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西二年十二月中旬,晋西北的天空虽然依旧寒冷,但笼罩在根据地上空的战争阴霾,却因为秋季反扫荡的伟大胜利而消散了不少。~餿.嗖_暁?税?惘? ·首+发·
根据地的军民们,在经历了血与火的严峻考验之后,终于可以暂时松一口气,享受一下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安宁。
为了庆祝这次反扫荡斗争的重大胜利,也为了表彰在战斗和生产中涌现出来的英雄模范,盘龙峪兵工厂在根据地领导的指示下,召开了一场简朴而隆重的庆功表彰大会。
大会的会场,就设在兵工厂内那片经过平整的、可以容纳数百人的露天空地上。
虽然没有华丽的装饰和喧天的锣鼓,但主席台后方悬挂着的“庆祝反扫荡胜利,表彰抗战英雄”的红色横幅,以及工人们脸上洋溢着的自豪和喜悦的笑容,却让整个会场充满了庄重而热烈的气氛。
参加大会的,除了兵工厂的全体员工外,还有来自根据地旅部、分区和各兄弟部队的领导和代表,以及一批在刚刚结束的反扫荡战斗中,使用盘龙峪出品的武器装备痛击日寇、立下赫赫战功的战斗英雄们。
大会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歌声中开始。
首先,由根据地旅部的一位副参谋长,代表上级领导,向盘龙峪兵工厂全体员工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和最诚挚的慰问。
他高度评价了兵工厂在反扫荡期间,克服重重困难,坚持生产,为前线部队提供了及时而有力的军火支援,为整个反扫荡斗争的胜利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紧接着,便是激动人心的表彰环节。?c¨h`a_n~g′k′s¢.+c~o/m_
一批在反扫荡期间,不分昼夜、忘我工作、超额完成生产任务的先进个人和模范班组,受到了隆重的表彰。莫兴华作为兵工厂的技术核心和生产总指挥,再次获得了根据地领导的高度赞扬。
苏婉领导的后勤保障和战地运输团队,也因为其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确保了生产物资的供应和武器弹药的及时送达,而被授予了“模范支前集体”的光荣称号。
王大锤、李二牛、张嘎等一批常年奋战在技术攻关和生产一线的老师傅和技术骨干,也都获得了相应的荣誉和奖励。
除了表彰兵工厂内部的先进模范外,大会还特意邀请了几位来自前线的战斗英雄代表,上台向工人们讲述他们与敌人浴血奋战的生动故事,以及盘龙峪出品的武器装备在战场上发挥的关键作用。
一位来自独立团的、名叫张狗娃的年轻机枪手,绘声绘色地讲述了他在鹰嘴崖阻击战中,如何用一挺“晋绥造三八式自动步枪”,连续打退了日军数次冲锋,坚守阵地首至最后一刻的英勇事迹。
他激动地说道:“俺以前也用过小鬼子的歪把子,那玩意儿娇贵得很,打几下就卡壳!还是咱们盘龙峪造的‘三八式’好使!火力猛,打得也顺溜!要不是有它,俺们阵地早就被小鬼子给占了!”
一位来自新一团的、在狼牙山反包围战中成功实施爆破任务的老兵,则深情地回忆了他们如何利用“没良心炮”和“攻坚炸药包Plus”,在绝境中炸毁了日军的指挥部,为部队突围赢得了宝贵时间的惊险经历。?白`马`书/院? *嶵^鑫·漳~劫!更!欣^快,
他哽咽着说:“那几个背炸药包的兄弟,都没能回来……但他们用生命,为我们打开了一条生路!咱们兵工厂造的炸药包,威力就是大!小鬼子的乌龟壳,一炸一个准!”
还有一位来自孔捷部队的、操作60毫米迫击炮的神炮手,则自豪地介绍了他们如何在山地游击战中,利用“莫造60迫”灵活机动的特点,准确地打击日军的巡逻队和临时据点,打得敌人晕头转向,防不胜防的战斗故事。
这些来自战斗第一线的、朴实而感人的讲述,深深地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兵工厂员工。
他们第一次如此首观地感受到,自己亲手制造出来的那些看似冰冷的钢铁武器,在战场上竟然能够爆发出如此巨大的能量,能够如此有效地杀伤敌人,能够如此真切地保卫着自己的家园和亲人!
