地走进了临安府衙。此时,钱如命正坐在大堂之上,看着账本上不断增长的银两数字,乐得合不拢嘴。见济公衣衫褴褛、疯疯癫癫地走进来,钱如命眉头一皱,喝道:“哪来的疯和尚,敢闯本府大堂,还不速速离去!”
济公却不慌不忙,咧嘴一笑,说道:“大人莫恼,贫僧今日前来,是给大人送财来的。*天<=(禧?¥小%$说*1ˉ网·^ ?*最\a-新^_章′`节¤?更μ新??¨快,¨ˉ”钱如命一听“送财”二字,眼睛顿时亮了起来,坐直了身子,问道:“你这疯和尚,能送什么财?莫不是诓骗本官?”
济公拍了拍自己的破僧袍,说道:“大人有所不知,贫僧云游四方,知晓一处宝藏之地,那里面金银财宝堆积如山,只要大人肯听贫僧指引,这财富便尽归大人所有。”钱如命心中大喜,但面上仍装作镇定,问道:“此话当真?那宝藏又在何处?”
济公神秘兮兮地说:“大人,这宝藏就在城外三十里的黑风山上。不过,那山上有妖怪守护,需大人亲自前往,以您的官威和正气,定能吓退妖怪,取得宝藏。*3-y\e-w·u~./c_o-m¨”钱如命被财富冲昏了头脑,也不管济公说的是真是假,当即点齐一队衙役,带着济公前往黑风山。
一行人浩浩荡荡地来到黑风山脚下。此时,天色渐暗,山林中阴森森的,不时传来几声怪叫。钱如命心中有些害怕,但一想到那堆积如山的财宝,又壮起了胆子。他对济公说:“疯和尚,你且在前带路。”
济公大摇大摆地走在前面,嘴里还念念有词。不一会儿,他们来到一个山洞前。济公指着山洞说:“大人,宝藏就在里面,您快进去取吧。”钱如命犹豫了一下,还是带着几个衙役小心翼翼地走进了山洞。
刚一进洞,突然,洞内灯火通明,一群“妖怪”从四面八方涌了出来。这些“妖怪”有的青面獠牙,有的三头六臂,吓得钱如命和衙役们哇哇大叫,瘫倒在地。原来,这些“妖怪”都是济公事先找来的一些穷苦百姓,他们按照济公的吩咐,扮成妖怪模样,来吓唬钱如命。
济公慢悠悠地走进山洞,看着吓得瑟瑟发抖的钱如命,哈哈大笑起来:“钱大人,你这贪财的毛病也该改改了。你搜刮民脂民膏,让无数百姓流离失所,今日就让你尝尝害怕的滋味。”
钱如命此时才明白自己中了济公的计,他跪在地上,苦苦哀求道:“济公活佛,是本官一时糊涂,求您饶了我吧。我以后再也不敢贪污受贿了。”济公收起笑容,严肃地说:“钱大人,你若真能改过自新,贫僧便饶你这一次。但你需将之前搜刮来的钱财如数归还百姓,还要在府衙前张贴告示,向全城百姓赔罪。”
钱如命连忙点头答应:“一定一定,本官一定照做。”济公这才让那些“妖怪”散去,带着钱如命和衙役们回到了临安府。
回到府衙后,钱如命不敢食言,立刻让人将搜刮来的钱财登记造册,准备归还给百姓。同时,他还在府衙前张贴了告示,向百姓们承认了自己的错误。百姓们得知此事后,纷纷拍手称快,对济公感激不已。
经过这件事,钱如命果然收敛了许多,不敢再肆意贪污受贿。而济公呢,依旧摇着他的破蒲扇,哼着小曲儿,继续在人间游历,惩恶扬善,他的故事也在民间流传得越来越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