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村的村长坐在一起调解谈判,妈妈才和第三任丈夫顺利离了婚。-我!的\书,城? -更,新_最,快_
然后,妈妈就无缝衔接地嫁给了她出轨的那个男人——她的第四任丈夫。
两个月后妈妈就怀孕了,还如愿地生了个儿子。
妈妈终于能在人前抬起头了,连她那之前因为贫穷而娶不起老婆的第四任丈夫也跟着扬眉吐气了。
家里有了皇位继承人,就得有丫鬟干活伺候。
妈妈去外婆家想要把大女儿接回去照顾小儿子,再帮家里做些家务。
可外婆不同意。
外婆说要接就接小四走,不然就把三个都接走。
因为两个姐姐早就能帮家里干活了,无论是农活还是家务都能干,而且她们从小在外婆身边长大,乖巧听话又会看人脸色,从来不惹外婆生气。
可覃晴不一样,她内向又倔强。以前就不跟外公外婆和姐姐们亲近,也不跟村里的小伙伴们玩。·2.8-看′书?网` ·更,新¢最~全^外公受伤以后她就更沉默寡言,整天一个人坐在角落里像孤魂野鬼一样阴森森的。
外婆让她干活,她就连声都不吱地默默去干,干完再继续躲回角落。外婆看着她生气,打她两巴掌踢她两脚,她也不像姐姐们那样知道要跑开,她就站在原地乖乖挨打,不跑也不哭。
外公外婆一直觉得这个不讨人喜欢的小四是个脑子有问题的傻子。
妈妈最终还是把覃晴接走了。
比起接这个年纪最小还干不了太多活的小女儿回去慢慢教,妈妈更不愿意自己养三个女儿。
从此之后,覃晴又有了新的名字:张雨。
那时的她只有八岁,她每天除了照顾弟弟还要打扫卫生和给全家人做饭来换自己的食物。
如果她偷懒或者少干活了就要挨打和挨饿。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地过,她也一天天麻木地忍受着。
直到她遇到了照进她心里的那道光。,3/3.k?a¨n~s_h,u¨.\c`o-m_
宁妍是在覃晴读小学六年级时从上海来她们学校支教的大学生。
她不但像其他老师一样在课堂上教孩子们学英语,也像大姐姐一样带着孩子们课后玩耍、嬉笑打闹。
覃晴很喜欢宁妍,因为她开朗阳光,温柔明媚,一直都是笑呵呵的。
可惜,支教期只有短短一个月。
宁妍离开那天,覃晴顺着土路追了很远。后来,宁妍让司机停了车,她下车将覃晴轻轻抱进了怀里。
宁妍告诉覃晴:以后一定要好好读书。那样,她才能长出一双隐形的翅膀,带她穿过风雨泥泞,飞越高山湖泊,去看最美丽的彩虹,去遇见更广阔的世界。
从此之后,覃晴就把所有对命运的反抗都赌在了学习上。
她没有像姐姐们那样被妈妈安排着初中毕业就出去打工,赚几年钱就回来嫁人生子。
她用此生的第一次发疯换来了读高中的机会,又在三年后以全市高考文科状元的成绩考上了上海的大学。
虽然妈妈因为生了儿子而不会再轻易跟第四任丈夫离婚了,但覃晴也不想再过那种随时可能改变姓氏的生活了。
她成年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自己跑去改了名字。
派出所不给她改,她就坐在门口不走,软磨硬泡了好几天,人家才最终给她改了。
覃晴这个名字是她自己起的。
“覃”是妈妈的姓氏,虽然她也不是很想姓这个姓,但至少妈妈不会随意改变。
而“晴”是因为她再也不想下雨了,她希望未来的人生全都是晴天。
后来,她去了上海读大学,又去了北京工作。
大概是她真的无情吧,在上海读书四年,她只回过一次家,在北京工作四年,她一次家都没有回过。
而且,不回家的那些年,她丝毫没有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有的只是对不被打扰、自在生活的庆幸。
可是今年十一假期之前,她的二姐给她打了好几个电话,希望她能回家看看。
小时候跟大姐和二姐一起在外婆家生活的那几年,大姐是对她满心怨恨的,因为是她的出生才让她们被爸爸抛弃了。
只有二姐会偶尔对她展现出些许善意。
后来覃晴被妈妈接走,她们就没再见过几次了。
说起来她们的关系还比不上周远和姜影这样的表兄妹。
但好歹是血脉相连的亲姐妹,在二姐一再邀请后覃晴还是买了票,坐高铁倒汽车,历经十个小时终于在十一那天晚上回到了久别的家。
那时覃晴才知道二姐怀了二胎,已经七个多月了。
可二姐家条件很差,二姐夫身有残疾,只能在家里种点地勉强赚些吃食,二姐白天去工厂上班,晚上回家还要伺候一家老小。
覃晴没怎么见过二姐家的孩子,因为她最后一次回家时那孩子还小。
这次一见,那小姑娘就跟她小时候一样,像个乞丐似的被散养着,瘦弱的身体被包裹在满是污渍的旧衣服里。见到覃晴带回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