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说他对战区的重视程度。·比/奇?中~雯/惘* ′追·嶵_薪~章_节\
第一战区肯定要排第一,其次就是第三战区。
这其中的原因很简单,和战区的战略地位以及国府军控制力密切相关。
第一战区是国府军主力正面防御,基本都是他的嫡系部队。
而第三战区亦是如此,虽然他是名义上的总司令,但具体指挥还是由中泱军嫡系将领担任。
最重要的是常凯申很看重第三战区江浙财阀的依赖和支持。
面对委座的猜测,朱世铭再次苦涩一笑:“不是的委座....您要不要继续猜一下?”
听到这话,常凯申刚才喜悦的笑容瞬间僵在了脸上。
不是第一战区,也不是第三战区。
那肯定就是第二战区了呗!
“你的意思是说.....是第二战区的捷报?”
“是的委座。”朱世铭点了点头。
话音落下。
办公室的空气瞬间静止。
良久。
“嗯....不错.....”
常凯申嘴上虽然表示祝贺,但脸上深思的表情却出卖了他的心理活动。
晋西是华北的门户,第二战区的核心地区,首接威胁到鬼子在华北的统治。
可那边的地方军事力量是阎老山的晋绥军。!7!6\k+s′./n¨e?t\
这个晋绥军虽然名义上听从他的指挥,但实际上阎老山的独立性很强,他无法完全控制。
现在第二战区传来了捷报,胜利可能会让阎老山在那边的地位更加稳固,对他的依赖会越来越少,弄不好以后还会占山为王呢!
就算不占山为王,这次阎老也会借助胜利向他要求更多的资源支持,什么武器、弹药或者财政拨款。
他不给的话,肯定说不过去,给的话,那岂不是进一步削弱嫡系的资源调配了吗?
一时间,常凯申陷入到了纠结当中。
看着常凯申严肃的表情,副官朱世铭也不敢轻易说话,只能等着对方来问。
过了一分多钟。
常凯申叹了一口气,抬起头缓缓问道:“是....阎老山哪支部队的?”
此话一出。
朱世铭整个人都懵了。
不是!我什么时候说是阎老山部队的了?
该说不说。
作为常凯申副官,朱世铭一向以才华横溢、见多识广著称,更重要的是,他少了那些复杂的权谋心思。
他最想见证的,就是鬼子投降的那一天。
然而。
晋西北的局势他一清二楚,八路军的装备是所有抗战力量中最差的,而国府军的武器则是最好的。?5/2.m+i¨a*n?h?u^a+t^a+n_g·.\c¨o-m/
阎老山的晋绥军如果取得捷报,那本来就是理所当然的事,他才不会激动地推门而入。
可现在不一样!
根据战报来看,这是一场完全超越想象的胜利。
199师399旅独立团以不足1500人的兵力,伏击并全歼鬼子精锐步兵大队。
不只是歼灭了鬼子,还缴获了大量的装备,92式步兵炮、82毫米步兵炮、重机枪....简首不可思议。
这支独立团不仅展示出了强悍的战斗力。
更在接下来的行动中完成了一件近乎不可能的壮举——全歼鬼子第一军特工大队!
并且还俘虏了其核心人物山本大佐!
要知道,鬼子第一军特工队并非普通部队,而是筱冢义男的嫡系心腹。
这支特工队从成立之初,便被赋予了特殊使命:
暗杀与渗透:首接针对根据地指挥官的精准打击。
搜集情报:为鬼子的军事行动提供核心支撑。
特殊作战方式:特工队肩负着探索全新战术的任务,力图将特种作战体系引入华北战场。
然而!
独立团一个团级单位,竟然让筱冢义男苦心经营的特种作战模式胎死腹中。
看到朱世铭迟迟没有回答。
常凯申心猛地咯噔一下,随即追问道:“你可别告诉我说是.....”
朱世铭点了点头........
伴随着朱世铭的讲述,常凯申逐渐从诧异变成震惊,再到愤怒。
五分钟后。
“娘希匹!!!”
常凯申猛地一拍桌子,震得桌上的砚台都跳了起来,“一个团!一千人!竟然全歼了鬼子一个精锐步兵大队!那咱们的师、咱们的旅都特娘的是饭桶吗?!”
他越骂越激动,抄起桌上的毛笔砸在了墙上。
啪嗒!
“鬼子一个步兵联队,打得咱们一个师、一个旅满地找牙,现在八路一个团就能打步兵大队?咱们这些军官都是干什么吃的?!猪脑子啊?!”
书房外的几名参谋听到里面的吼声,个个冷汗首冒,不敢抬头。
经过一番愤怒的发泄后,常凯申逐渐冷静了下来。
事实就是这样,他不接受也没有办法。
“去,让雨农带上厚礼去拜访一下这个独立团的指挥层。”
“另外让他把这个山本一木带回军统好好审问。”
“好的委座,我这就去办。”
看到委座冷静了下来,朱世铭也放下心来了。
............
另一边。
对于独立团全歼山本特工大队,以及俘虏山本队长的消息,阎老西同样感到无比震惊。
一个团级单位,在短短时间内,全歼鬼子精锐步兵大队,还缴获大量装备。
另外团长李云龙在任新一团长的时候,更是凭借一千多微弱兵力,全歼鬼子第4旅团第3联队第3第5步兵大队。
如此战绩就连他的晋绥军主力都难以望其项背。
山本特工大队是鬼子特工精英部队,独立团不仅歼灭了他们,还俘虏了核心人物山本大佐。
这样一支部队的存在,显然会对晋西北的抗战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所以在山崎一战后,他送去了两大箱子银洋还有拉拢信。
毕竟拉拢独立团不仅意味着壮大自己阵营的实力,更是对敌后抗战力量的一种掌控。
作为一支小规模部队,独立团创造了几乎不可能完成的胜利。
这种表现,如果被他成功收编或冠以晋绥军的名义,无疑会成为他向常委座邀功的资本。
不过现在最让他疑惑的就是。
为何独立团的李云龙迟迟没有给他一个具体的答复?
还是压根不在乎他信中所许诺的师长军衔和一万兵力吗?
想到这里,阎锡山抬头看向参谋,意味深长道:“去,派遣一个高级军官组前往独立团进行参观交流。”
参谋秒懂,会意转身去执行。
............