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嘎!这怎么回事?!”
一个鬼子大尉看着眼前诡异无比的情景,脸色都变了。,狐?恋·文¨学/ .更·新`最′快′
谁不怕未知的东西?
他们完全找不到敌人是从哪里开枪的。
几名躲进战壕的鬼子军官里,有个眼尖的突然注意到地面泥土中有异样的动静,似乎有子弹刚刚钻进土里。
他赶紧伸手挖开土壤,很快,一枚带血的弹头被扒了出来。
顺着弹道轨迹一分析,众人马上判断,攻击很可能来自对面中国军队阵地方向。
怒不可遏的小鬼子军官马上下令开炮反击。
早就做好准备的日军工兵立刻对着三团驻守的阵地方向发起猛轰。
大量炮弹如雨点般砸下来,陈川一看鬼子们都缩进了战壕,自己立刻收起狙击枪,钻回猫耳洞藏了起来。
很快,头顶传来震耳欲聋的炮弹划空声。
轰炸掀起了大量的碎石泥土,但所有的战士早已躲在掩体中,安然无恙。
“恭喜宿主击毙一名日军大尉,获得37毫米战防炮12门,炮弹共12000发!”
一边听着耳边隆隆爆炸声,陈川望着刚刚的战绩嘴角慢慢扬起笑意。
一千支汤普森冲锋枪,加一百万发子弹。_优¢品¢小?说?网¢ .无~错¢内-容`
要是把这些装备全部交给第三团的兄弟,绝对可以让鬼子尝尝什么是真正的火力输出。
更难得的是,每把冲锋枪还配了满弹鼓,每鼓装100发。
这次他没全拿出来用,只是在军械库里先取出了五百支汤普森。
每支都单独封在箱子里,五百个箱子直接堆满了整个武器库。
尽管这冲锋枪比起现代步枪不算先进,但在二战期间也是十分出色的存在。
优点在于近距离作战时对人员造成的杀伤非常有效,哪怕只中一颗子弹对方也会丧失战斗能力。
当然也有不足的地方:穿透力一般,远距离精准度较差;尤其连续扫射超过五十米之外基本靠蒙;加上自带100发鼓包后总重能到五公斤以上,比较沉重。
可是火力强这一点优势已经足够盖过其它缺陷。
而这次发放的500套全部带四个弹鼓,每支标配400发子弹,并配有辅助握把以提升稳定性。
虽然无法大幅提升部队单兵战斗力,但只要装备充足,就能极大增强整个队伍的战场压制能力。
鬼子的报复炮击没持续几分钟就停止了。-r`u`w_e¨n^x~s!.`c_o,m·
汤普森冲锋枪在中国军队当中其实并不陌生。
尤其是许多地方派系部队都已经有了仿制品,再等明年,国内也将开始成规模批量生产这种武器。
在种花家各个武装力量里,都配备了汤普森冲锋枪。
甚至一些地方帮派,也配备了这种武器。
所以当士兵们见到汤普森冲锋枪时,并不觉得陌生。
即使不会用的人,看到别人操作之后,也能很快掌握使用方法。
很快,大量的战士换上了汤普森冲锋枪,每个人都至少携带四个弹鼓。
此外,陈川还准备了很多手榴弹配发给战士们。
就在大家刚刚领取到冲锋枪没多久,小鬼子也发动了总攻。
虽然第六联队的第一步兵大队的大队长被陈川击毙,但小鬼子依旧按照原计划发起进攻。
仓永辰治大佐对自己的手下大队长被狙击也只是狠狠地骂了一通,随即命令副大队长接替指挥继续推进作战。
到了晚上八点整,敌人的炮火轰鸣开始了。
成片的炮弹倾泻在第三团的阵地上。
包括山炮、野战炮、还有120毫米的榴弹炮,连停泊在外海的舰船也投入了火力支援。
第三团整个防线都被猛烈的炮火覆盖着。
大地也在剧烈颤抖中摇晃起来。陈川躲在猫耳洞内感受着这毁灭般的震撼力。
尤其是来自舰艇发射的大口径炮弹威力远远超过了陆军火炮。一发炮弹落下便能直接摧毁一道堑壕。
仅仅刚开始的几轮炮击就有一处原本大家都用来躲炮的防炮洞被重炮命中,整个掩体都被彻底炸平了。
这一波轰炸密度比起以往任何一次战斗都要更加凶猛。
加上敌人动用了重型舰炮和大口径榴弹炮,原有的防炮洞根本承受不了这样的打击。
如果不是陈川及时让所有人员改挖猫耳洞,在如此密集的火力下第三团恐怕损失惨重。
当然就算躲在猫耳洞里也不能完全安全——要是正好洞口上方落下一发炮弹的话里面的战士也难幸免。
不过好在大家都分散得比较开不至于被一颗炮弹全部消灭掉。
陈川一面抵御着炮击,一面通过地图观察日军动向。
此时趁着炮火掩护前线的小鬼子已经开始离开出发阵地一步步朝着我方防线靠近。
他们慢慢摸进到距离我军防御区仅六百米的位置后纷纷停止前进。
这时候,部分日本机枪手从队伍中冲出来迅速开始搭建起重机枪阵地。
接着其余的步兵继续往前推进。
当接近四百米的时候歪把子机枪也开始架设完毕投入作战状态。
这个距离上所有人都不再冒进因为怕遭到自家炮火误伤自己人。
整整二十分钟后敌人的重型火力才渐渐减弱只留下小口径火炮持续射击进行掩护作用。
此时进攻的小鬼子再次出动向前挺进。
上千名敌人散开在两公里长的战线上排布成梯队样式每个人数大约为四人一组单位成员间间隔约五米小组之间留出十米的距离。
在步兵队伍的两边,有火力进行掩护。
而在他们后方,掷弹筒手也在整齐地跟随着前进。
此时,在敌人的队伍里,八辆八九式坦克正缓缓朝着前线阵地逼近。
当敌人靠近到距离阵地还有大约两百米远时,他们的炮火开始向纵深延伸。
就在炮火刚刚延伸的一瞬间,炮弹并没有落到最前沿的阵地上,陈川就迅速从猫耳洞中爬了出来,并立刻架起了他的超级狙狙击枪。
这个时候,敌人距离前线已经不足一百米了。
这些敌人的步兵和炮兵之间的配合,还真有些门道。
陈川没有先对付冲在前面的散兵线,他优先瞄准的是敌军后方的掷弹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