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不一会儿,就见闫埠贵拎着桶和鱼竿进了院子。¨兰*兰~雯`学? ,追+醉^辛?章\劫,
张物石起身下炕,将空间里的鱼竿和鱼线拿出来放在耳房炕上,收拾好,他便出门来到了院子。
邻居们听到声音也都出来,凑到闫埠贵的水桶边上往里看。
他跟拎着鱼竿的闫埠贵打了声招呼。
最近学校放寒假,闫埠贵待在院子里的时间比较多,在这个院子里,张物石跟他是比较熟的。
“闫大爷,您这是去钓鱼了吗,收获怎么样?”
闫埠贵闻言,笑着对张物石说道:“小张回来了啊,今天运气不错,钓了一些鲫鱼,要不是想起来还有点事,我中午就不回来了。”
听他这意思上午还没有钓尽兴,不知道他下午还去不去。
张物石开口问道:“闫大爷,你下午还去不去钓鱼了,去的话咱俩一起,我以前在村里闲着没事,也经常去钓鱼,下午去的话,我可以骑车带你。”
闫埠贵闻言心中一喜,正巧他手头的事情处理完了,下午还不知道要干什么呢,现在有人骑车带他去钓鱼,还省得走路了。
这念头在他脑袋里一转,他就赶紧答应下来:“行,那一会儿先回家吃饭,咱俩下午一起去钓鱼。”
约好后,闫埠贵便跟众人打了招呼,拎着桶就回到了自己家。
张物石也转身回了自己屋,他手里鱼线鱼钩有现成的,鱼竿的话,需要把竹子截短点。
现在就差鱼饵了,一会儿和点面做鱼饵。
拿出一根竹竿,用刀将它切成短竹竿,一会儿在冰窟窿边钓鱼,鱼竿是不用太长的。
接着就要准备制作鱼饵。
从厨房拿了一个小盆,来到南屋,在屋里面缸中舀了一些麦子面粉和一些玉米面,从空间里抓出一小把虾皮,将虾皮捏成粉末后也放进盆里。-优*品~暁?说^徃′ ·埂,辛^最!快¨
将各种粉末混在一起,又从空间里拿出一坛子酒,这酒还是从土匪那里弄到的,当时他收了好几坛子。
少加了一些酒,张物石将这些东西调匀拌好捏成团。
拿出一个小罐子,将拌好的饵料放进去,这就准备齐活了,就等俩人吃完饭出发了。
翻出狗皮帽子,拿出一双手套,一会儿钓鱼的时候能用上。
虽然说自己的体质远超常人,在寒冬腊月里怎么折腾也不觉得冷,不过能低调还是要低调的。
和光同尘,做个普通人就很好。
不知是不是因为有人跟着一起去钓鱼,闫埠贵吃饭很快,张物石把鱼饵做好后不久,他就来张物石家叫他了。
“小张收拾好了吗?咱走吧。”
“来了闫大爷,我准备好了。”
说着,他便戴上帽子,脖子上挂上手套绳,怀里揣着鱼饵,拎着短鱼竿和水桶,就出了房门。
把自行车赶出来,把屋门锁上,两个人就一同出了院子。
出门骑车上路,闫埠贵坐在车后座,帮忙拎着凳子、鱼竿和水桶。
闫埠贵看张物石的竹竿用火烤过,便知道他是有准备的。
“小张呀,你钓鱼技术怎么样?”
张物石骑着车也没回头,听到闫埠贵的问题,大声的回答道:“还行,我这人闲着没事就爱钓个鱼,打个鸟,平日里家中就不缺鱼吃。”
闫埠贵听他这样说,就笑着说道:“那你小子钓鱼技术应该不错,这年月有鱼吃就是顶好的日子了。”
骑车的张物石嘿嘿一笑:“那要是有人说有鱼没油腥的慌,不愿吃怎么办?”
坐在后座的闫埠贵听到这话,嗤的一笑:“那是惯的,还‘有鱼没油腥的慌’,饿他两顿试试,看他慌不慌,有口吃的就不错了,哪来这么多穷讲究。,删.8·看`书′惘! ?已~发?布-最`歆`彰?洁′”
“哈哈哈,闫大爷您说的对,树皮草根子、观音土都吃,还嫌弃鱼腥,不是惯的是啥?”
