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 > 第11章 太强了……

第11章 太强了……

最后,战机以一个迅猛的“赫布斯特蹬壁”(HerbstManeuver)机动收尾。*微-趣?小+说?网` .已*发^布′最-新^章!节¢

它利用强大的矢量推力(虽然歼-8II本身没有矢量喷口,但凭借极其优异的飞控和动力响应,模拟出了类似效果),在极小半径内完成了一个匪夷所思的指向变更。

机头瞬间指向了与原航向近乎垂直的方向,展现出惊人的瞬间指向能力和空战格斗潜力!

地面指挥中心的大厅内,死一般的寂静被彻底打破!

“我的老天爷…”

一位带着厚厚眼镜、头发花白的老气动专家,手中的钢笔“啪嗒”一声掉落在记录本上。

墨汁溅开也浑然不觉。

他张着嘴,呆呆地望着大屏幕上那架战机匪夷所思的机动轨迹,仿佛看到了最荒谬却又最真实的神迹。

他一生都在研究飞机的气动边界,深知这些动作对机体结构、发动机响应、飞控精度要求何等苛刻!

这绝非简单的“升级”,这是彻头彻尾的蜕变重生!

“眼镜蛇…还有赫布斯特蹬壁?这…这怎么可能?!”

旁边一位负责飞控系统的中年工程师猛地站了起来,双手撑在控制台上,身体前倾,眼睛瞪得溜圆,死死盯着屏幕上实时回传的飞控舵面偏转数据和过载曲线。

那些数据流畅得如同最优美的乐章,精准地执行着每一个极限指令。*x~z?h+a-i!s+h,u!.~c¨o_m-

他喃喃自语,声音带着颤抖:“这飞控…这飞控的反应速度和权限分配…简直…简直是魔法!老刘!你看到那舵面响应延迟了吗?几乎为零!零啊!”

他激动地抓住身边同样处于石化状态的刘长河副总工的手臂用力摇晃。

刘长河任由他摇晃着,目光却死死锁定在发动机监控数据上。

在刚才那套令人窒息的极限机动中,代表发动机转速、涡轮温度、喘振裕度的曲线,竟然稳如磐石!

只在眼镜蛇机头骤抬的瞬间,温度有过一次极其微小的、完全在安全阈值内的波动,随即就被强大的冷却系统和精密的FADEC瞬间抚平!

那代表着发动机心脏承受极限的涡轮前温度(EGT)红线,始终未被触及。

他猛地闭上眼,深吸了一口气,再睁开时,眼中竟隐隐泛起激动的泪光,低声重复着:

“稳住了…真的稳住了…这心脏…够强!够韧!好!好!好!”

连说三个好字,每个字都重若千钧。

张卫国上将一直背对着大屏幕,负手而立,身姿挺拔如松。

只有站在他侧后方的心腹参谋,才能看到将军那紧握的背在身后的双手,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白,手背上青筋隐现。

当孙小雷驾驶着战机完成最后一个堪称炫技的“落叶飘”(FlatSpinRecovery)——战机如同秋叶般优雅可控地旋转下坠,又在极低高度被孙小雷轻巧改出,平稳地重新加入航线时,将军紧绷的肩线终于微不可察地松弛下来。\三^叶-屋, ~最^新-章·节!更+新?快,

他没有回头,但一个清晰无比、带着金石之音的指令却斩钉截铁地传入参谋耳中:

“记录!今日起,此改进型号,代号——‘龙牙’!”

声音不高,却蕴含着雷霆万钧的力量和不容置疑的宣告。

龙之利齿,已然淬炼成型,寒光直指苍穹!

塔台巨大的落地窗前,李小川静静伫立。

窗外,那架银灰色的“龙牙”正沐浴着金色的阳光,完成最后一个平稳柔和的大半径盘旋,对准跑道,准备凯旋。

巨大的轰鸣声由远及近,如同巨龙归巢的悠长龙吟。

机轮轻触跑道,擦出两道淡淡的青烟。

减速伞瞬间绽放,如同洁白的巨莲。

战机稳稳地停在了跑道尽头。

舱盖弹开,试飞员孙小雷矫健地跃下舷梯。

他一把扯下飞行头盔,汗水浸湿的头发紧贴额头,脸上却洋溢着无法抑制的、如同孩童般纯粹而狂喜的笑容。

他根本等不及地勤人员上前,便迈开大步,朝着塔台方向,朝着李小川所在的位置,狂奔而来!

“太棒了!”

“小川——"

阳光炽烈,洒在孙小雷布满汗珠却熠熠生辉的脸上,也洒在李小川平静却蕴含着星辰大海的眼眸之中。

一个时代,在引擎的咆哮与归航的呼啸中,悄然翻开了崭新而锋芒毕露的一页。

跑道尽头,那架静静停驻的银灰色战鹰,机身在阳光下流转着冷冽的光泽。

它不再仅仅是“八爷”,它也是浴火重生的“龙牙”,还是刺破长空的新锐锋芒。

是龙国苍穹之下,一个崭新时代昂然开启的铁血徽章!

试飞成功的狂潮尚未完全平息。

巨大的机库里还回荡着引擎的余韵和人群的喧腾。

空气里弥漫着航空煤油、汗水和亢奋的气息。

几位白发苍苍的老专家,脸上还带着未褪尽的震撼与激动,正互相搀扶着围拢过来,眼神热切地投向被簇拥在中心的李小川。

他们心中翻腾着无数技术上的惊叹与疑惑。

那脱胎换骨的发动机、精妙绝伦的飞控、超越时代的航电……

每一个细节都像磁石般吸引着他们毕生钻研的渴望。

“李工!李工!请留步!”为首的材料泰斗陈院士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试图穿过人群。

“关于叶片的定向凝固工艺和冷却通道的微孔加工,有几个关键点我们实在……”

他布满皱纹的手急切地伸向李小川的臂弯。

“呃……”

然而,就在这热情的包围圈即将合拢的刹那,一个沉稳如山、不容置疑的声音插了进来,如同礁石分开了湍急的水流:

“诸位专家,辛苦了!”

“后续的技术研讨,基地会统一安排时间。”

张卫国上将不知何时已站在李小川身侧半步的位置,军装笔挺,肩章上的将星在机库顶灯的照射下反射着冷硬的光泽。

他微微侧身,手臂以一个看似无意却恰到好处的角度,隔开了陈院士伸过来的手。

鹰隼般的目光扫过众人,带着一种久居上位者特有的、无需言语的威压。

“小川同志,跟我来一下,有些后续事宜需要立刻敲定。”

这姿态清晰无比。

这位刚刚铸就了“龙牙”锋芒的灵魂人物,此刻,属于他张卫国,属于亟待解决的燃眉之急。

李小川会意,脸上露出一丝混合着疲惫和理解的浅淡笑意。

他朝几位满脸热切与遗憾的老专家微微颔首,带着歉意:“陈老,各位老师,抱歉,晚些时候一定向各位详细汇报。”

说罢,便随着张卫国沉稳而有力的步伐,穿过人群自动分开的通道,走向机库角落那间用隔音材料临时搭建的简易办公室。

几位老专家望着他们离去的背影,只能无奈地相视摇头,发出几声不甘的叹息。

“一定要找个时间,找这年轻人好好谈一谈。”

“对对对,找他吃吃饭,喝喝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