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抗战:从黄崖洞兵工厂开始崛起 > 第55章 新武器——捷克式重机枪ZB-53!

第55章 新武器——捷克式重机枪ZB-53!

几日后,周洋笑眯眯得找到林壹,“厂长,咱们三个大仓库都堆满了,足够把产线扩充一倍,还绰绰有余!”

“很好,让机床车间不要停,争取先把步枪、机枪、迫击炮的产量都翻一倍,然后再把凝固燃烧弹、子弹、炮弹的产线翻番。.幻?想~姬` ¨已+发·布_罪.薪`蟑¢结,火药车间的人手够吗?”

“够!齐科长最近又从周边乡镇选招了一批年轻学徒进入兵工厂。”

“好,火药产线也要保证产量翻番,确保武器装备可持续生产!”林壹嘱咐道。

“是!”周洋点头道。

“厂长,您在画什么呢?”周洋忽然注意到林壹桌上的手稿。

林壹笑了笑,“步枪、轻机枪、迫击炮都有了,接下来当然要研究一下重机枪了。”

“重机枪?!”周洋顿时来了兴趣,瞪大了眼睛。

“你知道目前世界上有哪些性能优异的重机枪吗?”林壹忽然笑着问道。

周洋思索片刻后,如数家珍道,“有德国的MG34,捷克的ZB53,米国的勃朗宁M1917A1,马克沁PM1910,维克斯,还有小鬼子的九二式。”

“其中小鬼子的九二式最垃圾,德国的MG34和捷克的ZB53综合性能并列第一,互有优缺点。”

“看来你对重机枪了解不少啊。/午¨4^墈·书\ \庚_歆\醉?快+”林壹笑道。

“嘿嘿。厂长,您打算仿制哪款枪?”周洋道。

“捷克ZB-53。”林壹思索片刻后,沉声道。

周洋没有感到意外,点了点头,“以您对捷克式轻机枪的理解,仿制出捷克ZB-53重机枪确实没问题。”

林壹颔首道,“其实MG34也在我的考虑之列,他们都是世界数一数二的重机枪,但考虑到后勤压力,我最终选择ZB-53,毕竟它使用的子弹与中正式和捷克式轻机枪一致。”

“是的,但其实我觉得MG34并不适合我们,首先它的制造工艺复杂,这就导致日常维护非常困难,而捷克ZB53,不仅先进、量产难度低,而且威力大、性能发挥稳定,精度、射速等基础属性完全不输MG34,甚至比MG34更强,无论从何种角度,捷克ZB53都是上上之选!”

周洋笑道,“如果您能仿制出捷克ZB53,碾压日军的九二式绝对绰绰有余了。这款重机枪,捷克只少量出口到我国,目前国内极少有仿制枪出现,仅有的几挺也都部署在最精锐的中央军。”

“我听说在欧洲战场,装备了捷克ZB53的部队,连德军都头疼,只能用火炮或飞机端掉机枪位后才敢冲锋。”

林壹点了点头,“分析得不错,看来平时没少下功夫。+飕¨嗖*晓`税.旺? ,已/发·布-最/歆.璋~結`”

“嘿嘿,您过奖了。”周洋挠了挠头。

“厂长!我看到邢队长那,最近好像也一首在招人。”

“对,是我让他招的,我打算把咱们护厂队扩编到五千人。”

“五千人?”周洋吃了一惊,“这得花多少钱?”

“很多,包括薪资待遇,安家费这些,要花不少钱。”林壹点头道。

“厂长,我有个问题,不知道...该不该问?”周洋嘿嘿一笑道。

“问吧,什么问题?”

“虽说358团的楚团长提供了情报,说有一支日军精锐盯上了我们,但鬼子始终只知我们的大概方位,不知道具体位置,不一定能突袭到咱们这儿吧?”

“而且,咱们兵工厂位于我军腹地,后面就是野战医院和师部根据地,拱卫这片地方的部队少说也有好几万人,咱们护厂队保持一两千人就够了,您为什么要花重金扩编这么多人?这都比一般的旅级单位人多了吧?”周洋苦笑道,看得出这个问题在他心里憋了很久。

周洋也是不吐不快。

林壹笑了笑,“你小子分析得还头头是道,不过值得表扬。”

“嘿嘿,您别介意,我这个人藏不住话,要是不说出来,非憋死我不可。”

“没事,反正我也不打算解释。”

“啊?”周洋怔了怔,露出一抹苦笑。

林壹哈哈一笑,“我问你,战争年代什么最重要?”

“什么最重要??”周洋愣了愣,小声试探道,“钱?”

“错,武力。枪杆子才是真正值得依仗的,你说的钱,还有刚才讲的那些,都是想靠别人来保证自己,但在战争年代,真正能依靠的只有自己的武力!这就是我为什么一首致力于扩编护厂队的原因。”

“好吧。”周洋不置可否道。

林壹微微一笑,“你可能还不懂,没事,总有一天会明白的。”

两日后,邢志国请林壹去检阅护厂队,听说五千名战士全都招满了。

林壹起身,兴致勃勃得跟随邢志国走出研制室。

六月的晨光,斜洒在黄崖洞兵工厂外新扩建的训练广场上,干净整洁的土地刚被碾压过,地面上还带着压轮的硬痕。

五千护厂队战士齐整列队,排布如松林涌浪,统一着装新发的深灰色军服,肩章分明,腰带收束,步枪明亮,枪口黑洞洞地泛着光。

他们每人标配一支中正式步枪,弹带整齐悬挂,刺刀随身侧垂,一看便是装备精良之师。

林壹一身正装,站在高台上,目光如刀,身旁是邢志国、周洋和刘科长。

场地最前沿是第一阵列,以三千老兵为骨干,列阵如山,行进整齐,枪随人动,杀气腾腾。

而后方,是两千刚从周边村镇征召的精壮新兵,虽动作略显生硬,队列中偶有晃动,却无一人松懈。

他们体魄壮实,眼神坚定,手中的步枪攥得紧实,动作略显用力但极富冲劲,犹如刚打磨出锋芒的利刃。

林壹初看过去,加上邢志国在一旁解释,得知五千名战士大致分为三个步兵营、一个炮营和一支通信、卫生、后勤保障部队。

其中三个步兵营,总共约4320人,属于加强营。每个营约1440人,由3个步兵连加1个机枪连构成,以此类推,连、排也是如此。

炮营400人,下设3个炮连,每连4门82毫米迫击炮,共12门火炮。各连全部配备完整的火力侦查组、弹药组、通信组和维护组。

最后是后勤、卫生和通信保障部队,共280人。

林壹抬眼望去,各排之间,己能清晰看到捷克式轻机枪的黑色身影,在每一个战斗班编制中都部署了一挺,有的正背在副射手肩头,有的在地面支好三脚架,正在训练战术配合。

而且,战斗班里的机枪与机枪班并不冲突,机枪班是独立的战斗序列,也就是说,护厂队的轻机枪数量己经达到了一个极为恐怖的数字。

再往后方,一小块高地上,12门俄制82毫米迫击炮安放在掩体工事中,炮手们正在做快速拆装、弹道换角练习,一箱箱炮弹从后方的弹药组源源不断送上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