俩人说着话,就到了闫埠贵上午钓鱼的地方。
闫埠贵指着路,俩人不一会儿就找到了他的冰窝子。
“还成没人来,那我就不用重新打洞了,小张,往前走看一看,前面拐弯那有一个冰洞,中午那人和我一起回去的,你就用他的就行了,那人说下午不来钓鱼了。”
哟,这不是省事了嘛。
张物石拎着自己的渔具、水桶和马扎,来到不远处的拐角,找到了冰洞。
摆好架势,俩人放下马扎和水桶就开始钓鱼。
可能上午的好运气没用完,闫埠贵坐在那里,不一会儿就上了一条巴掌大的鱼。
可把闫埠贵乐的不行,嘴里念叨着“不大不小刚刚好”,忙活着把鱼放进盛了半桶水的水桶里。
钓鱼对于张物石来说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
河里没结冰的时候,他可以用感知力找一下鱼的位置,再将鱼饵抛到大鱼的附近。
冬天的话就需要等一等了,等鱼游到冰洞下面准备咬饵的时候,感知力就能派上用场了。
冬天的鱼活力弱,等水底下的鱼试探着吃食儿的时候,只要鱼钩进鱼嘴,他就可以把鱼竿提起来了。
挂好自己制作的饵料,张物石便用感知力感应着水里的情况。
过了不一会儿,他身前的冰洞底下就游过来了一条鱼,这是一条二十多公分的鲤鱼,尾巴金黄看起来很健康,味道估计也不错。
当这条鱼试探着往嘴里吸一口鱼饵,张物石也不迟疑,赶忙提起了鱼竿。
冬天的鱼活力弱,即便它挣扎起来也没多少劲,不一会儿的功夫他便将这条二十多公分的鲤鱼提出了冰面。
闫埠贵听到声音往这里看了一眼,看到这条鲤鱼后,惊奇的说道:“嚯,小张可以呀,你这就上鱼了,这条鱼还这么大,这鲤鱼看着就喜庆。”
此时的闫埠贵还没进入到老抠阶段,毕竟老闫小业主出身,家里是有一些财产的。
只不过他本性比较节俭,平日里的作风也是能省则省,所以别人会觉得他家没有多少钱。
想想他家是西合院里第一个有自行车的,改开后还能借钱给儿子做生意,就能说明一些问题。
后来为什么会变成闫老扣,想来是进入票据时代,家里人口增多票据少,所以才会斤斤计较,最后再变本加厉开始魔怔。
不一会儿的功夫,闫埠贵那里又上鱼了,还是一条小鲫鱼,闫埠贵也不嫌弃,乐呵呵的把鱼摘下来扔进水桶里。
这年月还可以,河里还有鱼,等过些年,山上跑的水里游的统统有组织的给你打光捞光。
别说“为什么要赶尽杀绝”的话,人活着才是第一要务,其他的都是屁话。
下午的时间从两个人钓着鱼聊着天中度过,闫埠贵给张物石讲了这半年来发生的趣事。
张物石给他讲了讲南方的见闻。
闫埠贵小业主出身,街上消息比较灵通,俩人聊的有滋有味。
等傍晚天色将变暗的时候,俩人收拾东西准备回去了。
闫埠贵一下午的时间又钓了十来条鱼,看他那吃了蜜蜂屎的样子,就知道他今天这种收获属于比较不错的了。
张物石水桶里有两条二十多公分的鲤鱼和十来条巴掌大的鲫鱼。
中间还钓上来一些小鱼,不过那些小点的鱼他就没要,全部让他给放生了。
他也不差这点,自己的能力自己知道,把他扔冰天雪地深山老林里,他也饿不死,这十条八条小鲫瓜子还是让它们继续长吧。
两人上岸,解开车锁上车,一起往西合院走去。
回来的时候正值下班的点,路上行人多,自行车也多。
自行车这玩意虽然金贵,但是在这西九城里,不能说遍地都是,抬眼看去路上可是有不少的。
来到95号西合院门口,闫埠贵下车拎着两个水桶往院子里走,张物石在后面赶着自行车也进了院子。
下班后在院子里聊天的邻居看到两人这架势,赶紧围过来看热闹。
“哎哟,老闫,你这又钓了不少鱼啊!”
闫埠贵笑的小眼都眯了起来:“还行还行,今天运气好,多钓了几条鱼。”
“哟,还有两条鲤鱼呢,这鲤鱼还不小嘿。”
“这个桶里是小张的,他钓了两条鲤鱼,另一个水桶是我的。”
“那你的收获也不错呀,这桶里鱼不少,能吃好些日子了。”
闫埠贵笑了笑继续说到:“这不是放寒假没事干,闲着没事就去河里钓鱼补贴家用嘛,这两天多钓一点,过年就不用买鱼了,能省一点是一点。”
周围邻居继续恭维起来。
“闫老师不愧是闫老师,过日子是一把好手。”
闫埠贵自得的笑着说道:“咱小老百姓肯定要算着过日子啊,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
看着周围人都点头表示同意,张物石便知道闫埠贵这句话是很受普通老百姓的认同的。
只要闫埠贵不像以后那样魔怔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