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年间,临安城繁华热闹,可在这繁华背后,却也有着不为人知的阴暗角落。^1^5~1/t/x/t`.~c?o^m+城西有个米商,名叫贾富贵,此人长得尖嘴猴腮,一双小眼睛滴溜溜乱转,满肚子都是坏水。他仗着自己有钱有势,与官府勾结,在米市上哄抬米价,还时常在米里掺杂沙子,以次充好,坑害百姓。
这一年,临安城遭遇了罕见的旱灾,田里的庄稼颗粒无收,百姓们生活困苦,连基本的温饱都成了问题。米价更是像坐了火箭一样直线飙升,普通百姓根本买不起米,只能饿着肚子,眼巴巴地盼着能有点救济。
济公和尚虽身处灵隐寺,却心系百姓疾苦。他听闻了贾富贵的恶行后,决定要好好惩治一下这个黑心米商,让百姓们能吃上放心米。
这一日,济公穿着一身破破烂烂的僧袍,摇着一把破蒲扇,大摇大摆地来到了贾富贵的米店。此时,米店里挤满了买米的百姓,大家都排着队,满脸焦急地等待着。贾富贵站在柜台后面,一边数着人,一边得意地笑着,仿佛看到了白花花的银子不断涌进自己的口袋。
济公挤到柜台前,大声说道:“贾老板,贫僧来买米啦。`s,w¨k~x¨s_w/.,c~o^m¨”
贾富贵抬头一看,是个疯疯癫癫的和尚,心中顿时有些不屑,但还是假惺惺地问道:“和尚,你要买多少米啊?”
济公拍了拍自己的破蒲扇,说道:“贫僧要买一石米。”
贾富贵一听,眼睛里闪过一丝贪婪,说道:“一石米?那可得不少钱呢。不过看在你是出家人的份上,我给你个优惠价,十两银子。”
周围的百姓听了,都倒吸了一口凉气。十两银子买一石米,这简直就是天价啊!可大家敢怒不敢言,只能默默地叹气。
济公却哈哈一笑,说道:“贾老板,你这米价也太贵了吧。不过贫僧有个办法,能让你的米既卖得好,又能让百姓们满意。”
贾富贵一听,来了兴趣,问道:“哦?你有什么办法?说来听听。.d~1\k!a*n¨s-h-u¢.¨c′o?m/”
济公指了指米店门口的一个大筛子,说道:“贾老板,你用这个筛子把米筛一遍,把里面的沙子都筛出来,贫僧就按这价钱买这一石米。”
贾富贵听了,心里盘算着:这和尚疯疯癫癫的,说不定真能帮我解决问题,还能借机炒作一番,让我的米店名声更好。于是,他点了点头,说道:“好,就依你。不过要是你耍我,可别怪我不客气。”
说着,贾富贵便让伙计把米抬出来,用筛子开始筛米。可是,筛了半天,那米里的沙子就像长在了米上一样,怎么也筛不下来。伙计们累得满头大汗,贾富贵的脸色也越来越难看。
济公看着贾富贵的窘样,笑着说道:“贾老板,看来你这米里的沙子是舍不得离开米啊。不过贫僧还有个办法。”
贾富贵没好气地说道:“有话快说,有屁快放。”
济公不紧不慢地从怀里掏出一颗佛珠,说道:“贾老板,你用这佛珠在米上绕三圈,再念几句‘阿弥陀佛’,这沙子自然就会下来了。”
贾富贵虽然不信,但此时也没有别的办法,只好接过佛珠,在米上绕了三圈,嘴里还嘟囔着:“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说来也怪,当贾富贵念完第三遍“阿弥陀佛”时,那米里的沙子就像受到了什么召唤一样,纷纷从米里掉了出来,落在了筛子下。不一会儿,一石干净的米就筛好了。
周围的百姓看到这一幕,都纷纷鼓掌叫好。贾富贵也觉得十分神奇,对济公的态度也缓和了一些。他说道:“和尚,算你有点本事。这米我按正常米价卖给你。”
济公却摇了摇头,说道:“贾老板,贫僧不要这米了。”
贾富贵一听,顿时火了,说道:“你这和尚,耍我是吧?不要米你刚才为什么要提要求?”
济公笑着说道:“贾老板,贫僧不要这米,是要让你把这米免费分给城里的百姓。你平日里坑害百姓,赚了不少黑心钱,现在是该你回报社会的时候了。”
贾富贵听了,脸色变得十分难看,他怒吼道:“你这疯和尚,凭什么让我免费分米?我辛辛苦苦赚的钱,凭什么要给别人?”
济公收起笑容,严肃地说道:“贾老板,你与官府勾结,哄抬米价,在米里掺杂沙子,坑害百姓,这些罪行你以为能瞒天过海吗?你若不答应免费分米,贫僧就把你做的坏事公之于众,让官府来治你的罪。”
贾富贵听了,心里有些害怕。他知道济公在临安城有一定的威望,而且他做的那些坏事一旦被官府知道,自己肯定吃不了兜着走。他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点了点头,说道:“好,我答应你,免费分米。”
于是,在济公的监督下,贾富贵让伙计们把米抬到城门口,免费分发给百姓。百姓们得知这个消息后,纷纷赶来领米,对济公感激不已。
从那以后,贾富贵再也不敢做坑害百姓的事了,米价也恢复了正常。而济公智斗黑心米商的故事,也在临安城流传开来,成为了人们口中的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