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支汉阳造的成功修复,如同在平静的下柳庄投下了一颗石子,激起了阵阵涟漪。_a~i_h·a?o\x/i¢a~o`s_h^u,o!..c-o\m/
王大锤逢人便唾沫横飞地吹嘘莫兴华的神乎其技,将他如何化腐朽为神奇的过程描述得绘声绘色。
起初,村民们大多不信,以为是老铁匠在说胡话。
毕竟,那些堆在铁匠铺墙角的破铜烂铁,他们都见过,说能当柴火烧都嫌硌得慌。
但当莫兴华陆续修复出第二支、第三支乃至第五支同样能够打响、精度尚可的汉阳造时,所有的质疑和嘲笑都变成了难以置信的惊叹。
“乖乖!这莫家小子,莫不是得了鲁班爷的真传?”
“可不是嘛!那些枪杆子,前些天我还看着跟烧火棍似的,今天就能打响了!”
“听说啊,他用的家伙什都是自己捣鼓出来的,奇形怪状的,咱们都没见过!”
一时间,莫兴华成了下柳庄的名人。
村民们看他的眼神,从最初的同情、不解,逐渐转变为好奇、敬畏,甚至带着一丝崇拜。
一些家里藏有破旧土枪猎枪的村民,也开始偷偷摸摸地找到莫兴华,希望能请他帮忙修理修理。`l^u_o¢q`i\u.f_e?n¢g~.¢c^o¢m′
对于这些请求,莫兴华在不耽误自己任务的前提下,也会力所能及地提供一些帮助。
当然,不是免费的。
他会象征性地收取一些报酬,通常是一些粗粮、鸡蛋,或者村民们能拿出来的任何有价值的东西。
这些微薄的收入,虽然不多,却也让铁匠铺的伙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至少,莫兴华不用再顿顿喝那清可见底的米汤了。
而王大锤,也因为莫兴华的崛起,在村里的地位水涨船高。
以前,他的铁匠铺门可罗雀,眼看着就要关门大吉。
现在,却时不时有人上门,虽然大多是些鸡毛蒜皮的小活计,但也让他重新找回了些许作为铁匠的尊严。
最重要的是,他从莫兴华身上,学到了许多闻所未闻的技艺和道理。
比如,如何通过控制锻打的火候和次数来改善钢材的性能;比如,如何利用简单的杠杆原理制作省力的工具;再比如,做任何事情都要有章法,不能一味地蛮干。\x~i+a.n,y.u-k`s~.?c`o_m?
这些新知识,让王大锤受益匪浅,也让他对莫兴华愈发敬重。
他开始心甘情愿地给莫兴华打下手,搬运材料,拉风箱,甚至主动学习一些基础的维修技巧。
苏婉依旧是铁匠铺的常客。
她不再仅仅是旁观,而是开始主动参与到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中。
比如,帮莫兴华记录一些数据,整理那些修复好的枪支零件,或者在他埋头苦干的时候,提醒他注意休息。
她的细心和条理性,给莫兴华提供了不小的帮助。
两人之间的交流也渐渐多了起来。
从最初的生疏客气,到后来的探讨一些技术问题,再到偶尔聊起各自的经历和对未来的期望。
莫兴华发现,苏婉不仅拥有美丽的容貌,更有着一颗聪慧坚韧的心。
她虽然身处困境,却从未放弃对知识的渴求和对生活的希望。
而苏婉也从莫兴华身上,感受到了一种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的成熟和睿智。
他仿佛拥有着无穷无尽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任何困难在他面前,似乎都能迎刃而解。
这种亦师亦友般的关系,让两人之间的情愫在不知不觉中悄然滋长。
当然,眼下最重要的,还是完成系统的新手任务。
修复10支汉阳造。
在成功修复了第五支之后,进度己经过半。
但剩下的五支,损坏程度更加严重,修复难度也更大。
特别是其中两支,枪管己经锈蚀得不成样子,内部的膛线几乎完全磨平。
“兴华,这两根枪管,怕是真的没救了。”王大锤看着那两截如同烂铁管的枪管,连连摇头。
以他的经验,这样的枪管,即便勉强打响,也毫无精度可言,而且随时都有炸膛的危险。
莫兴华也皱起了眉头。
膛线是赋予子弹旋转、保证射击精度的关键。
如果膛线没了,枪的价值也就大打折扣。
“系统,有没有办法修复这种严重磨损的膛线?”莫兴华在心中问道。
【检测到枪管膛线严重磨损,可尝试使用“简易膛线拉削法”进行修复。】
【需制作专用拉削刀具,并精确控制拉削深度和角度。】
【警告:此方法对操作精度要求极高,且存在一定失败风险。】
简易膛线拉削法?
莫兴华眼前一亮。
在前世,膛线的加工有多种方法,拉削法是其中比较常见的一种。
没想到,在这个时代,系统竟然也能提供类似的解决方案。
虽然只是简易的,而且风险不小,但总比束手无策要强。
“大锤师傅,我想再试试。”莫兴华的眼中闪烁着挑战的光芒。
他开始着手制作拉削膛线所需的专用刀具。
这又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拉削刀的形状和尺寸必须极其精确,材质也要足够坚硬耐磨。
他再次将目光投向了那截珍贵的断锉。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铁匠铺的炉火烧得更旺了。
莫兴华和王大锤几乎是寸步不离地守在炉火边,反复锻打、淬火、打磨。
苏婉也紧张地在一旁关注着,时不时地为他们擦去额头的汗水。
终于,在一片期待与忐忑之中,一套形状奇特的拉削刀具,以及一个简易的拉削导向装置,被成功制作了出来。
看着这些凝聚了心血的工具,莫兴华深吸一口气,眼中充满了坚毅。
成败,在此一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