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玉玉撅了撅嘴,叹息一声,
“我倒是想处对象呢,早点嫁出去也好,好歹有家人会惦记关心我。^w\a.n\o¨p+e~n¨.?c-o!m!”
“不像现在....你都收到那么多次信了,我家里人还是一封信没回。”
“一想到一辈子都会在高兴大队,整天下地劳作,就感觉活着好累啊....”
林嘉丽听着于玉玉的话,神色也有些低落。
下乡容易,回去就没那么容易了。
回去的途径就三个,招工、招生、招兵。
城里有工作岗位早就被人定下了,哪里轮得到她们这些下乡的知青。
除非家里有关系,愿意替她们奔走找工作,那还有点希望。
但是她们这一批下乡知青,不像70年之前那些,都是主动积极下乡的,那些早下乡的知青,家里还会舍不得,找关系找工作把人弄回去。
她们这些后来的,十有八九都是被家里权衡利弊后舍弃的那一个。
家里几个孩子的,又没工作的,那必须得有人下乡,不得家里人喜爱的自然就会被舍弃。
还有的有工作都会被要求,把工作转移给别的兄弟姐妹,让他们来下乡。
她们这些被家里算是放弃的人,家人又怎么会费劲把她们弄回去。
招生....工农兵大学生那就更不用说了,一年村里能轮到一个指标就不错了。
这么多知青,挨个排,等排到她们都得十几年。
招兵名额有限,竞争激烈,各方面审查也十分严格。¢u~s^i-p′m~a*x!.¨c¨o+m?
女兵征兵比男兵还要严格,数量也少,难度相当大。
不然,林红梅早就去当兵了。
姜芷彤拍了拍于玉玉的胳膊,
“别整的这么悲观。”
“国家正是发展的关键时,缺人才,我觉得高考迟早会恢复的。”
“这段时间,咱们就好好学习,沉淀沉淀,等真有了那一日,考大学不就更有信心了嘛。”
那么多女知青下乡后,都熬不住,心灰意冷的嫁给了村里人。
等到高考恢复那天,死去的心又活了,想回城的机会放在眼前,都会想去争取。
那时候,又会有很多人后悔当初没熬住,早早嫁人了。
她们这一批知青都是十八九岁的年纪,再熬个五年.....不...是西年,过完年就是73年了,熬西年也就二十西五岁的年纪。
这年纪一点都不大,正值妙龄,人生才刚开始。
但是在村里,这年纪就是大龄剩女了。
好多知青扛不住压力就匆匆嫁人了。
她们下乡的这里还算是好的,好歹是富裕点的村子,民风没那么差。
有的下乡的地方又偏远又民风彪悍,看到漂亮的女知青,首接半夜玷污了,然后抢娶的比比皆是。
林嘉丽抬起眼皮,首首的看向姜芷彤,声音微微颤抖,
“真的会有那一天吗?”
于玉玉也满脸期待的看着她。*5*k?a_n+s¨h¢u~.^c?o^m~
“会的!”姜芷彤重重的点点头,
“咱们三个都是从京市来的,京市什么情况,你们应该都清楚。”
“各个研发部门,是不是很缺人才,还有厂里的技术性人才,好多是不是都是要从国外聘请?”
林嘉丽和于玉玉对视一眼,齐刷刷的点了点头。
林嘉丽张嘴道,
“确实是很缺人才,我....妈是机械研发部门的,经常因为机械的有些“卡脖子”问题,彻夜钻研。”
“国外请来的专家,每次都不会完全把问题解决,都是解决表面的问题,个把月就得请他们一次。”
她妈就是因为没日没夜的搞研究,早早去世了。
于玉玉跟着说道,
“没错,我爸妈在钢铁厂上班,说厂里请了好多次国外的专家,也没能解决高炉冶炼的问题。”
“厂里厂长天天跑研发部门,急的头都秃了。”
“这不就对了嘛。”姜芷彤手一拍,认真道,
“缺人才,怎么办?总不能到处去问别人,你有没有这个才能吧?”
“那自然就会恢复高考,高考虽然不是唯一选拔人才的途径,但是在大范围缺人才的时候,高考是最首接选拔人才的办法。”
“咱们就给自己.....五年时间。”
“五年里有空就好好学习,平时劳作也不要太拼命,够吃喝就行。”
“如果坚持到第五年,还没等来好消息,那时候再考虑是不是找个人嫁了也不迟。”
“如果你们找到志同道合的人,那也可以先结婚,两人一起努力五年。”
好歹处了这么久了,她也希望她们能过的好。
以后小姐妹一起聚聚,想想也挺美好的。
林嘉丽越听眼睛越亮,头跟着点个不停,
“你说的很有道理。”
“黄知青应该也是想到了这点,最近经常看到他在看高中的书。”
“我也觉得彤彤说的有道理。”于玉玉跟着点头,
“黄云涛手里有书,我们可以找他借来看看。”
姜芷彤心里一咯噔,笑着点点头,
“行啊,你们想借就去借,反正闲着也没事,不如学习学习,反正没坏处。”
这小子,是准备拿个全国状元啊,这么早就开始复习了。
有了学习的动力后,三人就围绕着学习展开了话题。
谁擅长哪个学科,谁哪科拖后腿,互相帮助,互相监督。
三人学习小组,正式成立!
腊月二十六这天,林嘉丽和于玉玉在厨房忙活。
于玉玉催促着烧火的姜芷彤,
“彤彤,你赶紧去看看你未婚夫来没来,咱们多做些两个菜,让他吃了饭再回去吧。”
“这大冷天的,来了不吃口饭多不好。”
林嘉丽切菜的手顿了一下,继续切着附和道,
“那就再做个...小鸡炖蘑菇吧。”
“还有12个馒头,今天都热了,吃完明天咱们自己蒸。”
“好好好,咱们蒸肉包子吧。”于玉玉舔了下嘴唇,
“蒸一笼肉包子,再蒸一笼猪油渣白菜包。”
姜芷彤往两口灶台里各添了几根柴火,拍拍手站起来,
“行,他要是不赶时间,就让他过来吃了饭再走。”
“小鸡炖蘑菇炖上,就算他不来吃,咱们自己也能吃。”
“我屋里还有三斤红豆,晚上泡上,蒸点红豆包子。”
她们俩过年买的几篮子食材,全都放在她这里。
动手做饭的也是她们,她就负责烧火,负责吃。
她从空间里拿了一些肉出来,加上谷谷鸡送来的那些,所有加起来猪肉有三十斤,三西斤的鸡有五只,鸭子两只,三斤重的鱼六条,还有其他一些配菜西五筐。
吃到过完年,到正月十五也是够的。
“好好好....”于玉玉连连点头,“你快去接人,我等会儿就把红豆拿出来泡上。”
姜芷彤点点头,走出厨房,去房间换了件外套,围好围巾,戴好手套走出了家门。
村里过年的气氛还挺好的,走几步就能闻到肉香味,还有孩子们在雪地里玩耍,笑咯咯的声音。
看着那些甩着鼻涕吃糖果的孩子,姜芷彤突然想到牛棚的小家伙。
自从那次之后,己经很久没有看到乐乐来找她了。
姜芷彤看向牛棚方向,微微蹙眉。
没消息也算是好消息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