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成和那张庄稼汉特有的黝黑面庞上难得带上几分羞涩之意,他搓了搓手,犹豫着该怎么开口。~零+点\看~书^ `最.新!章?节?更*新·快~
“那个……小苏啊,你先前说的那事,是真的吗?”
不用问苏青就知道他说的是什么事,她笑着点点头,“是真的,只要您相信我,我就能把梁给您上上去。”
“那……能不能用新梁啊?我都买回来了,旧梁上被打了那么多孔,不吉利啊。”
张成和活了大半辈子,从没听说过谁家梁上有孔。真要把这梁给上上去,以后家里人有个头疼脑热的都得想到这梁上面去,早晚还得换新梁。
苏青想了下措辞,该怎么说他才能更容易接受一点,“嗯……张伯伯,我实话跟你说吧,你们家梁上位置有煞气,不管换什么梁上去都会被煞气气场排斥,然后掉下来。”
“啊?”张成和满脸问号,什么玩意,什么是煞气?
苏青不想重提反八卦镜的事,都在一个村子里,低头不见抬头见的。要是她把这事给挑明,以后这两家还指不定怎么闹呢,到时候她里外不是人。
不如首接找个别的借口,更何况,那打了洞的梁恰好能解决反八卦镜的煞气,还能变废为宝,干嘛要取下来呢。\萝¢拉?小~说\ ?已!发/布′最¢新¨章?节.
“我这么说您可能听不懂,那我换个说法给您解释。你们家选址有点问题,位于阴煞汇聚之处,之前平房的时候,并不会影响你们一家人的生活。但建到二层的高度之后,梁的位置和阴煞汇聚之处恰好重叠,就使得梁怎么也上不去。”
这下张成和听明白了一点,就是这个什么阴煞汇聚导致上不去梁呗。难怪之前上那么多次梁,老是从一边滑落,原来是被这玩意挡着。
农村人其实更信一点鬼神之说,不信你看那些‘抵制封建迷信,树立文明新风’的横幅,基本只会出现在农村附近,很少会挂在大城市。
你和他说科学道理他不信,但你要说那是鬼神阴煞,他就信了。
张成和顿时急了,“小苏,那这阴煞之气怎么能解决啊,要不要请个大师……”
说到这的时候,他想起上次请来的那个杀千刀的大师,又止住话头,这年头哪有那么多有本事的大师啊。
苏青淡淡一笑,安抚道:“您先别急,我话还没说完呢,那阴煞之气先前确实是件麻烦事,但看见那根被打孔的梁之后,我有了变废为宝的灵感。”
“不仅能把梁给上上去,还能将阴煞之气转换成福气,庇佑你们一家。′4`2`k*a^n_s,h?u?.¨c/o+m/”
一听这话,张成和嘴巴一张,又想问上一句‘是真的吗’,转念觉得自己这话问出来多少有点讨嫌。既要人家帮忙,又不信任人家,这不是欠揍嘛。
这事多少有点玄乎,张成和觉得不能自己一个人就把这事给答应下来,得回家和老婆孩子商量商量。毕竟是以后要住一辈子的房子,得好好想想。
苏青倒也不急,有机会尝试最好,没机会的话她也不失落。
不知道张成和回家是怎么和家人说的,第二天苏青眼睛都还没睁开,就听见院门外有人在叫她的名字。
她趿拉着拖鞋打开门,就瞧见张兴刚拎着一大袋热乎的油条豆浆递给她。
“妹儿,你还没吃早饭吧,哥刚去镇上买的,你先吃点垫垫肚子。中午别做饭,来我们家吃饭哈,到时候给阿婆专门盛一碗就行。”
他风风火火的来,又风风火火的走。看着他骑着的那辆三轮摩托车车斗里满满当当的菜,苏青觉得,他们家这应该是同意她的建议了?
没有早到也没有迟到,中午十一点的时候,苏青从家里出发向张家走去,迎面遇见正打算去叫她吃饭的张兴刚。
“刚子哥,”苏青礼貌的喊了一声。
“哎,正想喊你来吃饭呢,快快快,菜都做好上桌了,就等你来。”
虽然张家先前的房子被推平重建,但厨房还保留着。此时一张摆满各种各样菜品的大圆桌露天放在门前,张家人都没落座,站在一边等着她。
“伯伯好、婶婶好,”苏青挨个打完招呼,所有人才入座。
知道她不喝酒,张兴刚专门买的橙汁和可乐。给她倒完一杯可乐,他顺手给自己也倒上一杯,主客不喝酒,其他人再喝酒多少有点不懂事。
就这么沉默的吃了一会儿,张成和才率先出声打破这有些尴尬的氛围。
“小苏啊,昨天你说的那个事,我们家商量过了,就按你的法子来吧。你是大学生,我相信你不会瞎编这些东西来唬我。”
昨天一开始他回家其实没想和家人说这事,苏青说的那些乍一听有模有样的,可冷静下来认真想想,好像又不是那么回事。
还是张兴刚见他一副魂不守舍的,以为他还在为上梁的事情焦虑,想要安慰他几句,他这才把这件事告诉儿子。
听完他的话,张兴刚却是很快反应过来,他问:“爸,我问你啊,咱们家和小苏家有仇吗?”
张成和满脸问号,“没有啊,当年她考上大学,我还给送了五百块的红包呢。”
张兴刚继续问:“那小苏和咱有怨吗?”
这下就连张成和也明白过来,对啊,人小苏和他们老张家无仇无怨的,主动站出来说有办法解决他们家的麻烦。
这说明人家真的有能力有办法,不然她一个大学生回村里难道是为了跟他这老汉开个玩笑?
于是一家人一合计,还是得请人家小苏帮忙,再准备一桌饭菜好好招待一下,这才有了一大早发生的送早餐事件。
苏青笑着点点头,“您愿意相信我就好。”
酒足饭饱之后,苏青问张成和,“伯伯,我还要在这根梁上打点孔,能找个木工来吗?最好是老手,手要稳。”
既然己经决定相信人家,张成和对于她的要求也不反对,连忙答应下来,“行,我把苏木匠叫来,他可是当了一辈子的老木匠,手稳得很。”
苏木匠就是之前在梁上绑红绸的人,他那年代想要学一门手艺,还得专门行拜师礼,以后得给师父养老送终,他的木工手艺错不了。
一个电话打过去,苏木匠提着自己的工具盒就过来了,“咋啦,找到能上梁的法子啦?”
他干了一辈子的木匠,见过不少新房上梁,可从来没见过上不去梁的屋子,好奇的紧呢。这不一听是老张家的事,他立马放下手里的活就赶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