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红楼:从死囚开始,我杀敌就变强 > 第51章 大姐姐,我家少爷可是封爵了!

第51章 大姐姐,我家少爷可是封爵了!

秦可卿转头,看着自己的丫鬟瑞珠,轻声唤道:“瑞珠,把准备好的衣服和食物拿过来吧。~e~z?k/s,w·.?n~e^t*”

瑞珠应了一声,赶忙从马车上取下早已备好的包裹,跟着秦可卿一同往贾珺家门口走去。

“巧灵——”

秦可卿伸出纤细如葱的手指,轻轻敲了几声门。

门轴转动的吱呀声打断了呼唤。

瘦小的身影从门缝里探出头,露出一张青涩稚嫩的脸庞,正是贾珺的小丫鬟巧灵。

巧灵一看到是秦可卿前来,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她赶忙将门打开,脸上洋溢着纯真的笑容,眼睛弯成了月牙:

“大姐姐,你又来啦!”

秦可卿看着巧灵那双明亮的大眼睛,不禁盈盈一笑,说道:“巧灵呀,大姐姐又来看你啦。”

巧灵听了,眼中满是感动,眼眶微微泛红,声音带着一丝哽咽:“大姐姐,你真好。”

说着,秦可卿便迈着轻盈的步伐走进了院子。

瑞珠随后轻轻关上了院门,将外界的喧嚣暂时隔绝开来。

自打贾珺被送往边疆之后,家中便只留下了巧灵这一个小丫鬟。

秦可卿对贾珺被送往边疆一事心怀愧疚,她觉得若不是自己,贾珺也不会遭受此等磨难。,/ˉ5?¤4×看?书}× $?无¨`错±>内?容???

于是,每隔一段时间,她便借着回娘家的理由,亲自前来这里看望巧灵,给她送些吃的和穿的,力所能及地给予她一些帮助。

为了让巧灵信服,她便向巧灵称自己是贾珺远方表亲,因与贾珺母亲曾有过深厚情谊,在贾珺母亲离世前,答应其会照顾贾珺。

如今贾珺虽被送往边疆,但自己一直铭记承诺,故而时常来看望。

爱屋及乌之下,对巧灵也自然关怀备至。

秦可卿走进屋子,美目流转,敏锐地察觉到屋子里比上一次来少了许多东西。

她的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声音发颤,素白的手指下意识地攥紧了手中的帕子:“他们来过了?”

巧灵的眼神瞬间黯淡下来,想起之前发生的事情,眼眶不禁红了起来。

她咬了咬嘴唇,声音带着一丝委屈和愤怒,缓缓讲起了之前的遭遇。

“大姐姐,之前就是谋害少爷的贾珍,带着那个坏心眼的卜世仁,还有一群恶奴,突然闯了进来。”

巧灵握紧了拳头,眼中闪烁着怒火:“他们一巴掌把我扇倒在地,然后那些恶奴就像疯了一样,在院子里和屋子里乱砸东西。_x,s+h!a¨n+j~u-e^./c¢o/m!”

秦可卿望向窗外的景色,指甲几乎掐进掌心。

上次见贾珍是在宁府赏梅宴,那人借着酒意摸她腕上翡翠镯,被自己甩开时还嬉笑着说:“儿媳妇好大脾气。”

而她也向那只见过寥寥几面的贾蓉求救过,可那贾蓉却丝毫不理会,如同没听见一般。

而她通过这件事情,也猜出来了,贾蓉娶她是假,成全贾珍是真。

后来,要不是贾珺及时出现,将那贾珍打得断子绝孙,狼狈不堪,恐怕自己早已遭到贾珍毒手。

秦可卿回过神来,正要安慰巧灵的时候,巧灵却突然笑了起来,眼中闪烁着自豪的光芒:

“大姐姐,你没必要担心巧灵的,我家少爷可厉害啦!这次在边疆可是封爵了呢!”

“等到少爷回来,少爷也定会为巧灵做主的!巧灵再也不怕那些坏蛋了!”

秦可卿听到巧灵的话后,微笑着点了点头,脑海中再次浮现出了贾珺英武的模样,若是自己之前嫁给贾珺的话,会是什么样呢?

呀?她在想什么!

秦可卿脸颊通红,被脑海里的想法吓了一跳。

连忙起身背着巧灵说道:“巧灵,这些东西你先收着,我家中还有些事情,就先回去了......”

......

大魏皇城,巍峨耸立,气势恢宏。

其中金銮殿更是金碧辉煌,雕梁画栋间尽显皇家威严。

隆治帝身着明黄色五爪金龙袍,神色凝重,端坐在龙椅之上,目光扫过下方的群臣。

满朝文武身着朝服,整齐排列,却难掩各自心中的想法。

户部三品侍郎咸冷梅微微抬眼,目光在一众朝臣间逡巡,最后落在了内阁首辅王耀祖身上。

只见王耀祖微微点头,动作极为隐晦,似是给了咸冷梅某种暗示。

咸冷梅心领神会,深吸一口气,率先迈出一步。

他整了整衣冠,神色忧惧,颤声启奏道:

“陛下!杀虎口已然被鞑子攻陷!如今敌军如饿狼猛虎,势如破竹,所到之处,烧杀抢掠,大魏山河飘摇,危在旦夕啊!”

此言一出,宛如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激起千层浪。

满朝文武皆惊,殿内顿时响起一阵嘈杂的窃窃私语。

“这可如何是好?”

“鞑子此番来势汹汹,怕是难以抵挡。”

“难道我大魏又要陷入连绵不止的战火之中?”

咸冷梅顿了顿,见众人反应如此强烈,接着说道:

“如今想要解除大魏的危机,还我大魏一个万世太平,臣以为,唯有一个办法,那便是议和!”

户部侍郎咸冷梅的声音虽不高,却如同重锤一般,在大殿内回荡。

这时,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臣忍不住出声道:

“议和?想当年太上皇时期,便有过一次与鞑子的议和。那时,我朝为了求得一时的安宁,割地赔款,做出了巨大的让步,好不容易才换得短暂的和平。”

“可如今,他们却背信弃义,再度兴兵来犯,这议和真的能解决问题吗?”

此言一出,犹如在本就沸腾的油锅中又投入了一把火,引发了更多大臣的议论。

“是啊,鞑子狼子野心,反复无常,怎可轻信他们的议和之言。”

“但如今战事紧急,我军节节败退,不议和又能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呢?”

大臣们分成两派,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隆治帝听着咸冷梅的话,原本平静的脸庞渐渐笼上一层寒霜,那眼神中透露出的不悦愈发明显。

他微微皱眉,眼中闪过一丝寒芒,冷声道:

“议和?难道每当遇到鞑子侵扰,尔等就只知道议和吗?我大魏堂堂天朝,地大物博,人才济济,难道就如此怯懦,不敢与之一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