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赤胆军魂:亮剑之工业救国 > 第一百二十五章:来自楚云飞的“惊喜大礼包”

第一百二十五章:来自楚云飞的“惊喜大礼包”

与楚云飞方面达成新的“军火交易”的初步协议后,盘龙峪兵工厂立刻进入了高速运转的状态。¢v!7`x`s-w′.+c,o?m/

莫兴华深知,这次交易对于兵工厂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必须确保万无一失。

他亲自坐镇指挥,组织“捷克式生产小组”和“82迫攻坚小组”的骨干力量,加班加点,按照协议的要求,生产那批用于交换的“特供版”武器。

对于那三门“特供版”82毫米迫击炮,莫兴华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进行了一些巧妙的“技术处理”。

例如,在炮管的材料选择和热处理工艺上,略微降低了标准,使其最大射程和炮管寿命比我军自用的“盘龙峪一号”标准型有所缩短。

在炮闩和引信等关键部件的结构上,也进行了一些细微的调整和简化,既保证了基本的作战性能,又隐藏了部分核心技术。

对于那十挺“特供版”“晋绥造三八式自动步枪”,莫兴华也同样进行了“特殊关照”。

他特意选用了一批经过修复但磨损程度相对较大、寿命己近极限的旧枪管进行装配,并在枪机组件的某些非关键零件上,采用了一些性能稍差但成本更低的替代材料。

这样做,既能满足楚云飞对自动火力的基本需求,又能有效控制核心技术的扩散,并为兵工厂节约宝贵的优质材料。

经过了近半个月夜以继日的紧张生产和反复调试,一九西二年十月初,这批凝聚着盘龙峪兵工厂最新技术成果的“军火订单”,终于如期完成!

与此同时,楚云飞方面承诺的交换物资,也历经了重重艰险,通过数条隐秘的运输渠道,从敌占区和国统区的后方,辗转千里,终于秘密运抵了双方事先约定好的、位于根据地边缘地带的一个隐蔽交接点——一处位于深山老林中的废弃庙宇。/优_品?暁`税-徃~ /追¢嶵·歆¢蟑_节^

莫兴华在接到情报部门的通知后,亲自带领着一支由兵工厂技术骨干和警卫部队组成的精干小分队,携带了部分用于交换的武器样品,星夜兼程,赶往了交接地点。

交接过程进行得异常顺利和谨慎。

双方都派出了最信任的人员,在验明身份、核对暗号之后,按照事先商定的程序,进行了“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当然,这里的“钱”,指的是那些根据地急需的战略物资和设备。

当楚云飞方面的人员,验看了莫兴华带来的迫击炮和自动步枪样品,并对其基本性能表示满意之后,他们便将早己准备好的、用厚厚的油布和草席严密包裹着的箱子和捆包,一一交给了莫兴华的人员。

莫兴华按捺住内心的激动,命令随行的技术人员,立即对这些来自“山那边”的“惊喜大礼包”,进行开箱验货。

当第一个沉甸甸的木箱被撬开,露出了里面码放得整整齐齐、表面涂着防锈油脂、闪烁着幽暗金属光泽的无缝钢管时,在场所有盘龙峪兵工厂的技术人员,都忍不住发出了一声低低的惊呼!

“乖乖!这就是德国克虏伯厂造的炮管钢吗?”王大锤瞪大了眼睛,用他那粗糙的手指,小心翼翼地抚摸着冰凉而光滑的钢管表面,语气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惊喜和渴望。¨小?税?C-M′S_ ~庚¨薪¢罪~全.

他虽然不认识德文,但从这些钢管的质地、做工和上面隐约可见的菱形标记来看,就知道这绝对是顶级的好东西!

莫兴华也拿起一根较细的钢管,仔细地端详着。

他发现,这些钢管的材质均匀,壁厚一致,内壁光洁平滑,无论是尺寸精度还是材料性能,都远非盘龙峪兵工厂目前能够生产的土法钢管所能比拟!

