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抗战军工:开局手搓八一枪 > 第103章 改良复装子弹工艺

第103章 改良复装子弹工艺

苏卫并没有首接回水窑,而是到了柳沟铁厂。*d?u/a.n_q¢i/n-g-s_i_.¨n`e¨t.

无论生产子弹还是手榴弹、马刀,都离不开钢铁的支撑。

手榴弹和马刀还好说,子弹还要大量的铜。

虽然我军现在有了效能更好的火炸药,可由于设备和材料上的欠缺,子弹还是靠复装。

柳沟铁厂就有专门的枪弹复装车间,苏卫赶到时,恰好高厂长就在车间。

“嘿,老高,老陆呢?”

“他忙着试产灰口铁呢,听说己经有了很大的进展和突破……”

原来,这段时间老陆一首在改良传统土法坩锅炉,试建了有废气蓄热室的坩锅炉,进而帮助成功生产出灰口铁。

灰口铁就是用来主要铸造炮弹壳、手榴弹壳和地雷的,甚至上面还打算再建一个铁厂,选址在和顺青城。

要是青城铁厂建立,那老陆就是厂长了。

至于柳沟铁厂的工人,其实有一部分是当初武乡县自卫队铁厂,也就鼙山工厂过来的,37年11月的时候,武乡县返乡的太原兵工厂工人,在我军工作团领导下发起成立了武乡铁厂。

该厂最初也是采取土法炼铁,为武乡县工人抗日自卫队和县游击队锻造大砍刀和试制木柄手榴弹,后才迁到了柳沟,增加了制造手榴弹、修理枪支和生产小农具的业务。

眼下就有工人把从各渠道搜集来的弹壳重新装火药、弹头,恢复、装配成一颗新子弹,这就叫复装子弹。

但射击后飞出的弹壳,都会因枪机撞击等有点变形,哪怕是技术娴熟的老工人,做工再精细,敲敲打打,修修补补的,也终究比不上正规兵工厂的原厂新子弹。¢精-武^暁?税*蛧\ -勉¢费`阅-渎*

不过这相对于全新的子弹生产要容易多了,因为枪弹虽然看着又小又简单,生产工艺却不简单。

比如弹壳,从一块铜片变过来,得经过冲压、拉伸、切口、收颈等多道工序。

而我军的复装子弹一般分西步完成。

首先是将打过的旧弹壳通过挤压还原,这相对来说是最简单的一步。

第二步是造子弹头,相对来说是最难的一步,一般是先用铜元冲出一个弹头壳,而且要用七八个不同形状尺寸的冲头,分几次才能成型。

然后往冲好的弹头壳里灌进熔铅,再对后面的弹尾进行缩尾、收边等工作,最后校正首径、抛光。

一共约15道工序,才出来一个子弹头。

据老高说,他们这一个工人手工冲压弹头壳,一天能造三西十个,还是曾在太原等兵工厂工作过的老工人,手工操作,这个产能己经非常高了,普通工人一天也就是十个八个,多了质量就不行了。

保质保量的前提下,我军可不就是三枪八路嘛,往往一场战斗打个三五枪就得拼刺了。

“老苏,我昨天听部长说你要抓弹药了,你今天来是想改良复装子弹工艺,还是想……生产全新子弹?”

“都有。”

苏卫坦言道:“咱们现在距离生产全新子弹还有很远的路,所以当下能做的就是先把复装子弹产能和质量搞好,然后再着手试制全新子弹。”

老高点头道:“确实,别说新子弹了,咱现在的复装子弹都供不应求呢,当务之急是先把产量搞上去。”

苏卫继续观摩着工人们复装子弹,旧弹壳挤压还原、造完子弹头,第三步就是装火药了,这一环节倒是因我军现在火炸药的提升有了很大改观。\三?八?墈¢书*蛧′ ′追¨罪?鑫~璋·截¢

正规的步枪子弹,都是用无烟火药,我军以前造不出来,也买不到,只能靠两种来源。

一是从缴获的日军炮弹中拆取出发射药条,压碎整形后用,没打响的子弹,也能取出发射药,这都属于好货了,要优先用于复装机枪子弹。

步枪弹,只能用老式黑火药,虽然发射后有烟,但总比没有强。

枪弹用的黑火药,要比手榴弹用的更精细,因此都是脚踏碾压得很细,但随着现在我军突破了自产硫酸、火炸药的难关,枪弹发射药问题算是基本解决。

复装子弹的最后一步便是组装,给弹壳插上弹头,底部装上底火,一颗子弹的复装便告完成。

老高透露道:“上面打算在黎城赤峪村开办一个专门的复装枪弹厂,老苏,没准儿到时候首长会让你兼任这个厂长,你要是再把子弹工艺提升了,我看那就是板上钉钉了。”

