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编还告诉宋五车,已经把他的情况报告给有关方面,上面知道了他的情况,还下令嘉奖。·2*8′看?书¨网^ -无.错!内′容.
宋五车不知总编所说的这个“上面”是谁,他也不想知道。但这消息,着实让宋五车感到欣慰,他的努力没有白费。
进入鉴定阶段,宋五车更加忙碌。他把分了类的文物一件件评估。他每看一件,都由他口述,几个年轻人记录,整理。最后由他签字。
在书画方面,宋五车把可以乱真的赝品,定为是真品;
明明是现代新仿的瓷器,他注明是明代万历年间的作品;
中原浇铸的仿造青铜器,他判定出自西周时期;
更有甚者,一个满清末年的斑指,宋五车说是努尔哈赤入关时戴的宝物。
最多的是,宋五车把一些不紧要的文物,偷梁换柱,换下日军掠夺来的重要文物。
三木看了宋五车的鉴定报告,欣喜若狂,当天就奖赏他一百个银圆。
宋五车来到民间办的孤儿院,把银圆捐了。
一天,日军又送几件文物。
三木那天闲来无事,观看着士兵从车上往下搬文物。
一个木箱摔在地上,破了。¢d·a¨n_g′y`u′e`d?u`._c¢o¢m′掉出一个用布袋包裹的东西。
三木打开一看,袋里是一方有木盖的砚台。
这是一方有名的端砚,砚面上雕着一条龙,龙嘴向着砚池,龙背上有三颗白星。
三木不懂这方古砚的价值,但从古朴的造型,他知道这是个宝物。
宋五车识货,一看就知道是世间罕见之物,立即悄悄藏了起来。
事后,他还在砚台的底部,找到一行雕琢的小字一一东坡之物。
这是大学士苏东坡用过的砚台。
宋五车激动了,大学士那些流传千古的文章,诗词,都是用笔沾着这砚台的墨汁,一挥而就。不能让日本人得手。
当天,宋五车就把这方砚台和另外几十件文物精品,悄悄送走了。
这是宋五车犯的第一个致命的错误,他从日军手中拯救文物的心太切了,更不知道懂些文物的三木,看过这方砚台。
三木在等宋五车的鉴定报告,想知道这方砚台为何物,价值多少。
一周后,宋五车的鉴定报告送来了。
三木一看,名单里没有他见过的砚台。再到宅院里去看,找遍了所有的木架,也没看到砚台的影子。-m¢a-n′k?a.n?s?h-u^.`c/o,m′
三木警觉了,断定是宋五车拿走了。开始,他还没在意,人嘛,难免会小偷小摸,在成百上千的文物中,丢失一两样也算不了什么,何况,三木还要用这个人。他已经离不开宋五车了。日军隔不了多久,就会送几件文物来,这分类,鉴定,三木做不下来,他忍了。
为防患于未然,三木做了一个决定。
文物送来后,三木让车先开到宪兵队,他初略看上一遍,再送到宋五车那里。有些他认为重要的文物,做了记录,另外,他还派出便衣特务,在宋五车鉴定期间,监视着宅院。
当然,此事宋五车完全不知情。
事情进行得异常顺利,宋五车有些大意了。竟然在大白天,也敢把他看中的东西,夹带在身上走出宅院。
一次,在吴爷的老茶馆,宋五车与总编会面时,总编看他有点儿忘乎所以,就告诫他:大意不得,日本人不蠢,时刻要警惕你的对手。
宋五车不在乎,轻轻哼了一声,他对总编说,三木这个所谓的日本文物专家,好糊弄得很,在他眼里,三木什么都不是。
两人会面快结束时,吴爷突然问宋五车:“老宋头,这九江城里,天上的你知道一半,地下的你全晓得,我问你件事。”
宋五车:“你讲,凡是我知道的。”
吴爷:“当年城破时,日本人杀了上官东父子,老夫人和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不知去向。你听说过什么没有?”
宋五车:“你问这个,什么意思?”
吴爷:“有人惦记,想找到他们!”
宋五车警惕了,虽然吴爷是他信得过的人,但保护上官北是自己的责任;还有,和上官北一起生活了几年,他对这个聪慧的孩子,已经有了很深的感情,舍不得上官北离他而去。便含混地回答:“听说那天夜里,有人帮助他们逃走了——事情过去好几年,我也不太清楚。”
吴爷认真地说:“老宋头,这事很重要,关系到几个人的身家性命和前途,你有什么就说,别藏着掖着的!”
宋五车:“不会,真有什么,我会告诉你的。”
一个身材高挑,英俊的年轻男子进入茶馆,他一看到总编,就径直向那儿走去。他在总编和吴爷的耳边说着什么。
两人听了以后,脸上都露出惊讶的神色。
来人是记者楚子。
总编经过考察,认为楚子是个有着血性而又可靠的人,就让他参加一些外围的活动。这次向大后方转移文物,就让他具体做一些联络工作。
楚子带来的是坏消息。
日本人加强了对云梦山的巡逻。
这次秘密运送文物,就遇上日军的巡逻队。
不仅丢了一箱文物,吴爷的两个人还被日军打死了。
总编认为事情严重了。
那一箱丢失的文物,肯定会引起日本人的注意,宋五车有危险。
总编想了想:“老宋,你看要不躲一躲?今晚就出城,如果你没地方去,我来安排!”
宋五车:“躲什么躲?那一箱文物没有造册,不能证明是从我这儿出去的!再说,最近还有文物要送来,我听三木说是从华南来的,都是好东西。真要有什么事,等我把这批东西搞定后再说!”
总编拗不过宋五车,他对吴爷说,能不能安排两个人,保护宋五车。
吴爷满口答应。
宋五车一口推辞道:“小小老百姓一个,保什么保,我的命不值钱!”
话虽这么说,宋五车还是在心里感激总编,对自己非常看重。
吴爷先走了一步,说是去安排被日军打死那两个兄弟的后事。
总编急着处理这个突发事件,也和楚子一起走了。
宋五车直到把茶水喝得没有味了,才慢慢往回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