有了这些优质的无缝钢管,无论是制造更高性能的82迫炮管,还是攻关难度更大的75山炮炮管,都将拥有坚实的材料基础!

紧接着,第二个、第三个箱子被相继打开……

一箱箱包装完好的磺胺类消炎药、奎宁片、以及各种急救药品和医疗器械,在昏暗的油灯照耀下,散发着希望的光芒!

这些在根据地比黄金还要珍贵的救命药,对于缺医少药、伤病员众多的八路军部队而言,无异于雪中送炭,能够挽救无数战士的生命!苏婉看到这些药品,眼中也闪过一丝湿润。

还有两部崭新的、墨绿色的美制手摇野战电话机,以及几大捆包裹着绝缘橡胶的野战通讯电缆!

这些在当时属于尖端科技的通讯设备,将极大地改善根据地部队的指挥通讯条件,提高作战效率!

而最让莫兴华和李二牛、张嘎等技术骨干们感到惊喜和震撼的,还是最后几个用厚重木条箱严密封装的“大家伙”!

当箱盖被撬开,露出了里面用防潮油纸和减震木屑包裹着的、闪烁着金属光泽的精密机械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那是一台保养良好、虽然略显陈旧但关键部位依然闪闪发光的德制小型精密工具铣床!

它的床身、导轨、主轴、以及各种操作手轮和刻度盘,都散发着一种严谨而厚重的工业美感!旁边还配有十几个不同规格的铣刀、夹具和附件!

“我的天哪!这是德国阿道夫·萨格公司的精密工具铣床!”莫兴华一眼就认出了这台机床的来历,心中掀起了滔天巨浪!

这种级别的精密机床,在当时的中国,即便是那些大型的国营兵工厂,也未必能拥有几台!楚云飞竟然能搞到一台,并且还愿意拿出来交换,足见其诚意和魄力!

李二牛和张嘎更是看得目瞪口呆,他们围着这台“洋机器”啧啧称奇,用手小心翼翼地触摸着那些光滑的导轨和冰冷的金属部件,眼神中充满了敬畏和渴望。

他们知道,有了这台“德国师傅”,兵工厂的精密加工能力,必将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除了这台工具铣床外,箱子里还有一些同样来自德国的精密量具,例如几把不同规格的千分尺、百分表、以及一套用于校准光学仪器的标准平行光管的零件!

更让莫兴华感到意外之喜的是,在其中一个装满技术资料的铁皮箱子里,除了楚云飞承诺的一些关于德制武器的维护手册和零件图纸外,竟然还夹带着几本己经有些泛黄的、德文版的《机械加工工艺学》、《金属材料与热处理》以及《光学仪器原理》的专业书籍!

这些在根据地堪称“绝版”的珍贵技术资料,虽然莫兴华目前还无法完全看懂德文,但他知道,只要有苏婉的帮助,或者将来能够找到精通德文的技术人才,这些书籍中所蕴含的系统性工业知识,对于提升盘龙峪兵工厂的整体技术水平,其价值甚至比那台精密机床还要巨大!

“楚团长,大气!真是太够朋友了!”莫兴华看着眼前这些琳琅满目的“惊喜大礼包”,心中对楚云飞这位尚未谋面的“盟友”,也不禁产生了一丝由衷的钦佩。

这批来自“山那边”的、凝聚着“德意志铁与血”的工业精华,将为盘龙峪兵工厂未来的技术升级和产能提升,注入一股前所未有的强大动力!也让莫兴华对未来与楚云飞的进一步合作,充满了更多的期待和想象。

当然,他也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楚云飞之所以愿意付出如此巨大的代价,其所图也必然不小。如何在这场与“强邻”的博弈中,既能最大限度地获取利益,又能坚守住自己的底线,将是对他智慧和胆识的持续考验。

但无论如何,这第一批“军火交易”的成功,为盘龙峪兵工厂打开了一扇通往更广阔世界的大门!也让根据地的“红色军工”,品尝到了技术输出换取发展资源的甜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