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抗战军工:开局手搓八一枪 > 第26章 弹道偏左

第26章 弹道偏左

面对政委提出的亲自试枪,苏卫想都不用想就拒绝了。¨我-得¨书+城? ′首·发,

这试枪可不是闹着玩的,首长敢,他不敢。

他之所以让柱子首接把飞雷炮搬战场上,是因为规范作业保持安全距离,必不会伤及自身,是故意逗柱子玩的。

说归说闹归闹,正经磕那得正经唠。

“首长们别争了,让我来吧,我最了解小马枪,对它有信心……”

“你?不行不行,你的身子骨更金贵,咱可伤不起。”

首长们集体否决了苏卫的毛遂自荐,任凭他怎么争取都没用。

“报告首长!我有一个人选!”

孔捷站出来道:“我们独立团有一位神枪手!他打枪也是专业的!”

李云龙急了,“报告首长!我打枪更专业!不信你问程瞎子!”

别说,今天程瞎子还真在!

但见他脸色黝黑,他可太清楚李云龙的言外之意想表达什么了,那绝对是捧一踩一,生怕对方当着首长们的面提及他的黑历史。

“呵,看来这试枪员还是个香饽饽?”

副总置之一笑,“苏卫,除了你,你说让谁试就让谁试。”

“就让王喜奎来吧。”

李云龙一下跟斗败公鸡似的,也没多说什么,毕竟新一团己经试过飞雷炮了,这小马枪就让独立团试一试又如何?苏兄弟说了,得有格局,别人的话咱可以不听,苏兄弟的话得听!

“先用边区造子弹,待会儿再用外界造的原装79弹,来吧,王喜奎同志,开始你的表演,今天弹药管够!”

王喜奎激动坏了,这么多年,终于有人跟他说弹药管够了!

虽然不是用来杀敌,可这试枪更有意义,节约弹药要分具体用途,有些成本是必须付出的。¨小?税?C-M′S_ ~庚¨薪¢罪~全.

苏卫让人先取来一些边区造子弹,王喜奎手法熟练的往弹仓里压上五发子弹,压满!有这条件必须压满!

当后勤人员把准备好的标靶在远处安插好,孔捷示意他好好打,台子搭好了,能不能让首长记住你就看你自己了。

靶场是在一处偏僻地,枪声并不会引来日伪,周边的村民们都习惯了枪炮声,能够听声辨位的判断出是兵工厂试武器,还是日伪进攻,就们连三八大盖和汉阳造等枪声的区别都耳熟能详。

子弹上膛,王喜奎首先采用站姿射击,瞄准的是一百米外的木标靶,这个距离对他来说根本不用表尺,只需通过缺口照门看准星,三点一线,气定神闲地便扣动了扳机。

砰!

枪声中略带一定的金属碰撞声质感,但整体呈现出的声响特质仍是清脆响亮,干净利落!

受限于没有专业测速仪,子弹初速不详,但根据设计特点和枪管长度等因素推测,其枪口初速大致在600-700米每秒,可实际初速因为各种因素会有所变化,不光是枪械工艺,还有子弹、环境等等,所以这个环节没有那么的严谨。

至于射手速度,像王喜奎这样的老兵,在弹药准备充分情况下,哪怕是栓式步枪,一分钟打个10-15发并不难,但还是要结合实际作战情况、环境、射手状态等多种因素考量,退一步说,我军缺的不是快枪手,也不是神枪手,是好的枪弹!

王喜奎的打靶表现充分说明了一句话,穷则精准打击,富则火力覆盖。.秒-彰′劫`小¨税,蛧` ¨勉′费_粤^黩¨

一百五十米距离,九环!

距离正当间的靶心只偏差了一丢丢,这还是用边区造子弹的情况下,如此准头,孔捷第一个鼓掌。

王喜奎却不太满意地皱起了眉,“苏所长,我怎么觉得这枪的弹道偏左呢?”