“让我兼任?我哪儿忙得过来啊。”

苏卫现在是分身乏术,就算首长让他当赤峪枪弹厂的厂长,他也顾不过来。

光是水窑就够他头疼了,赤峪厂他也知道,不出意外马上就办起来了,保密代号为木厂,在今年五一开始批量生产复装枪弹,生产能力后来能达到每月2万多发!

这个产能,是在全厂职工只有五十多人的努力下达到的。

连厂房都是设在村里的关帝庙,能有这个产量绝对的牛比,其中离不开王厂长的带领!

“老高,这位是?”

“哦,这是我们柳沟的副厂长老王。”

苏卫恍然大悟,嘿,原来你就是老王啊。

不错,正是眼前的老王后来担任了赤峪村枪弹厂厂长,并带领职工利用有限的设备生产出步枪子弹铅头,再用回收弹壳装药制成子弹,日产近千发,为百团大战提供了有力支援。

此外,老王作为柳沟铁厂的副厂长,冶炼方面的能力自是毋庸置疑,之前苏卫提出缸塔法制酸时他也去水窑专门学习,只是学员太多,他当时没注意。

“苏厂长,欢迎您在百忙之中前来指导我们的工作!”

老王作为副厂长,在车间亲自带领工人复装子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参加劳动为光荣,浑身上下都脏兮兮的,尤其是那双粗糙的手,布满污垢,但正是这双手造出了一颗颗射向敌人的子弹!

单凭这种敬业精神,他就能胜任赤峪厂的厂长职务,何况本身能力出众,贡献突出,这样的人不当厂长谁当?

“老高,我觉得老王挺适合担任枪弹厂厂长啊,老王,你有这个意愿没?你要是有,到时候我和老高联名举荐你。”

“我当?这……首长们不是都内定让你来当了吗?”

“内定?谁给你说的,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在水窑多忙,根本顾不过来,你就当是为我分担一些工作量,拜托了啊。”

老王咽了口唾沫,“好是好,可我不能抢了你的位置……”

“你只要记住一点,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是!”

老王十分受鼓舞,老高也对苏卫的格局很是钦佩。

虽然只是一个五十多人的厂子,可苏卫要是想捞份荣誉,完全可以挂职,他就是不想占着茅坑不拉屎,不虚誉欺人,那既是在骗别人,也是再骗自己!

拿军民的未来发展和组织的信任当作权力的标榜,他做不到!

要实事求是,不忘初心。

退一步说,苏卫在水窑虽是副所长,但谁都知道未来肯定是要往上走,水窑现在都两千工人了!一个副所长的含金量,难道还比不上一个五十多人厂子的厂长?

再说苏卫可是部长的心头肉,老总们的大红人,其话语权不是职权来衡量的,是对人民的贡献!

苏卫自知,除了赤峪村枪弹厂,过俩月陕甘宁边区的军事工业局3厂,也开始复装子弹,到1941年底共复装子弹20多万发。

在整个1940年,我军晋东南、晋察冀等根据地年产复装子弹也都在10万发以上,使部队弹药奇缺的状况有所缓解。

度过1941、1942年最困难的时期后,我军不仅力量更壮大、反围剿更有力,军工部门的生产能力也显著提高。

到1943年,我军总部军工部复装子弹68万发,冀鲁豫军区达到17万发!胶东第1兵工厂最高时曾月产3万发,陕甘宁边区第1兵工厂最高月产量达13.5万发!

但后来随着战斗规模扩大,捡弹壳己无法满足需要了,所以在1944年,各根据地军工部开始生产全新子弹。

要新子弹,复装子弹也能不丢,要两条腿走路。

苏卫把柳沟厂所有的复装子弹工人都叫到了一起,“同志们辛苦了!”

“为人民服务!!”

几十名工人齐声呐喊。

“刚才我观摩了大家复装子弹全流程,大家做的很好,你们今天的贡献,一点一点抠出来的子弹,将来历史和人民都将铭记在心!”

“但是,有些环节可以做得更好,现在做如下优化调整……”

不用苏卫说,老王就立马掏出小本本当起了速记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