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抗战:从黄崖洞兵工厂开始崛起 > 第57章 新武器——俄制61-K式37毫米高炮!

第57章 新武器——俄制61-K式37毫米高炮!

“厂长!师部刚传来消息!日军开始扫荡了!”周洋忽然急匆匆得闯入研制室。/零`点¢看′书′ !庚.辛\罪+筷*

“厂长??”见林壹没有反应,他焦急道。

“别慌....小鬼子暂时还打不到这里。”林壹沉声道。

“可是今天日军的侦察机飞得格外频繁!最近的一次,己经距离咱们不到五十公里!再翻一座山...就能看到山脚下的水窑厂家属村了!”周洋咬牙道。

“您还在画重机枪的图纸吗?”周洋皱着眉头,将头伸了过去。

“不是。”林壹淡然道。

“这是....火炮??”

“对,但不是地对地的火炮,而是地对空的防空炮。”林壹解释道。

“俄制61-K式37毫米高炮....”周洋将这款防空炮的名字读了出来。

他的表情微微一怔,似是想起什么,双眼骤然一亮,“这不是今年年初俄国卡里宁兵工厂,刚刚研制成功的高射炮吗??您....怎么也会画它的图纸??”

周洋十分惊愕。

林壹微微一笑,“当然是我逆向出来的,你就说它好不好用吧。”

“当然好用了!!这款高射炮在年初的欧洲战场成功抵御了德国人数十架战机,它还能用于地面支援作战,对轻型坦克也有着毁灭性的伤害,还因此登上了世界新闻的头版头条。?狐·恋-雯.穴~ ~已?发`布?嶵!欣?章?截`”周洋兴奋道。

“懂得还不少。”林壹哈哈一笑。

“嘿嘿....”

林壹不知道从哪又取出一沓图纸,放到桌上。

“从今天开始,闭关三天....争取把捷克式重机枪和俄制61-K高炮研制出来!”

“啊??”周洋怔了怔,随后激动道,“是!”

林壹来到车间,这里己经为他准备好了两条产线,原本这两条产线是专门用来扩产轻机枪和迫击炮的,现在被临时征用了。

“厂长!您这是要....?”刘科长闻讯赶来,不明所以。

“忘了说,这段时间我把重机枪和高射炮的图纸画出来了,所以想用这两条产线,把它们造出来,正好机床都一样。”林壹淡淡一笑道。

“重机枪?高射炮?我看看!”刘科长微微吃了一惊,怪不得这段时间总是看不见厂长,他还以为厂长在休养生息,毕竟前段时间为了量产轻机枪和迫击炮,太累了。

“这是....捷克式ZB-53重机枪??还有....这是....俄制61-K高射炮??”刘科长瞪大眼睛,用难以置信的目光看向林壹。\E,Z′暁.说\网· ¨首~发?

“您什么时候把这两件欧洲战场的大杀器研究出来了?”

“哈哈,就前几天吧,好了老刘,我要抓紧时间把它们造出来了,现在征用产线没问题了吧?”林壹笑道。

“没问题....就是还感觉不可思议。”刘科长苦笑道。

林壹咧了咧嘴,没有再说话。

刘科长翻看图纸的间隙,一批从其他产线调来的技工己经就位。

他们都是生产捷克式轻机枪和迫击炮的熟练工,转过来造重机枪和高射炮问题不大。

林壹首先将他们分好组,还是老规矩,按照枪的零部件分,每1-5人为一组,专门负责一个部件。

车间内,一阵阵金属碰撞声传出。

林壹身穿深灰色工装,袖口挽起,正立于一张工位前,他从工具架上取下一块高强度高碳合金钢毛坯,重达八公斤。

这是即将成为捷克ZB-53重机枪机匣的核心材料。他敲了敲毛坯边缘,清脆响亮的金属声让众人立刻安静下来。

“大家注意了,”林壹开始讲解,语气平稳而有力,“重机枪的核心在于承载能力和连续射击能力。这一块,就要求机匣毛坯,厚度、硬度、对称性必须远高于ZB-26轻机枪。另外,别以为只是体型变大了,精度要求可一点没降,而且还要更高!”

他走到深孔镗床前,示意一名技工跟着他一起操作:“先定位两侧基准面,然后钻通导气孔与机匣纵贯孔——ZB-53是气动式自动机,但因为要承受长时间持续射击,气室结构更复杂,加工深度和同轴度误差不能超过0.05毫米。”

旁边一位年轻技工忍不住问道:“厂长,我们做ZB-26的时候,机匣不是只要铣出导轨和托弹槽就行吗?”

林壹点点头:“对,ZB-26设计更轻巧,供弹在上,机匣结构偏窄;ZB-53供弹在侧,是弹链式,机匣内部更复杂,还要留有安装快拆枪管的结构。”

“来!你们看这张图——”林壹将一张局部细图贴到黑板上,上面画的是机匣分解图,“这个位置,快拆卡槽,必须铣出一个梯形凹槽,角度要求±0.5°以内,否则枪管固定后会前后晃动。”

众人顿时肃然。林壹一边操作着铣床,一边继续讲:“ZB-53还有一个和ZB-26完全不同的地方——它是水冷式结构。虽然我们前期先做风冷型,但后续一定要留出水套接口位置。像这样,在这里预留加工孔位,后续好加装水套或散热片!”

两个小时后,林壹的手中多了一具完美的重机枪机匣。

在他的讲解下,负责这部分零件的技工也都做了一具出来,质量与他的不相上下。

“不错!这段时间没少下功夫,怪不得你们一个个把轻机枪造这么好!”林壹微笑道。

“哈哈哈。”技工们笑了。

“都跟着傻笑什么,赶紧过来看着——”林壹佯怒道,朝周围几名技工招了招手,“接下来,是枪管快拆结构的切削。ZB-53和ZB-26最大的不同之一,就是这个卡榫定位槽。它必须严丝合缝,但也不能过紧,不然战场上换管就会卡壳!”

林壹将钢管毛坯装入定制夹具,切换斜角铣刀,在工件一侧慢慢切出倒梯形缺口。每切一次,他都停下测量深度、清理毛边,双手动作如行云流水。

旁边的技工们也都跟着他一起做。

枪管主体成型后,接下来加工膛内。

林壹操作机器,钻头从一端缓缓推进管内,冷却油顺着管内流出,带出细微的钢屑。

整个过程持续了近40分钟,林壹全程盯着表盘和千分表,没有挪动一步。

枪管钻完后,他来到拉膛机旁,沉声道:“ZB-53是西条右旋等距膛线,膛深0.8毫米,膛底圆角必须倒得自然!”

他先将母刀座安装进钢管中,设定导向轨道,然后手动推进。“每推进一次,就清理一次铁屑,再润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