“……”

苏卫提醒道:“傻小子,不是弹道,是你调节的准星偏左了,刚才看你在那捣鼓,我还以为是你个人习惯呢。”

“你看,这个准星可以根据你刚才第一枪的感觉去适当调整,要是远射程可以用表尺配合,没关系,多打几枪,熟悉熟悉感觉。”

王喜奎要的就是这句话!嘿,我会不知道准星偏左还是弹道偏左?故意逗你玩,我就是要趁机多练练手!

他略微出手一调,接连西枪,这次全部命中靶心!

苏卫笑了,弹道偏左?那是不可能的,枪本身没问题,有问题的只可能是边区造子弹和射手。

逼哥何晨光来了当我没说。

但当下就算他的中将爷爷都是新兵蛋子,甚至新兵蛋子都不是。

这个可调式准星的设计,在战场上若是我方战士牺牲,枪械被缴获,的确能给敌人造成一定使用障碍,但障碍不大。

每个射手都有自己的射击习惯,成熟的射手更能够引因枪制宜,去主动适应,或被动适应武器性能,而且我军战士秉持着枪在人在的精神,不可能轻易把枪丢了,哪怕面临牺牲,危急关头也会想法自销,实在做不到那谁也没办法。

鬼子要是捡起来就用,打偏了,或是打着他们自己人了,那太好了!

燕双鹰的师傅都说了,敌人的枪你捡起来就敢用?也不看看里面有没有子弹,是否弹道偏左。

一百五十米试验结束,王喜奎本想后撤至两百米,苏卫劝阻道:“别急,试试卧射,还有运动射击,自由发挥。”

“是!”

试枪可不能只用一个姿势,包括标靶,那战场上鬼子也不会傻站着。

所以接下来就成了王喜奎的个人秀!

卧射、跪射、腰射、速射等等,成绩都不错,二百米精确度相当高!

包括运动中打固定靶、移动靶,最终经过一系列组合试验,小马枪恰如师长等人希望的那般,非常适合我军游击战使用!

期间还由孙德胜进行了骑射试验。

策马奔腾中,小马枪刺刀收拢后轻便携带,适合马上射击和转身、换手等各类操作,展开刺刀后虽没有扁刺刀的砍、削,但是将刺的特点放大极致!再加上军马冲击惯性,瞅准敌人关键部位可一击致命!木桩人都被戳出了深窟窿。

三棱设计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延长刺刀使用寿命,如日军扁刺刀,功能性是广,但人家采用的优质钢和热处理等工艺,本身就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我军入如果采用轨道钢还仿造扁刺刀,那真有点东施效颦了。

以前兵工厂就有用轨道钢仿制德、日等国扁刺的做法,可我军战士在使用后常常反馈容易弯曲,有时经过一次白刃战便会出现损坏,修来修去治标不治本。

哪怕是三棱刺,在工艺设计上虽然弥补了一定的材料缺陷,但终究是轨道钢,这便需要战士们时常保养,及时修复,当然,若是成了破伤风之刃,那鬼子只能自认倒霉了。

最后王喜奎又分别在两百米到西百米等不同远射程试验,边区造子弹虽然稳定性等不如原装弹,可小马枪的膛线等工艺赋予了一定的灵魂加持!

膛线,就是枪的灵魂,不仅对弹道稳定性、射程、杀伤力等影响很大,每支枪的膛线都具有独特性,子弹发射后,弹头会留下膛线的痕迹,就像人的指纹。

所以,通过对弹头膛线痕迹的鉴定,有时可以锁定枪支,甚至推测出使用者,这也是后来我国在犯罪侦查等领域常用的鉴定手段,前提是够专业,还有运气加持。

“好啊!打得好!”

李云龙喝彩道:“枪法好!枪也好!是不是该用外边造的原装弹了?该轮到我来试一试了吧?”

不等孔捷争抢,程瞎子道:“首长,好事儿光让新一团和独立团占了,我们772团都没试呢,我也要试一试!”

李云龙的话到嘴边,苏卫先声夺人道:“没问题!好枪就得接受大众的检验和评价,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