坂田听了这情报百思不得其解,“才两千五百余人?竟敢不顾我部三千多精兵的包围而战斗于此?这背后难道有什么阴谋不成?”
浦友也想不明白,虽然这些八路武器水平比以前有所提升,可绝对无法跟他们联队相匹敌,也就是先入为主的占据了地形优势,只会采用一些狡猾的游击战术,如设置雷场、伏击等,并且从目前的交战火力判断,敌人枪声稀疏,应当是经过昨天的战斗消耗了不少弹药,现在快要弹尽粮绝。^欣¨捖`夲*鉮?戦\ /更`鑫`最^全~
所以在浦友看来,只需增派一个大队强攻,即可将敌军拿下,逼迫他们正面交锋,施以炮火辅助,步炮协同,定能一举攻下敌阵地。
可坂田信哲却有不同看法,决死一纵队他倒是有所耳闻,可这个新一团倒没怎么听说。
“长官,据说该团并不算是八路真正的主力团,只有一千多兵力,你知道的,近年来八路扩编了许多这样不正规的部队,在华夏国府那边,他们都算是黑户团。”
“一千多兵力就敢据守血战?有意思,浦友君,你来看,这股八路排兵布阵十分内行,我断定这个八路指挥官是个久经沙场的防御战老手,他的环形工事构筑的很有特点,尤其是坑道布局,很像地锅士官学校的山地防守战法,堑壕和散兵坑结合得颇有章法。\0,0/暁~税`惘. `埂.薪+最*全·”
“轻重机枪的配置也很讲究,光听他们的枪声就能判断出机枪手实战经验丰富,还有那些设置刁钻的雷场,刚才第5中队的攻击失败主要就是雷场造成,包括他们的投弹手都非常老练,最关键的是,在一夜之间,敌军竟然修筑出如此规模庞大而完善的防御体系,这个对手真的不简单啊。”
坂田话锋一转:“知不知道对方指挥官叫什么名字?是哪所军校毕业?黄埔?讲武堂?又或出自我们地锅和德国等高校的留学生?”
浦友摇了摇头:“不清楚,据我所知,像八路这样的扩编团,少有专业进修的指战员,大多是一些正规部队的基干组成,而且八路上过军校的并不多,更别提国外留学……”
“不,八路有很多高级指挥员都不乏是军校毕业,哪怕是没有上过军校的,反而更加难以对付,因为他们都是常年在战场上磨练的实战派。!x^d+d/s_h.u¨.`c+o~m,”
“嗦德死奶~”
浦头附和道:“联队长说的很有道理,华夏部队尤其是八路军,在防御战中经常采用地雷战,这并不奇怪,至于他们在此以寡弱兵力、火力抗击我军,大概率是在为后方指挥机关转移争取时间,所以属下看来应当力求速战速决,解决完当敌好去追击八路首脑机关!”
坂田点了点头,“传令!命令第3、第5步兵大队全力对八路新一团主阵地进攻!要分批多路齐头并进,让他们防不胜防!同时让炮兵阵地火力全开!其他大队除了预备力量,对敌军决死一纵的阵地发起围攻!”
“不管对方指挥官是谁,务必全歼当敌,最好活捉此人,我倒想亲自见一见这个对手,”
“哈衣!”
在坂田的最新命令下,这次整个联队几乎倾巢而出了,并没有继续进行所谓的试探攻击,他怎会不知添油战术是一种下策战术,倒不是说没有可取之道,而是眼下不适合。
除了负责留守各要道口和保护炮阵地预备力量,近三千鬼子围绕几座山头大举进攻!
步兵未动,炮火先行!
随着炮阵地上的旗兵一下信号,数门火炮对着新一团阵地狂轰滥炸!
其中光是75毫米口径的山、野炮,以及步兵炮就合计有十几门!这还不算前线部队的各式迫击炮!这样的规模足以对整个苍云岭主峰造成火力覆盖!
但李云龙一观察到日军中队退下,就意识到鬼子要用他们的三板斧战术了!
“快进洞!躲炮了!!”
步兵冲,步兵冲完炮兵轰,炮兵轰,炮兵轰完步兵冲。
战士们也都对鬼子的战术了熟于心,纷纷躲进猫耳洞规避。
果不其然,下一刻就有数道尖啸声响彻空中,炮弹就跟下冰雹似的狂砸过来!
轰轰轰轰轰!!!!
地动山摇,震耳欲聋!
剧烈的炮声导致许多战士都耳鸣作响,有的炮弹首接落在堑壕里,弹片飞杀,好在猫耳洞设计巧妙,又有木板防护被覆,纵然如此,还是有战士被炸伤,强忍着血流不止的伤口疼痛,等到炮火结束后也来不及包扎,因为炮火一停,鬼子步兵马上卷土重来。
这中间李云龙倒是会躲得很,首接把自己的经验告诉了炊事班,让他们把大锅往洞口一摆,弹片叮里咣啷的乱响,后面的人倒没啥事。
张大彪得益于之前缴获的鬼子钢盔,蜷缩在洞里一动不动,这时候也不说摔帽了,反倒觉得鬼子钢盔香香的。
“打炮了!!”
“快出来!帽子戴上!戴上帽子!给我狠狠地打!”
炮火停下后,战士们迅速返回原来守位,虽然有一些工事被炸毁,可经过迅速简单抢修仍能继续使用,比如一些轻重机枪,事先便被搬到了洞里,还有弹药箱之类的,全都贮藏在洞里,用的时候再立马拿出来。
因此鬼子的一番强烈炮火打击并没造成太大的实质损失,这把指挥所观战的坂田都给看傻眼了,在望远镜里看到原本没人的阵地上,忽然又人头攒动,甚至还有许多搬着弹药箱游走的八路,他的脸色比锅底还黑!
狡猾!大大滴狡猾!
但现在再让炮兵开火己经不合适了,步兵都冲到了半山腰,容易误伤,关键是炮火一开,这些八路又会躲进去,停火后又冒出来,这把他气得后槽牙都快咬碎了!
“进攻!进攻!!一鼓作气,拿下敌军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