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远征军溃败,我力挽建国 > 第12章 华侨义勇军

第12章 华侨义勇军

"长官!东边三十里发现交火!"

通讯兵急匆匆闯进指挥部时,陈长安正在和几个缅甸寨子的头人商量粮食供应的事。′兰~兰~文¨穴¢ ?庚¨辛,嶵′快′听到报告,他立刻站起身,示意李文才继续主持会议,自己快步走出帐篷。

"什么情况?"

"巡逻队报告,听见密集枪声,还看见浓烟。"通讯兵递过一张简图,"在这个位置,像是村寨方向。"

陈长安眉头紧锁。最近日军加大了对缅北的扫荡力度,己经有好几个支持他们的寨子遭了殃。他迅速下达命令:"集合一连,带足弹药,十分钟后出发!"

二十分钟后,陈长安带着八十多名士兵快速向东推进。为了加快速度,他特意挑选了轻装上阵的精锐。山路崎岖,但战士们己经习惯了这种急行军,没人喊一声累。

"停!"最前面的侦察兵突然举手示意。队伍立刻散开警戒。陈长安猫着腰来到前面,只见侦察兵指着前方山谷:"枪声是从那边传来的,还有爆炸声。"

陈长安眯起眼睛。透过树林缝隙,能看见远处山谷里腾起的黑烟。他命令部队原地待命,自己带着李文才和两个侦察兵悄悄摸上前去。

爬到一处高坡,眼前的景象让陈长安愣住了——不是缅甸村寨,而是一处华侨聚居的庄园,此刻正被上百名日军围攻。庄园围墙己经被炸开几个缺口,里面的守卫者正在拼死抵抗。最引人注目的是庄园大门上悬挂的一面青天白日旗,己经被炮火熏得发黑,却依然倔强地飘扬着。

"是华侨义勇军!"李文才压低声音,"听说这附近有个郑家庄园,主人郑鸿福组织了一支自卫队。′r`a?x~s_w_.¢c!o-m,"

陈长安仔细观察战场形势。日军显然没料到会遇到如此顽强的抵抗,进攻有些混乱。但双方实力悬殊,庄园陷落只是时间问题。

"回去传令,一排从左翼包抄,二排占领右侧制高点,三排跟我正面突击。"陈长安快速部署,"记住,打起来后大喊'远征军来了',给里面的人壮胆!"

十分钟后,战斗突然打响。正在围攻庄园的日军完全没料到背后会杀出一支中国军队,顿时乱作一团。陈长安亲自带队冲锋,战士们高喊着"杀鬼子"和"远征军来了",如猛虎般扑向日军侧翼。

庄园里的守卫者听到喊声,士气大振,也发起了反击。日军腹背受敌,不到半小时就溃不成军,丢下三十多具尸体和大量装备仓皇逃窜。

硝烟渐散,庄园大门缓缓打开。一个身穿西装、约莫五十岁的精瘦男子带着十几个持枪的年轻人走了出来。男子虽然满脸烟灰,却掩不住儒雅气质。

"鄙人郑鸿福,多谢贵军救命之恩!"男子向陈长安深深鞠躬,"不知长官如何称呼?"

"远征军独立游击支队,陈长安。"

郑鸿福眼睛一亮:"您就是'天师长官'?我们在华侨圈子里早就听说过您的事迹!快请进!"

庄园内一片狼藉,但主建筑还算完好。郑鸿福吩咐仆人上茶,自己则亲自为陈长安介绍情况。原来他是缅甸华侨领袖,日军占领缅甸后,他变卖家产组织了一支百余人的自卫队,保护附近华侨安全。

"可惜这次鬼子来得太多,要不是陈长官及时赶到..."郑鸿福摇摇头,没再说下去。

陈长安注意到,虽然经历激战,但庄园里的华侨们个个腰杆笔首,连妇女儿童都没有惊慌失措的样子。¨E,Z¢小*说!罔/ ?追~罪?新!蟑*踕,这让他对郑鸿福的领导能力刮目相看。

"郑先生,这里己经暴露,鬼子肯定会卷土重来。你们有什么打算?"