他们的脸上,都流露出无比的自豪和欣慰。许多女工甚至激动得流下了眼泪。
然而,胜利的喜悦总是伴随着对牺牲的缅怀。
在这场残酷的反扫荡斗争中,根据地有太多的优秀儿女,为了抗击侵略,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盘龙峪兵工厂,虽然地处后方,但在之前的生产建设和兵工厂保卫战中,也同样有同志不幸牺牲。
为了永远铭记这些为根据地军工事业和抗战胜利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英烈们,在苏婉的提议和莫兴华的大力支持下,兵工厂决定,在广场的一侧,建立起一面庄严肃穆的“英烈墙”。
这面墙是用从山上采来的青石垒砌而成的,墙面经过了仔细的打磨。在墙的正中央,镌刻着“革命英烈永垂不朽”八个苍劲有力的大字。两旁,则密密麻麻地镌刻着自盘龙峪兵工厂创建以来,在生产、战斗和各项工作中不幸牺牲的每一位同志的名字和简要事迹。
在庆功大会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全体与会人员,怀着无比沉痛和崇敬的心情,来到了刚刚落成的“英烈墙”前。
莫兴华亲自主持了简短而庄严的悼念仪式。他代表盘龙峪兵工厂全体员工,向为革命事业英勇献身的烈士们敬献了用山花和松柏枝编织而成的花圈。
在低回的哀乐声中,全体人员向英烈墙三鞠躬,默哀致敬。
莫兴华的声音因为悲痛而显得有些沙哑,他致悼词道:“同志们,今天,我们站在这里,缅怀那些为了我们今天的胜利,为了我们根据地的安宁,为了我们民族的解放,而英勇牺牲的战友们!他们的名字,将永远镌刻在这面墙上,更将永远铭刻在我们的心中!他们是盘龙峪的骄傲,是根据地的英雄!他们的鲜血不会白流,他们的精神将激励着我们,继承他们的遗志,化悲痛为力量,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投入到新的战斗和生产之中,为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为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的新中国,而奋斗到底!”
悼念仪式结束后,许多工人都自发地走到英烈墙前,默默地注视着那些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眼眶中闪烁着晶莹的泪光。
他们知道,今天的幸福和安宁,是无数先烈用生命换来的,他们唯有更加努力地工作,才能告慰那些长眠地下的英灵。
庆功和缅怀之后,生活还要继续,战斗也还要继续。
莫兴华在大会的最后,对兵工厂在反扫荡期间的工作进行了总结,肯定了成绩,也指出了不足。并对下一阶段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展望。
他强调,要继续以“晋绥造三八式自动步枪”和各型迫击炮的生产为中心,进一步优化工艺,提升质量,扩大产能,确保前线部队的武器供应。
同时,也要加快对75毫米山炮等新型武器的预研进度,为未来的战略反攻储备更强大的火力。
此外,还要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努力将盘龙峪兵工厂建设成为一个真正的、现代化的红色军工基地。
他还特别提到了一个重要的远景规划——那就是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启动盘龙峪小型水电站的建设!
他深知,电力是现代工业的血液,只有彻底解决了动力问题,兵工厂才能真正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莫兴华的这番话,再次点燃了工人们心中的希望和激情。他们仿佛看到,一个更加强大、更加先进的盘龙峪兵工厂,正在从战争的硝烟中崛起!
这次盘龙峪的“庆功会”,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表彰和庆祝,更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和精神洗礼。
它让兵工厂的全体员工,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的伟大意义,也更加坚定了他们为抗战胜利贡献一切力量的决心和信念。
“英烈墙”的建立,更像一座不朽的丰碑,将永远矗立在盘龙峪的山谷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军工人,为了理想和信仰,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