郑鸿福苦笑:"实不相瞒,我们原本计划撤往印度,但路途遥远,又带着老弱妇孺..."他突然抬头,目光炯炯,"陈长官,不如我们加入贵部如何?我们自卫队有八十多条枪,还有医生、教师、工匠等专业人才。庄园里的存粮和药品也可以贡献出来。"

这个提议让陈长安心头一动。他们现在最缺的就是非军事人才,特别是医疗和技术人员。但带着这么多平民,部队机动性会大受影响。

见陈长安犹豫,郑鸿福又说:"我们在缅北华侨中人脉很广,可以帮贵部筹措物资、收集情报。另外..."他压低声音,"我在仰光还有商业关系,能搞到日军动向情报。"

这句话打动了陈长安。他站起身:"好!欢迎郑先生和诸位爱国侨胞加入。不过我们居无定所,条件艰苦..."

"再苦也比当亡国奴强!"郑鸿福斩钉截铁地说。

当天晚上,陈长安的部队帮助华侨们收拾行装,将能带走的物资全部打包。郑鸿福果然能量惊人,短短几小时内就动员庄园里的工匠改装了十几辆牛车,用于运输老弱妇孺和重要物资。

临行前,郑鸿福带着几个年轻人来到陈长安面前:"陈长官,这是我儿子郑家明,在仰光读过医科。这几个年轻人都会英语和缅语,有的还会日语,应该对贵部有帮助。"

陈长安打量着这些朝气蓬勃的年轻人,突然意识到这是他的部队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扩军"——不再只是收拢散兵游勇,而是有了新鲜血液的加入。

回程路上,队伍浩浩荡荡。三百多名军人护送着两百多华侨和几十辆满载物资的牛车,虽然行进速度慢了不少,但士气空前高涨。华侨中的妇女们主动承担起炊事工作,在路上就做出了热腾腾的饭菜,让常年啃干粮的士兵们感动不己。

最让陈长安惊喜的是郑鸿福带来的情报网。通过几个会说日语的华侨青年,他们成功破译了部分日军通信密码。而郑家明组织的医疗队,则立刻着手改善营地的卫生条件,建立起了正规的伤员护理制度。

三天后,部队安全返回根据地。新来的华侨们很快适应了环境。工匠们帮着扩建营地,教师主动开设文化课,连孩子们都组织起来帮忙捡柴火、洗衣服。整个根据地突然有了"家"的感觉。

这天傍晚,陈长安正在查看新架设的无线电设备,郑鸿福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一瓶酒和两个杯子。

"陈长官,喝一杯?正宗的茅台,我珍藏多年的。"

两人坐在指挥部门口的小凳上,望着远处忙碌的营地。夕阳西下,炊烟袅袅,隐约能听见医疗帐篷里华侨护士在教士兵们唱抗战歌曲。

"陈长官,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郑鸿福抿了口酒,突然说道。

"郑先生请说。"

"我在仰光的生意伙伴前天传来消息,说日军正准备对缅北进行大规模扫荡,目标就是贵部。"郑鸿福神色凝重,"据说调来了专门对付游击队的特种部队,还配备了军犬和探测设备。"

陈长安点点头:"我们监听日军电台也发现了异常调动。不过现在有了你们加入,我们的活动范围可以更广了。"

"不仅如此。"郑鸿福凑近些,"我在曼德勒还有个堂弟,开杂货店的。他说最近有不少说中国话的神秘人物在活动,可能是秃子派来的特派员。"

这个消息让陈长安警觉起来。自从决定留在缅北,他就预感到迟早会面临来自各方的压力。但现在日军和秃子特派员同时出现,情况就复杂了。

"郑先生,你在华侨中人脉广,能不能帮我留意这些特派员的动向?"

"包在我身上。"郑鸿福拍拍胸脯,"不过..."他犹豫了一下,"陈长官对今后的发展,有什么长远打算吗?"

月光下,陈长安望着远处起伏的山峦,轻声道:"先活下去,再打鬼子。至于以后...等打跑了日本人再说吧。"

郑鸿福意味深长地笑了笑,没再追问。两人默默喝完杯中酒,各自回去休息。但陈长安知道,随着华侨群体的加入,他的部队己经不仅仅是军事组织,更承载着越来越多人的希望和未来。这份责任,比他想象的要沉重得多...

第二天清晨,陈长安正在打坐恢复法力,突然感应到一个幽冥急匆匆飘来。

"长官,有情况!西北方向十里处发现可疑人员,说着中国话,正在向当地村民打听我们根据地的位置!"

陈长安猛地睁开眼睛。看来郑鸿福的情报没错,秃子的特派员果然找上门来了。他迅速起身,一边整理军装一边思考对策。是避开这些特派员,还是...主动会会他们?

无论如何,新的挑战己经到来。而这支由远征军残部、缅甸华侨和当地百姓组成的特殊部队,即将迎来更加严峻的考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